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3,(6):102-108
明代莆田周氏家族作家辈出,形成一个群体,但至今尚未发现有学者对此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搜集史料,重点对该家族作家群的生平、著述进行初步考论,可供进一步深入研究该作家群和探讨明代莆田家族文学乃至福建地域文学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继泉州市之后,莆田,仙游,东山等县也都先后指称各自辖境内的多处遗址或寺院为福建南少林寺,一时间,众说绘纭,令人真假莫辨,至今迷雾依然。本就三县公布的有关南少林寺史证逐一加以辨析,可与我们以前发表的这方面有关章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3.
4.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竹枝词创作发达。作为记录徽州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竹枝词中描述了众多的徽州民俗,包括农业及手工业生产、人文教育、岁时节日、婚丧嫁娶、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构成了徽州地区独有的人文景观,为探析古代徽州民间生活的真实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14,(6):F0002-F0002
<正>莆田学院图书馆现分为中区馆、北区馆和仙游校区馆。中区馆5026平方米,是由莆田籍香港实业家许国雄先生及其子分别于1989、1998年分二期工程捐建的,分别命名为许楼光图书馆和雄馨图书馆;北区图书馆于2003年建成,5912平方米,命名为树华图书馆。仙游校区馆11000平方米,将于2015年交付使用。截至2014年9月,馆藏图书共达36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2万册、电子图书(折合)256万册。2014年度订购中外文报刊2466份(其中外文类期刊158种)。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读秀知识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上京纪行类作品的研究,深入分析元代上都竹枝词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试探讨上都竹枝词的内容、写作特点和创作风格.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研究上都竹枝词作为上京纪类作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竹枝词简论     
历史上许多大诗人都非常注意向民歌学习,从民歌中吸取营养,使自己的诗歌创作别开生面。源于民歌的《竹枝词》这一学形式,自刘禹锡《竹枝词》创作之后,便广为流传,千余年后,仍然经久不衰,这自然是和刘禹锡的学造诣分不开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民歌所赋予《竹枝词》的先天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民俗是带有地方特色的群体性思维及行为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是我国流传最久的文化,源于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并随着人口的流动、民族的融合而不断得到归纳、完善。早期中医的发展离不开民间习俗的影响,民俗中许多关于饮食养生、文娱活动、防病除害的内容,也反映出中医所提倡的"顺应天时"、"治未病"等养生观念。通过对福州明清时期流传的竹枝词的赏析,从岁时习俗与物质民俗两方面探讨了福州民俗中蕴含的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9.
对清末莆田学者涂庆澜的生平事迹以及著述作简略考证,重点探析他在整理乡贤文献和个人创作方面的成就,并指出这些著述和创作在地方文化史、区域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莆田文学是明代福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福州、晋江等地不同,莆田文学较为传统、保守,带有浓郁的理学背景和士大夫色彩,一向被学界所忽视。这一文风的形成,远溯宋元理学传统,近以明初翰林应召为契机,以强势的地方科举文化为依托。通过翰林官员和其他政府官员的言传身教,借助诗学师承、致仕耆老会等途径,将馆阁文学、京城文学中的一些官方元素注入地方文学活动之中,这既是儒家思想引导下的一种对地域公共社会的文化控制和文学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央文学与地域文学之间的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考证,认为宋代是莆田古代历史上文化教育最辉煌的时期。指出莆田“文献名邦”的誉称源于宋代。而“文献名邦”碑坊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相似文献   

12.
通过稽考有关文献,为《全宋诗》补陈普诗四首;补陆文圭诗三首;辨正黄庭坚重出诗一首,郑思肖重出诗二十五首,并探究其致误之由。  相似文献   

13.
莆田市宗教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宗教旅游的特点、规律;分析莆田市宗教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提出莆田市开发宗教旅游应以注重设计独具特色的宗教旅游产品、完善宗教旅游的配套设施等营造浓郁宗教旅游氛围为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对莆田市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和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演变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莆田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一心七瓣"的扇型格局,并依此设计出十大亮点旅游开发项目、两大旅游营销项目和三大旅游节庆项目等措施保障旅游发展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将莆田发展成为滨海旅游胜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娟 《唐山学院学报》2013,26(2):26-29,63
《毛诗序》之作者及成书,自古争论颇多,很多诗义解读于今看来颇为牵强,这种解读方式与先秦时期诗三百的结集方式及用途有关,诚如清魏源所云:"夫诗有作诗者之心,而又有采诗、编诗者之心焉。"毛诗序"概念虽晚出,但其基本内容及核心观念在先秦已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周代礼乐文化,《毛诗序》的形成非一时一人之力,乃是周太师及后世儒家学者基于儒家话语系统不断损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中国诗坛继“朦胧诗”之后,又出现了“第三代诗歌”,但是与造成了巨大影响的“朦胧诗”不同的是,“第三代诗歌”至今仍未进入多数人正常的阅读和交流范围。该文试图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第三代诗歌”进入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和交流范围所必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全唐诗》分别辑录了于《思归引》和罗隐《思归行》两首诗,但两首诗文字内容相同,系出于一人之手,该诗究竟是《思归引》,亦或《思归行》?作者属谁?爬梳史料,考证可知:《思归引》属于之作。  相似文献   

18.
"容易"考辨     
论文主要讨论了"容""易"的形、音、义相关问题.首先介绍马叙伦注疏的观点.其次从多个角度考察"容"和"易".再次探讨"容"和"易"如何成词.论文参照各家说法,辨伪存真,认为易之本义是变化,改变."蜴"之造字也取象于"易" 之本义"变化"."容"之本义是容纳,引申为"允许",单音语素"易"本来可以单独表词,不过和"容"搭配成句时,由于汉语语音的节律性等原因造成"容易"逐渐成为现代汉语已经凝固下来的形容词,"容"字逐渐虚化.  相似文献   

19.
张籍是中唐时期伟大的乐府诗人,现存诗433首.通过对其诗用韵情况进行分析,运用与<广韵>和王力考证的隋-中唐音系进行比较的方法,可以看出张籍诗歌用韵的一些特点,这对研究中唐时期的实际语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