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社区矫正纳入刑法条文中,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在法律层面上得以确立。但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在实践中还存在强制约束力不够,检察监督的方式、手段缺乏,适用率低,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借鉴国外社区矫正制度及其监督模式,我国检察机关应不断强化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建立社区矫正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对服刑人员及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加强对人民法院适用社区矫正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文章试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社区矫正的现状及西秀区展开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治本安全观是新时期社区矫正工作的政策指引,是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追求对社区矫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迫切需要。治本安全观的核心是把“不跑人”的底线安全教育转化为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的修心安全教育。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志愿者数量不够、素质有待提高、工作方法不多、措施不够、对服刑人员的矫正教育不聚焦等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围绕治本安全观需要,在大学生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背景下,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素养指导、校地双方通力配合完善机制等措施,推进治本安全观统领下的社区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前社区矫正的试行受阻于体制转型迟缓且前景不明。与传统体制相比,贴近基层法律服务的司法行政部门更易树立以人为本的矫正观;以假释人员为主的矫正对象结构决定了司法行政部门接手社区矫正的必要性;持续扩大社区处遇对象更须充分利用其管理优势。因此社区矫正主体应以司法行政机构为主导,形成公安、检察、法院联动体制;该体制还须尽量吸纳社会力量,最终以"小政府、大市场"的政府购买模式完成对特殊类群的观护及督导。  相似文献   

5.
荣云 《华章》2012,(10)
社区矫正工作自2003年试点至今,各地都在积极的探索适应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出现了“上海模式”、“北京模式”、“山东模式”等.无论是那种模式,专业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都其工作的重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也被广泛的运用到社区矫正中.本文结合苏州沧浪区的社区矫正的实践工作,对社工介入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意求为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更好的开展做出点微薄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指在社区范围内对犯罪者进行矫治。我国社区矫正主要借鉴西方的矫正模式,发展并不完善。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指导并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亟需一种新的理念。优势视角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迄今近三十年,已成为相当完整的实物操作模式,将优势观点引入社区矫正亦有其合理性和优越性。通过论述优势视角下社区矫正的相关问题,提出淡化问题,发掘优势,建立目标,提供机会等执行措施,以促进被矫正者自身得到矫正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犯罪人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在面对身份歧视、资源缺乏和社会关系疏离的情况下,容易陷入一种权能缺失状态。从囊括多重视角的增权视角出发,协助被耻辱烙印化的未成年犯罪人在矫正过程中增加权能,负起个人责任,提升自我形象以减少社区对自己的偏见和去除负面标签,有助于其建构起新型关系网络,获取自我发展的资源,并最终得到恢复性矫正。他们从无权到增权的改变,需要挖掘社区资源,安排社区矫正项目,进行综合教育,使其树立矫正的意识,增加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相比于监禁刑更能体现刑罚轻缓化的趋势以及刑罚预防和改造犯罪的积极功能,不仅能够节约行刑成本,而且有利于犯罪人回归社会,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有利于社会和谐。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作为其中两个重要的任务,在社区矫正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其在实践中的实施情况并找出问题所在,从而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将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虽已起步,但问题颇多,有关制度既不全面,也不系统,而且存在执行机构职能混乱、社区矫正手段单一等问题,亟待加以完善。借鉴国外的经验模式,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设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执行机构,为青少年服刑人员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制度,以丰富社区矫正手段,加强其实用性,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引入少年罪错概念,将少年违法犯罪与严重不良行为都纳入到监管之中,加强少年罪错预防。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错少年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社区组织,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配合、协助下,通过社区服务等活动,对其犯罪意识和恶习进行矫治,达到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社区矫正缘起于英国,盛行于欧美国家。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探索社区矫正并开始试点,作为一种非监禁化的刑罚执行方法,它也应该受到人民检察院的检察监督。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主要内容在于社区矫正措施和程序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制度随着新的刑诉法的颁布进一步引起了注意,这一制度是连接刑事司法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恢复性刑事执法措施,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发现了一些关于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如资金短缺、人员不足、公众对这一制度的认识不足等.本文结合在实际调查中的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希望对社区矫正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是一种以公安机关为执法主体、司法行政部门(司法所)为工作主体的刑事执法活动。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刑罚执行活动享有检察监督权。因此,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和职务犯罪的立案侦察权等来实现对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14.
从三个理念源——利益协调、和谐与生存发展权出发,研究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并通过对观念、立法、管辖、形式、机构、队伍建设等六方面问题的考量,提出完善我国农村流动人口罪犯社区矫正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社区矫正作为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是我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内容。昆明市盘龙区作为云南省首批社区矫正试点地区之一,起步较早,积累了有益的工作经验。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推进,必须完善社区矫正立法,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和构建社区执行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社区矫正制度是我国新近出现的非监禁的刑罚制度。本文概括介绍了社区矫正制度的涵义、特征及其意义;进而从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以及现时存在的问题三个角度谈了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现状;最后基于日益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大背景,从人权、法治和社会化理念的角度倡导应当及如何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其中个性化教育则是顺利开展社区矫正的重要内容。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个性化教育可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降低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化和社会化。上海市于2005年率先开展社区矫正个性化教育工作,在分类矫正、心理矫正和风险评估基础上,上海市对具有较高重新违法犯罪风险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个性化教育。目前社区矫正个性化教育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目标设定、规范标准、工作方法、配套设施以及矫正工作者业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仍然有待完善。为此,需要对个性化教育进行深入论证,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为实践部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并行的行刑方式,将其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有充足的理论基础。但现阶段人民检察院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监督对象模糊、监督效力乏力等问题,应在现有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前瞻性地对检察监督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才能增强检察监督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参与目标、参与主体、参与对象、参与客体、参与质量等。从参与主体上看,我国的参与模式是"2+N"模式,美国则是"市场主导、社团协作"模式。我国参与模式的优化路径包括科学设定参与目标、合理强化参与主体、适度扩大参与对象、深度落实参与客体、着力提升参与质量等。  相似文献   

20.
2011年2月25日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明确提出了"社区矫正"概念,并做出了对管制、缓刑、假释等犯罪分子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制,标志着社区矫正从制度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本文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背景,以几年来与司法机关开展的实务研究为借鉴,欲在社区矫正审前调查评估机制方面做一些尝试,以期为预防刑释人员再犯罪和社区矫正配套立法提供理论探索和司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