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口才平平,文章写得满纸大实话,既无文字的美感,也无思想的高度,是名副其实的笨老师,但笨老师的学生融汇百科,贯通古今,他们的自学能力、民主意识、求知欲望使我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这是因为我所进行的"课内海量阅读"实验是语文教学的正道——大量优秀读物进入课堂,在课堂40分钟之内全班共读同一本书,读完一本换一本,课本以外的阅读占了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2.
郑仪 《新读写》2008,(10):23-23
最近,我终于读完了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以前我在书架上浏览书目时,眼光哪怕是碰一碰这本书,也会立即跳开,因为它实在是太厚了,足足1200多页,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的口碑又是那么好,不读一读真的有点遗憾,于是我鼓足勇气读完了它。  相似文献   

3.
严锋 《语文新圃》2007,(4):44-46
李欧梵先生送我一本新著:<我的哈佛岁月>.我几乎读过欧梵先生的所有文字,但手头这本书对个人来说有特殊意义,不舍得一下子读完,每天读一点,而且一定要躺到床上,细细品味.读一段,闭上眼,回想一下,印证一下,神往一下,发呆一下.……  相似文献   

4.
正蔡智恒的文字有种淡淡的美,不疾不徐地铺陈开来,有些像凤凰沱江清晨的薄雾,是一种代表着生命状态的美。他的文字虽然淡,但不缺感染力,温馨又纯情,里面夹杂着冷幽默。这种文字风格很有辨识度,几个短句就是一小段,读起来很轻松,往往在睡不着的时候躺在床上翻一翻,一本书就看完了。痞子蔡也算是红了很多年,他现在的年纪就是"鱼眼睛"的年纪吧。但读完《阿尼玛》,我发现他是那种典型的在"鱼眼睛"的年纪却  相似文献   

5.
正突然想,应该有本书,随时可以翻一翻,放在枕边静静地陪伴着自己。匆忙间整理书桌的时候,无意找到这套简帧文集,小小的四本书,开始带在身边,慢慢读完,甚至一再回味。现在的我,更喜欢平淡与宁静。简帧,偶然发现了她以后,便觉得可以一直读下去,那样的文字,细碎而深刻,简单却充沛。她始终坚守内心最真实的自己,不沉溺、不矫情,有人文情怀。尤其是她文字里充满着深深的禅意,让每个读者回归内心深  相似文献   

6.
这学期,刘老师推荐了一本好书——《青铜葵花》,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完,并写出感想。往年都是孩子他爸完成的,可这一次孩子非要让我读,说这是曹文轩写的,里面的文字实在是太美了。我想,连孩子都感受了书中的美,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了《青铜葵花》。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不过是一本少儿读物,没有多大可读性,顺手翻翻,却越看越有味,  相似文献   

7.
只知道这本书名字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更适合女孩子读。可是,当我把它读完,眼泪静静地流出来的时候,我知道,这本书,适合每一个孩子读。上个周五,读书课上,我把这本书发给你们。那节课,你们非常安静地度过了40分钟。我其实也在观察你们的读书情况。有几个孩子,并没有很用心地去读,只是来回地翻书页。还有一个孩子,读了几页就放下,看另一本书去了。所以,当马上就要下课,当我知道有一个孩子说这本书一点儿都不好玩的时候,我很伤心。我知道,世界上没有非读不可的书。我也知道,多读有趣的书对你们来说多么重要,所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詹姆…  相似文献   

8.
一天,小白兔和小黑兔兄弟俩去梅花鹿阿姨家,看见书架上有一本厚厚的《科幻童话》。小白兔说:“这本书一定很好看。”小黑兔马上说:“梅花鹿阿姨,这书能借给我们看看吗?”梅花鹿阿姨笑着说:“当然可以。不过,你得先猜猜这本书有多少页。”小黑兔说:“总有四五百页吧?”梅花鹿阿姨点点头说:“如果每天读30页,第17天读完;如果每天读25页,第19天读完。我读这本书时,巧得很,所用的天数跟平均每天读的页数正好相等。你们能说出这本书准确的页数吗?”小白兔眨了眨眼说:“每天读30页,第17天读完,第17天读的不一定就是30页,可见这本书至兄少是30×16+…  相似文献   

9.
何佩佩 《考试周刊》2014,(76):167-168
<正>伴着春日温暖和煦的阳光,我读完了《让爱成为一种习惯》这本书。文字读完了,而书还在继续;书读完了,而书中的故事还在继续;故事读完了,而故事展现的世界还在继续,教育世界中蕴涵的可贵精神还在继续。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本,看见一个个鲜明的案例,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确切地说是被陈祥悦的人格魅力、教育艺术吸引。陈老师才32岁就是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这位德育专家的脑子里到底有着怎样过人的聪明和  相似文献   

10.
当我读完最后一页,将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眼睛却依然留恋地在这些鲜活跳跃的文字间徘徊,我已分辨不出这尘埃落定的巨响究竟是历史的重音还是面对灾难无奈的哀吟。我似乎感受到了作者的声音就在耳旁,教我如何从一粒沙中窥见整个世界,如何从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中看到一个  相似文献   

11.
吴霞 《中学教育》2004,(5):50-50
一天,看到冯叶同学在读《鲁滨逊漂流记》。我也一直想读这本书,便对冯叶说:“等你看完《鲁滨逊漂流记》,借我读读行吗?”也许她没有想到老师会向她借书,先是一愣,接着连声说好。过了几天,她把书交给我,颇为神秘地说:“等你读完了,我们可以交流交流吗?”我自然欣喜地答应。晚上,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第二天课间操,我和冯叶交流了读  相似文献   

12.
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我读这本书的感觉,丝毫不过分。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以惊人的速度读完这本书,突然觉得,遇到《亲爱的安德烈》,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幸福。因为,我跟龙应台有着相似的期许和忧虑。  相似文献   

13.
孙松波 《现代语文》2005,(10):126-127
我用了整整两个星期的业余时间,终于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我读外国的文学名著一般都是要回读的,可这一本我没有。因为这本书太动人心魄了,即使一个心肠再硬的人,读了也会深受感动的。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用一天的时间读完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台湾教育人林文虎著《好教师在这里》的。其实,我平常读书绝没有这么快的,而读这本书我是废寝忘食地在读。我在读的过程中,曾随手在空白处写下:"我作为一个工作30年的老教师,读此,也是怦然心动!"而且,我的脑子里总是闪过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同事读,给我熟悉的年轻教师读。作者林文虎曾多年担任台北市优良教师评选委员,  相似文献   

15.
问题1甲、乙、丙3人从图书馆各借了一本书,他们相约在每个星期天相互交换读完的书.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都读完了这3本书.已知乙读的第三本书是丙读的第二本书,试说出他们交换阅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师:这节课是一节阅读交流课,所交流的这本书——《淘气包埃米尔》,同学们都有了,我也有一本。这本书一共有19万字,我足足花了三天时间才认真读了一遍,大家读完了吗?(生纷纷答:读完了。)师:拿到一本新书,你们能在很快的时间内读完、读懂,我想肯定是有秘诀的。谁能介绍一下,面对一本新书,通常你们是怎样展开阅读的?生:我是先看封面,看看好不好玩,好玩就开始读!师:你属于"书必貌相"一类,这给作家们敲了一个警钟。(众笑)生:我是看定价的,太贵了就算了……(众笑)师:你追求的是很高的境界,最渴望"学问无价",是吧?(众笑)  相似文献   

17.
《弟子规》中这句话告诉我们:刚开始读这本书,不要又想着读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开始读另外一本。说明读书要专一、认真,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情景小故事:老师给小朋友布置了暑假的读书任务。要求每人读一本好书,开学后与其他小朋  相似文献   

18.
开学初,我从同事口中得知一本名叫《班长下台》的书。我被书名吸引产生了好奇心,就随口在班上提了几句。第二天就有学生购买了这本书,在班上看了起来。第三天,第四天……现在班上几乎人手一本,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读这本书。一个月的时间渐渐过去了,我想学生应该也读完了,那何不上个关于这本书的交流分享课?说干就干,我立刻向同事借来这本书。厚厚的一大本,作者是台湾作家桂文亚。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  相似文献   

19.
高效阅读法是一扇向知识敞开的大门,是一种在像迷宫一样的书中获取知识的新方法。你属于哪种读者?1)当我读一本我喜欢或不喜欢的书,我会读完它。2)如果我买一份报纸,我会把它读完。3)我认为,在一本书上面写字是一种令人愤慨的事。一本书就是一件珍贵的东西。4)在我阅读时,我不明白一段的意思,我会再读一次刚刚读过的几行。5)当我专心读书时,在头脑中我理解了所读到的内容。6)我通常都读一些工作需要的资料,很少有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东西。7)我总是读完一本书后再去开始另一本,从来不同时读好几本。8)有时我先读书的结尾,之…  相似文献   

20.
一花一生命     
Nothing 《高中生》2014,(28):20-21
它是我钟爱的一本书。它讲述花朵间的爱情,讲述光阴,讲述生命是一个传奇。可惜我只能用文字传递它的美,不能赋予文字以色彩和香气,但一个个阅读它的夜晚因此在记忆中芬芳起来。我还把它介绍给了一个喜欢植物的小朋友。我隔一段时间就给他读上一章,有时他自己也会迫不及待地读下去。他对爱情一无所知,对生命一知半解,但是这本书让他接近和了解了美。我希望更多的人读到它,喜爱它,希望他们也能在花朵的秘密生命中,发现那不为人知的美,并在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