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恩,是一种意识、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境界。感恩是激发个体发展进步之传统动力。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文化力量。做值得学生感恩的事、做值得学生感恩的人,是营造感恩教育的情景和氛围。通过体验式感恩教育,启发学生立感恩之心、长感恩之能,施感恩之行。  相似文献   

2.
学会感恩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段话:“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态度,感恩是一种尊重,感恩是一种给予.”当我们在享受他人或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快乐时,是否学会了感恩?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 感恩老师——  相似文献   

3.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描绘出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让感恩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吧!因为,感恩可以消解内一已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感恩是一种歌唱方式,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更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懂得了感恩.学会了感恩。每个人便都会拥有无边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拥有优良的感恩传统,悠悠几千年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个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感谢生活。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感恩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恩作为幼儿亲社会的行为之一,对幼儿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感恩师长,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学会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对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论述剖析中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唤醒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中学生的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教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就要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对于幸福生活的小学生而言,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呢?一、以传统文化引导,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8.
梁美 《广西教育》2008,(34):18-18
感恩,是一种情感,有了感恩就会拥有善于宽容和理解他人的广阔胸怀。感恩,是一种责任,有了感恩就会拥有善于自觉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感恩,是一种力量,有了感恩就会拥有克服困难和奋勇前进的高昂斗志。同时,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从“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古训到“滴水之恩,当涌泉柑报”的谚语,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一种心理情感,一种认识,一种智慧和处世哲学,更是一种道德规范。感恩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大学感恩意识,引导大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培养高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感恩文化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高校要积极建设感恩活动文化,着力构建"五位一体"的感恩文化长效机制,努力推进感恩文化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俗语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感恩师长,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生活……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  相似文献   

11.
感恩,表示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或罪行怀有感谢之意,是一种发自内心、真诚感激之情。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电是一种责任意识。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去孝敬父母,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中小学生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因此,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一位中小学生的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12.
马益平 《考试周刊》2010,(1):184-185
感恩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道德素质之一.是一种不求回报的自觉和奉献。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育却十分薄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当感恩成为一种健康的心态,我们的身心和灵魂便有一种超拔。  相似文献   

13.
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壮举……让我们——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真切地表达了对给予自己帮助的人的感激之情。感恩具有积极的意义,感恩可以让人充满爱心。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  相似文献   

15.
感恩教育,既能从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人和事出发,潜移默化地强化孩子感恩之心,也能通过对比,从消极事件中激发孩子对当前生活的感恩意识。感恩是什么?自古以来,无数思想家、哲学家赋予了感恩深刻且丰富的价值内涵。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感恩的内涵有什么不同,感恩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进行感恩教育……在与彭凯平教授的交流中,我们能一窥其中的究竟。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感恩是对自己曾经或现在拥有的事物的一种欣赏,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伴随而来的是温暖、积极的情绪,能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存在正向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多了,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然而当今大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的教育难辞其咎。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7.
许艳杰 《下一代》2012,(5):19-21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责任,所以开展感恩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我校针对学生亲情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以国学经典、民族传统节日为主线与载体,整合学校、家庭、社区资源,以亲情感恩教育为突破口,探索在小学开展亲情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探寻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双赢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学会感恩,要求每一个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当学生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尊重别人、爱护别人,怎样去帮助别人。让学生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感恩是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是生活中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当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媒体中传播的不良信息正逐步腐蚀着学生的心灵,一味地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学生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下滑。  相似文献   

19.
正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如今很多孩子却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只知道享受,却不懂感恩;他们只知道被爱,却不知回报。如何通过教育让孩子真正懂得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该从娃娃抓起,孩子常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学会感恩才能体会幸福"被十堰市实验幼儿园确立为核心文化理念。多年来,该园积极探索,努力营造出尊重传统美德、以感恩为核心价值的幼儿园文化。  相似文献   

20.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美好传统。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品德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青少年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艰辛,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