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普通高校设置体育法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体育法学类课程的社会学效应,并结合体育院校近些年对该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普通高校在实行体育选项课变革中的经验积累与探索,认为体育法学课程完全可以介入到体育选项课的教学体系中去。此举的意义在于:第一,可强化体育院系对该类课程的系统化管理和对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趋势化论证。第二,扩展体育选项课的课域范围,从而建立大体育的观念。第三,使从事现代体育的锻炼者在更贴近生活的同时熟谙涉及体育领域中的法律问题,以加强对自身相关权益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起体育法学课程开始在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开设,在体育法律实践日渐丰富,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的背景下,体育法学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课程开课少、教师少、地位边缘、教材不够丰富等问题。中国体育法学课程需要被重新审视和变革。体育法学课程建设应在培养具有法律素养的体育人的课程目标指引下,在法律与体育、国家法与体育规则、理论与实践、国际规则与本土问题冲突间寻求平衡,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内容体系,教材建设直面体育实践,教学方法上以案例为中心,开设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系列课程,让课程思政为体育法学课程赋予灵魂,挖掘教师队伍潜力并形成合力,争取进入培养方案与优化课程并行。力争早日建成适应中国体育实践对体育人才需求,适合体育院系学生特点,创新性强的体育法学课程。  相似文献   

3.
在探讨确立法价值的重要意义及法价值涵义的基础上,对体育法价值进行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体育体制也正在进行转轨,作为规范体育社会生活的体育法应该具有现代价值取向.现代体育法价值结构应包括体育秩序、体育和谐、体育公平、体育民主和体育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全国性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基于学理层面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全国性体育社团的生成、运作、组织模式等共性问题,以及两类全国性体育社团的个性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认为:全国性体育社团仅具有自治社团或独立法人的外观,组织性质与实际运作逻辑存在明显背离;社团管理制度的"分级管理"原则,导致全国性体育社团与其会员联系薄弱;全国性体育社团的政府选择,使其面临社会合法性危机.基于对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全国性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的学理思考.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6,(4):6-12
周爱光教授阐述了对体育法学学科体系的认识,介绍了固有体育法的内涵。他认为体育法律渊源可以从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和固有体育法三个层面分析,国际体育法是现代体育的国际性决定的,国家体育法在体育中发挥的作用有局限性,固有体育法是体育实践中的"活法"。固有体育法包括体育的规章制度、体育的规则、精神和价值理念等方面,尤其是体育规则在固有体育法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结果不可更改性和国际性等特征。最后,周教授在比较中日体育法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法修订时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体育法》配套立法重点探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完善《体育法》的配套立法,需要区分轻重缓急,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论文根据社会与体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体育法制建设的现有基础,提出了当前配套体育立法应重点加强的几个主要方面,并逐一对其实践依据和基本内容进行概要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学术共同体中一定数量的研究形成比较固定的“套路”,即大体相同的基本问题和研究领域、运用类似的分析方法和知识资源,具有共同的逻辑基础,就可以说有了一个研究范式.在分析库恩“范式”理论的基础上,对研究范式的概念、学术功能、确立的标志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研究范式理论,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特点,认为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存在政治法学、立法法学、解释法学和社科法学等四种研究范式,并逐一加以例证,予以阐释.期望通过研究,能概括出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大致轮廓特征,对体育法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学理审视及其策略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文化产业是一个年轻的产业形态,现代科技手段与先进营销理念将使其完成从一种文化"软实力"到"硬实力"的转变.通过分析大量文献资料,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以及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学理审视,认为:1)体育文化产业的析出发展是可行的,其发展的时代优势包括:文化产业已取得快速发展、具有丰厚的体育文化资源、体育消费环境得到改善、体育消费观念发生积极性转变、体育基础产业已经形成规模;2)发展策略包括:转变观念、正视体育文化产业的实际价值和地位、积极保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找准产业开发的切入点、积极培植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于善旭 《体育科学》2006,26(8):71-74
势在必行的《体育法》修改工作,需要解决一些基本思路问题。首先,要把握体育基本法的性质定位,确立权利本位的立法宗旨,完善规范结构以增强实施效力;其次,要在调整和修改的各方面重点内容中,坚持和改善国家对体育的行政领导,加大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立法力度,调整体育社团的职权定位,反映体育竞赛训练体制的改革成果,增加体育产业与市场经营的专章内容,健全体育纠纷的解决救济渠道;第三,要选择好《体育法》修改与出台的恰当时机,对我国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格局进行超前的思维和前瞻性把握;第四,要抓紧开展设立机构、调查研究、系统论证、联系配合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经实施20 个年头,对这一体育基本法的司法适用值得回顾、总结和反思。运用案例统计归纳、个案剖析、规范分析 等方法发现,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体育法》的适用呈现出案例较少,适用条款相对集中,法官体育法知识匮乏,对规范理解不一,不了解体育法的特殊 性,某些案件体现出体育立法不能适应体育实践的发展要求等不足。其原因在于,该法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可适用性不强;对体育参与主体间的权利 和义务缺乏全方位规定,体育立法不能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使某些体育纠纷无法可依,或者不具有对体育活动的针对性;司法人员普遍缺乏体育法 学的专门知识,对体育法的特殊性缺乏了解,法律方法和技能不够熟练,未来我国体育立法和法学教育应当回应这些问题和挑战。在立法方面,应加 强体育主体间的权利义务界定,使《体育法》更具司法适用性,并及时回应体育实践提出的挑战;在法学教育方面,应强化高等法学教育中的体育法教 学和研究,突出体育法特殊性的教育;就体育司法而言,司法人员需要加强体育法知识的学习,掌握法律方法和技能,提高法律适用的能力;最后,还 需要加快体育改革步伐,通过改革减少体育管理的行政化,给依法治体提供更多空间。  相似文献   

11.
我国30年来的体育法研究,走过了一条从搬用移植、简单套用到特色发掘的道路,对体育法的需求由官方转向民间,体育法研究已经由对"体育与法"的关注转向对"体育法"的关注,来自法学院的研究者有所增加。但目前我国体育法的社会需求不足,在平台期的中国体育法学研究应立足本土,格外关注体育规则,注重对体育特殊性的挖掘。  相似文献   

12.
以发表的《在路上: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与《刚刚在路上:再论中国体育法学向何处去》为蓝本,探讨了中国体育法学发展问题。近些年,中国主流的体育法学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未能直面中国的体育法治实践和诸多经验素材,研究语境日渐远离体育实践的现实场景,缺乏对体育法律问题与其他社会现象勾连关系的关注。基于此,笔者阐述了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中理论构建本土不足、研究主题缺少对中国体育法制现实问题应有关注以及体育法学研究的是体育法律规范还是人及其体育实践等问题。研究认为:体育法学走的是建构理性之路。体育法运作根本上是人的体育实践,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因体育而生之法,而非制定体育之法。未来中国体育法学发展应直面现实的体育法律现象、规律,可依循一条从实践出发的社科法学进路前行,以扩展研究体育法学问题的知识界限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郭树理  周青山 《体育科学》2006,26(12):73-76,84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考察普通法系国家体育法著作的概况,具体分析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若干体育法著作的主要内容。研究认为,普通法系国家的体育法学研究高度关注体育领域竞争法和劳动法的适用问题}在研究对象上重视对体育行会规章制度的探讨;在方法论上以问题为中心,强调对判例的研究。英美法系国家的体育法学研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基本研究框架,并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的意识形态、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高校体育状况等几方面,论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体育制度化的特征分析,提出:只有在法治下建立体育制度化框架,才能保证中国体育的健康发展。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体育法的权威性与维系体育制度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编的"高校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调查问卷"对353名高等体育院校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学术诚信现状,探讨学生学术不端的具体行为,以及引起其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结果表明:高等体育院校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不同性别学生对学术诚信重要性的认识有显著性差异;其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伪造数据,捏造事实"、"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和"通过花钱和找关系等不正当手段发表论文";引起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方面的教育与宣传力度不够"、"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和处罚措施"以及"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现象较多"。并提出了提高学生学术诚信意识和遏制学术不端现象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行业的发达对传统的法律划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行业法是以行业为区分标准的新的法律划分方式。传统的对体育法性质的认知存在误区,体育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属于行业法范畴。体育法调整的对象是体育社会关系,它的法律渊源呈现多元化特性,体育法规范则具有复合性,既包括公法规范,也包括私法规范,还包括行业自治规范。对体育法的研究就是体育法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相关传统部门法在体育行业适用所产生的特殊性,专门的体育立法,以及体育自治法和裁判法。  相似文献   

18.
体育法的基本原则:以体育特殊性为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法的基本原则要解决体育法存在的正当性和自立性问题。它不仅可以指导体育法律规则,也可以在法律适用冲突中发挥作用。不仅可以成为体育法的条文,也应当可以解释体育法的规则。研究认为体育法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具备专业性的、较高层级的,覆盖面宽,指导性强,稳定性好和可适用的基本原则。若要满足这些要求,那么这些原则同时也应当会是公认的,并具有一定传统和内涵的。本研究从体育实践和体育发展的角度以体育特殊性为标准确立体育法的基本原则。因此,在经过论证和取舍后,本研究尝试提出超越我国《体育法》文本的体育法的基本原则,即奥林匹克主义原则,公平竞赛原则,和谐体育原则。  相似文献   

19.
王洪海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4):23-24,27
从沸沸扬扬的退赛风波的背后,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单项体育协会法治化建设的缺陷与弊端,从2次退赛风波着手,结合我国单项体育协会的现状从法学的角度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体育法是民法法系与普通法系在法律实践上融汇的领域。两大法系尽管存在着法律传统和法律思维上的差别,但法律实务的现实要求却跨过了这种隔阂。民法法系的体育法律师更需注意到这种两大法系的融汇趋势,从而在类似于体育赞助合同这样的体育法实务操作中汲取普通法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