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珊斧一军级教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二、颧、活动、讨论1人与_自然的辫证关系设计活动,微缩物质世界。 (师生配合)正反两方面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攀登珠峰与SARs的冷静思考。B.以穆棱河断流为背景展开讨论。设问:穆棱河断流的原因是什么?一c.‘师法自然”-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设问:人与自然如何才能和谐发展?一三、创建情景(三峡风光)思想教育.学科-一蘸一下一丫岭黔斧一军级高二课题“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教法情景设置·讨论谈话法时间2003年6月28日-· 课型 一研究衅习课教学目标{篡黔粼寒馨瘩瓤蟾髻盟纂;耀耀纂毒骂·教学重点 …  相似文献   

2.
胡晓兰 《学语文》2004,(6):20-20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新课程的教育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其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学生观。那么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到底有什么具体内涵呢?一、从“缺陷观”走向“完整观”传  相似文献   

3.
有效教学须让学生学“问”、会“问”,其目的、意义和价值等无须在此费口舌。而如何让学生学“问”、会“问”,则想借此一隅多说几句。一、学生不学“问”、不会“问”。这不是学生的错。学生不学“问”、不会“问”的主要成因是学生难有机会“问”、不敢随意“问”。长期没机会“问”、不敢“问”势必造成学生不想“问”、不会“问”的结果。让学生想“问”又敢“问”,  相似文献   

4.
在美术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突出“开放性”、“互动性”、“发展性”、“激励性”,开展好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作品“展评”等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思维的“拐点”处于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迁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及解决新问题的转折点,也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那么,在新知学习过程中,邂逅学生思维的“拐点”,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比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中,充分地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暂停探究的“脚步”,让思维“多飞一会儿”,不仅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悟性”至关重要。语文课的阅读教学采取“入境”、“察情”、“悟理”、“抉微”、“发隐”的具体措施,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悟性”。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呢?“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即为: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和“学”看成是一个互动、合作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然后以“问题”为教学的中心,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不断分解“问题”,转化“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探究,在初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和毅力,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最终将学生引上创造之路的一种教学策略.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呢?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动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四种策略和方法,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以知识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在于“目中无人”、“心中无人” ,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学生与社会的对话机会 ,排斥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任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必须在一定的交往情境中、在学生的真实体验中孕育、生成、发展 ,这是教师无法包办代替的。“对话”创设了生动、真切的交往情境 ,构建了学生具体、真实的体验平台。没有对话 ,也就没有人的发展。新课程语文教学需从哪几方面帮助学生开展“对话”…  相似文献   

10.
一、“个性化”的提出体现“个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之一。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作为具体的“教学建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首先,“个性化”的取向契合了语…  相似文献   

11.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完达山南麓,属三江平原的穆棱河——兴凯湖平原区。边境线长达318公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全市土地总面积9 330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虎林市境内天蓝、地绿、水清,神奇美丽,特产丰饶,是全国生态示范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并设有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与内地相比,香港高校的学生管理有着自己的特色。我们考察的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其学生事务工作经历了“管理学生”、“服务学生”、“学生发展”等基本阶段。在“学生发展”阶段,始终围绕“全人教育”目标,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这些经验和作法对内地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的大学书院不管按何种模式运行,对书院最普遍的理念共识是书院要“以学生为中心”。当前随着对“以学生为中心”概念研究的深入,“学生能动性”被视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核心。“学生能动性”是学生为发生改变积极设定目标、进行反思、做出负责任行动的能力,“学生能动性”不是学生固有的品质,需要在“互动”的环境中培养,能动程度依赖于环境的支持度。培养“学生能动性”是信息技术时代和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迫切诉求,但在高等教育领域,有关“学生能动性”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多。大学书院作为人才培养创新的试验田,“学生能动性”培养应成为重要着力点,大学书院应从情感氛围、师生互动、通识课程、学生自治、选择机会等方面着眼,促进学生能动发展,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翁建芳 《上海教育》2001,(24):44-4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新课程改革引导教师教学由“牵着学生走”的课堂模式向注重学生学习情绪和意志激发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即利用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亲切”、“激发”、“诱导”等“非教学因素”,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兴趣”、“注意”等“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6.
申时芳 《贵州教育》2011,(5):25+38-25,38
如今,教育圈的“行话”——“赏识教育”、“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此起彼伏,从“尊重学生”演变到:“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17.
“施教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课堂活动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于“导”服务于“学”,即,通过教师的诱导、引导、疏导、指导,促使学生“乐学、活学、易学、会学”,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落到实处。一、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识的认识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要求,其目的在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时。上课开始,教师对学生说:“过去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  相似文献   

18.
胡宗保 《新疆教育》2012,(11):21-22
课堂上着力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字上下功夫,将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主动,指导探究,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讲授”与“引导”相结合,“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多用“启发讲授式”、“启发引导式”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应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笔者认为,要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可以从培养学生“阅读”、“质疑”、“探究”、“实践”和“反思”五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窦红平 《中国教师》2005,(11):50-51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班集体。班集体建设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把班级建设成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班主任就应具有“爱心”、“耐心”、“细心”、“信心”和“责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