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21,(20)
以某二级公路滑坡处治项目为实例,对滑坡段进行多次实地勘察研究后,基于获得的基础资料,分析了引发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经过对滑坡段稳定性分析、计算和评价,为滑坡灾害治理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乌兰察布地区高等级公路滑坡案例的分析,阐述了自然滑坡、断裂带滑坡和顺层滑坡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总结了该地区公路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以防为主的科学理念,旨在山区公路的建设中,避免或减少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在山区公路的众多地质灾害中,滑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边坡失稳灾害,它不仅阻碍了国家交通事业的发展,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滑坡在产生的条件、运动的机理以及作用的因素方面很是复杂、多样、多变,而且需要大笔的治理费用,因此它作为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成为了世界各国研究的主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本文对山区公路扩建的失稳问题尤其是滑坡灾害以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工况下的边坡形式提出了可行的治理对策,为山区公路扩建中的滑坡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向中西部地区的推进,山区公路建设中的边坡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首先分析公路滑坡与发育环境的关系,并针对山区公路滑坡分布的密集性、计算稳定性的复杂性,使用有限元法对公路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其次,为了使已经成功治理的滑坡应用于有待治理的滑坡,提出了山区公路滑坡治理方案的决策措施。该措施提出,能使设计人员快速地找到与之相似的滑坡的治理措施,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影响浙江省滑坡灾害发生的原始坡度、坡形、坡向、坡体的相对高度以及滑体的性质,这5个主要的地形因素作为研究分析变量.结合浙江省1970年以来1110个滑坡灾害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区分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有效地形因素.根据地理分布特点和滑坡发生的频率,将浙江省滑坡灾害分布划成3大区域:易发区域、可能发生的区域和不易发生的区域.对每一个划分的区域,分别计算滑坡发生之日起21 d以内,滑坡地点邻近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雨量,从而获得滑坡的有效降雨量,并计算该气象站的临界雨量,奠定分区预报的基本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初步规定了预警等级.最后对滑坡分区预报的可行性进行实例分析和检验.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域辽阔,地质环境条件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上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加上人类工程活动,滑坡灾害广布全区。西藏滑坡对公路的危害十分严重。据资料,全区已知崩塌有2732处,滑坡有2572处。西藏地区对公路滑坡的防治主要集中在几条干线公路上。采用的治理工程类型主要有:1排水工程(地表及地下)为主体的治理工程;2抗滑挡墙为主体的治理工程;3抗滑桩为主体治理工程;4框架或肋板预应力锚索为主体的治理工程和5组合抗滑结构治理工程等类型。在分析西藏公路滑坡灾害治理工程措施的现状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总结公路浅层滑坡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型群桩结构加固公路浅层滑坡的设计理论及方法,并引入工程实例进行论证分析。得出:在公路滑坡中,微型桩结构宜治理滑动面深度小于8m的滑坡且滑坡推力不宜大于300~500kN;设计时应考虑微型桩拉剪破坏的优先级。  相似文献   

8.
公路滑坡是山区较常见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本文通过对某公路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后,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和推力计算,并给出了对此公路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9.
浅析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公路建设、水库及水电站建设、矿业活动等工程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边坡失稳,引起各种规模的滑坡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产财产带了巨大的损失.我们通过实例分析总结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及滑坡的识别方法,指出为把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应首先分析清楚发生滑坡灾害的原因,从而采取有力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防治天山公路冰川泥石流灾害,本文对其触发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冰川泥石流发生所需条件,结合天山公路地区所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得出了天山公路冰川泥石流增能机制包括沟域雨雪与物源增能作用、千米高差比降增能作用两种,基于该机制将冰川泥石流的致灾因素细化为冰川因素、气象条件因素和地形地貌因素三种,以上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泥石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黄土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一系列的人类工程活动使得该区域滑坡灾害频发。黄土地区气候条件干旱,黄土台塬不合理的灌溉活动,使滑坡灾害具有滞后性、群发性和频发性等显著特征。本文以焦家黄河大桥南滑坡群为例,分析了灌溉型滑坡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得出灌溉破坏黄土间力学结构并使地下水位上升从而产生滑动的结论,对滑坡后期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国道317线公路工程中的嘎新滑坡,运用滑坡参数反演法及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了滑坡体在多种工况下,并考虑地震作用的稳定系数。对其运动趋势做出了预测,最后对嘎新滑坡提出了防治及监测方案建议,解决了该滑坡制约公路建设的问题,为保证公路的如期竣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要想富,先修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日新月异,因地质、环境等因素,这些地区公路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本文对公路工程滑坡的类型、特点、成因及其防治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小亮  黄涛 《科技风》2013,(6):138-139,148
本文概述了某工程运灰公路滑坡区域地质环境,滑坡工程地质特征,滑坡形成机理,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提出了滑坡治理方案,对类似地质情况的山区公路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降雨尤其是暴雨是滑坡活动最重要的触发因素.就降雨对滑坡的影响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加深对降雨型滑坡发育规律及防治措施的认识,又能充分利用其规律来指导灾害区资源、能源开发的规划和交通、城乡的建设,最终达到防灾与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滑坡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治理滑坡问题必须分析研究滑坡的特征,科学的进行分类,分析滑坡形成条件与因素,科学合理的制定防治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步伐的加快,各类工程对原地形地貌进行着巨大地改造,势必诱发大量新滑坡的产生,滑坡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以及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巨大的威胁。防止滑坡灾害风险的发生对于减轻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分析滑坡灾害性研究现状,引起人们重视起来,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安全、有效"的原则,有效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场调查、实验分析和遥感解译的方法对溪洛渡电站工区泥石流沟进行计算分析,计算了各条沟的流域特征参数,判定了各泥石流沟的性质,为将来电站运营期的灾害巡查和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何强 《内江科技》2014,35(12):86-87
102滑坡因其属于川藏公路原102道班管辖范围而得名,在区域内独特的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下,102滑坡群及其附近路段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本文旨在从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及地质、水文等条件下分析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西藏牛踏沟至中坝段公路溜砂灾害的形态特征、形成机理以及溜砂的危害性,并对溜砂处治技术进行了探究,在综合考虑各段溜砂灾害特征和该地区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地区溜砂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