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创造活动中,新形象与新思想的出现,常常带有突发性。这种心里状态称之为“灵感”。人的灵感不仅出现在创造性的想象中,且常常出现在创造的想象中。灵感并非无源之水,它是长期劳动的结果,“灵感不喜欢拜访懒惰的客人”(柴可夫斯基语);“灵感是对长期艰苦劳动的奖赏”(列宾语)。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应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学习,积累知识,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从而逐步启迪学生的灵感.  相似文献   

2.
论“触发”     
“触发”,是艺术创作的催产婆。作家高晓声对此说:“‘触发’是一切创作之母”,这确是一语中的。“触发”。有哪些类型呢? 一是灵感“触发”。 大凡创造性的劳动,都离不开灵感。它是打开创造思维的闸门之神,是引爆才智之库的导火线。别林斯基说:“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灵感努力的结果……灵感是一切创造的源泉。”(《别林斯基选集》2卷第473页)  相似文献   

3.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道工序,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有人问过一些教学名师,“您的课能达到如此境界,您用了多少时间备课?”名师的回答是:“我用一生的精力备课!”好一个“用一生的精力备课”!对名师“用一生的精力备课”作质的揣摩,恐怕“不断的吐故纳新”是其最好的注脚。教学是创造性劳动,它的确需要创造性思维下的备课作前提。我们目前的备课不仅是一种费时低效的劳动,而且因“只备教师不备学生、只备知识不备能力、只备共性不备个性、只备现在不备将来”使之不适合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笔者建议不妨用创新技法来提升…  相似文献   

4.
捕捉学生的灵感 培养学生的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怎样去捕捉学生的灵感教师在指导学生各种地理活动时,要时刻揣摩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有意识地诱发灵感,善于“一张一弛”。1.培养长期探索的精神 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人脑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产物。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设想,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诱发灵感创造条件。2.培养兴趣是打开灵感之窗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使其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文学知识,这也是捕捉灵感的一个基本条件。若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只灌输课本知识,不利于灵感的出现。3.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闪烁灵感之光 在各种地理活动中,教…  相似文献   

5.
在迎接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的挑战中,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资本,而是具有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预言:“掌握了灵感学,人的创造能力将普遍地极大提高。”因此,掌握灵感规律、开发脑力资源便成为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灵感是脑的机能,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它是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像能力和大脑神经系统记忆痕迹的巧妙融合时产生的突发性飞跃和敏锐的顿悟。灵感在科技创…  相似文献   

6.
李德才 《贵州教育》2010,(14):39-40
在新华字典里,灵感的解释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在学习和工作中,谁不希望产生灵感呢?如果有了灵感,实验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就能达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产生灵感呢?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劳动是人们利用其文化知识、实践技能、科学思维,通过创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产生新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劳动。创造性劳动教育的主体具有“师生双主体性”,内容体现“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性”,实施过程体现“认知与实践深度融合性”。为此,我们需要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造性劳动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灵感状态的出现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而创造性思维是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重新组织。因此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去寻求服装设计的灵感。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超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授课行为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标志之一就是授课过程中的常会出现灵感性的发挥、创造。它是由于教师平的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灵感性发挥创造具有以下特性: 1.偶然性。灵感性发挥创造是突然而至的,并非事先的有意设计和准备。 2.飞跃性。灵感性发挥创造是讲解者对应讲解知识的重新认知和对讲授方法的新的确认,是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它使认知产生了质的改变。 3.伴有激情。因为灵感大多是在人情绪高涨的时候发生的,这时教师的授课情绪可能更加昂奋,情感也更加投入…… 灵…  相似文献   

11.
马斯洛将创造性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如科学家、发明家的创造性;另一类称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对社会或他人来说不是新的,而对自己来说却是新的,是前所未有的想法或事物的创造,如学生的学习过程。物理学习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独立地“发现”末曾学习过的物理知识经验,能批判某些公认的观点或认识,能独立地发现新事物“创造性学习”。以物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施物理”创造性学习”的过程,称为物理“创造性教学”。“问题”和“创造性解决”是…  相似文献   

12.
本校作者论文选摘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舒咏平《广义灵感论》从“创造性”、“突发性”、“偶然性”三方面对神秘的“灵感”予以质疑,认为灵感无法与即时性的思维成果作本质的区分,从而提出包含二者的“广义灵感”之概念。其论证则以“意识域”为逻辑起点,对“...  相似文献   

13.
王琦 《中学教学参考》2009,(26):131-132
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维以及其他各种能力发展的前提,是获得感性知识和发现问题的源泉.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清晰地感知化学现象,才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赞可夫指出:“观察能力的强弱是学生成绩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关系学生一生的学习质量和将来从事创造性劳动和科学研究工作水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爱劳动的孩子心灵手巧。”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能感受劳动本身所带来的快乐,那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基于这样的指导理念,我们在大班小朋友中轰轰烈烈地开展了“生活中的劳动服务技能”大比拼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科学发现中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十分重视和强调创造性思维,他明确地肯定了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的存在,并认为直觉是感觉经验和概念、命题系统的“联系”通道《(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284页、第5页)。我们应该看到直觉、灵感在创造性的认识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子军 《甘肃教育》2008,(15):20-20
当课程实施走向“创生取向”时,学校和教师必然要参与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借助学校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改进课程功能活动的总称。从某种意义上讲,推动教学改革,就是促成教师具有创新思维。没有任何人喜欢“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情感、灵感、知识和经验与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并且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 纵观中外艺术史,凡为一代宗师者,无不涉足广泛,知识渊博而善于综合. 毕加索从东方艺术的线获得灵感,从南美土著、民间雕刻、剪纸汲取养料,他一生创造了数以万计的作品,题材之广,形式之多样为世界画坛所罕见。爱因斯坦曾幽默地把音乐列为自己成功的“三大秘诀”之一。相传他那堪称现代物理学里程碑的“相对  相似文献   

18.
从古到今,围绕着金钱,曾经上演了多少悲惨凶残、卑鄙猥琐的故事,产生了多少慷慨激昂、英勇豪迈的诗篇。它们或令人伤心落泪,或令人捶胸顿足,或令人感慨赞叹,或令人击节高歌。对于金钱,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认识往往大相径庭。哲人说:“金钱是债主,借你一刻的欢乐,却让你付出一生的辛劳。”智者说:“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上演,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而老百姓的解说却更加通俗,更加直白:“金钱是饭,是衣,是车,是房。”“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又是万万不能的。”对于金钱这个话题,同学们熟悉但认识不一定深刻。怎么…  相似文献   

19.
灵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路。学生的写作灵感,是小作者们在文章构思立意过程中的具有创造性的冲动。灵感的产生,固然离不开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但也依赖于恰到好处的点拨和启发。教师的职责在于捕捉学生灵感出现的契机,主动地、大胆地、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完成构思立意上的飞跃。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从启蒙认字开始就与读物结下不解之缘。不论小学、中学、大学或研究生、博士生 ,不论按图索骥地工作或创造性的劳动 ,不论为了事业或为了精神愉悦 ,几乎无不与读物有缘 ,一般说来 ,这缘份要维持到人生命的终点。读物包括识字卡片、各类文告、文件、书籍、报刊等 ,读物所提供的知识包罗万象 ,这便是这位“老师”的独特之处。为了叙述的方便 ,以下将读物以“书”概之。读书要具备“读”的能力。读书的能力、读书的方法虽然要从父辈或先生那里学来 ,却不会永远依赖。人们一当有了读书的能力、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后 ,书与读书人的关系便是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