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国内媒介出现了新闻与娱乐的合流趋势,即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倾向.从经济与受众变化角度考察,新闻娱乐化倾向是传播者与受众一拍即合的结果.从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性与新闻本性上考察,其存在并非新闻传播的正途,而是形式与功能的错位.  相似文献   

2.
现代传播研究表明,受众接触传媒因其关注或爱好主题不同,传媒也投其所好,为其量身定做主题内容的传媒产品,形成如娱乐传媒、新闻传媒、财经传媒、科技传媒、生活传媒等。其中,娱乐传媒产业与新闻传媒事业的差异主要是:1,内容主题:娱乐而非新闻娱乐传媒主要是以娱乐为传播的主要元素,新闻传媒主要以传播新闻为主。近来,传媒产业中的娱乐主题渐现强势,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娱乐化是一种挑战传统新闻严肃性的新闻传播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社会经济基础、政治文化基础和受众心理基础.对于新闻娱乐化倾向,既不能因噎废食,把它看成洪水猛兽,也不能一味叫好,丧失新闻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西方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浅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实的新闻是新闻从业的新闻价值取向和受众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当代西方新闻界出现了新闻与娱乐融合的趋向,这种新闻娱乐化现象根源有二:快乐主义原则是笃信个人主义的现代西方人追求的目标,受众的新闻消费行为同样如此,这是其社会基础;传媒市场化使公众利益向商业利益倾斜,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动力使媒介完全受“大数法则”支配,原先新闻选择与制作的新闻理念为强调受众广度、制作成本及与利益集团利益冲突程度的市场理念所取代。由此,新闻娱乐化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李傲 《记者摇篮》2005,(8):54-54
新闻娱乐化近年被引入内地,它的出现引起业界一片哗然,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应该说,新闻娱乐化与报纸的严肃性、权威性有背离之处,如果毫无原则地对所有新闻事件都做“娱乐”处理.势必影响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种无原则的新闻娱乐化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相似文献   

6.
何谡之 《记者摇篮》2010,(5):50-50,3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媒、世也迎来了一股来势凶猛的娱乐化浪潮,从最初的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到各类新闻节目铺天盖地向娱乐化的强行拉近,新闻的娱乐标签在传媒平台上几乎随处可见。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新闻娱乐化进行批判的解读,使之更好地服务受众,服务新闻的本源。  相似文献   

7.
正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在报道方式上的一个转变,即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挖掘出娱乐的价值,吸引受众眼球。新闻娱乐化中的"娱乐",主要是强调一种传播叙事角度的转变,即将新闻材料的发掘朝着娱乐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新闻娱乐化倾向也呈现进一步发展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闻"三贴近",使得新闻媒体进一步走向市场、走向大众。但在新闻娱乐化发展过程中,新闻传播呈现  相似文献   

8.
新闻娱乐化是当今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新闻娱乐化现象一方面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另一方面又使得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  相似文献   

9.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连接网络,我们都能发现新闻的传播型式、传播内容、以及传播环境都有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新闻国际化、新闻地方化、新闻大量化、新闻多元化、新闻及时化、新闻深度化等。社会在进步、受众群在提升、媒介科技在创新,但是载体承载的内容质量却在下降。这个有趣的现象到底是压力社会的娱乐需求还是新闻人和受众对新闻的认知误差?新闻娱乐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驱使力和影响力?我们从台湾新闻文娱乐化的现象来了解这样的扭曲现象会带来什么社会效应,再反观中国大陆的新闻媒体现状,反思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新闻娱乐化趋势之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之下的媒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大幅上升,最后则发展到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即所谓的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11.
新闻娱乐化成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良奇 《新闻界》2007,(2):72-73
无论在哪里,不论在什么时候,受众只要一接触到媒体,接受到的信息一定少不了娱乐的内容,用来传播新闻的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为娱乐服务,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也愈来愈明显。新闻娱乐化现象对新闻业产生  相似文献   

12.
娱乐新闻的报道中,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不利于娱乐新闻的健康发展,从娱乐新闻到新闻,本文作者认为,应该采取有效的规范措施,加强娱乐新闻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新闻娱乐化近年被引入内地,它的出现引起业界一片哗然,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14.
沈雪 《新闻传播》2007,(5):47-47
娱乐新闻的媚俗,是对新闻本质的背离,是对受众的一种愚弄,是传媒操守的丧失。如果不认真纠正这种不良倾向,必将影响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娱乐新闻媚俗的表现 影视明星、歌星、体育明星成了娱乐新闻的主体,追“星”成风。在娱乐新闻的报道中,各种演艺界明星、文体明星均成为主角。  相似文献   

15.
韦良成 《新闻窗》2013,(1):88-89
新闻娱乐化指的是新闻在发展中逐渐将信息与娱乐融为一体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在新闻语言、取材范围、制作手法、形态结构等方面逐渐呈现出与传统新闻有别的,更活跃的面貌,从而带给受众一种娱乐的体验。虽然学界对新闻娱乐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它已经具备的基本特征是:在内容上偏重于内容相对轻松、有趣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魏文欢 《今传媒》2013,(10):53+57
随着我国都市报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娱乐化倾向在都市报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很多报纸在报道中纷纷运用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手法。那么,为何都市报会重视新闻娱乐化,把其作为赢得受众、扩大报刊发行量和追求社会影响力的法宝呢?都市报新闻娱乐化产生的根源都有哪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都市报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与流行有其现实土壤和历史必然性,是受到媒介竞争压力、报业市场化推进、受众需求改变、对西方大众化报纸的借鉴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论新闻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引起了媒体理论界和实践阶层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就新闻娱乐化的诸种表征而言,所谓新闻娱乐化,其实就是新闻传播主体无论是在内容选择上还是在制作形式上都努力将休闲娱乐元素引入到新闻节目的制作中去的一种倾向和手段。新闻娱乐化现象起于上世纪40年代,  相似文献   

18.
刘爱楼 《传媒》2015,(16):73-7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内容分析等传播学研究方法,以具体案例为基础,从受众、媒介、传者等多个维度分析“娱乐乱象”存在的根源,根据网民对娱乐新闻的问卷调查探究网民心理生成机制,据此指出网络媒体在娱乐消费化时代语境下应如何抓住受众心理,完善娱乐传播实践.  相似文献   

19.
也说新闻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新闻知识》2007,(1):83-84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都在朝着新闻娱乐化方向倾斜,从内容到形式。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要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抓住受众的眼球,然而,这种娱乐化的倾向有没有严格把握新闻的真实性?是不是有时牺牲了新闻报道的责任感?会不会出现只是为了提高读者的关注度,而用这种所谓的“吸引读者的目光”的手段来随意捏造新闻?如此种种,不得不引起我们对于新闻娱乐化的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20.
孙维  马妤 《今传媒》2008,(6):50-51
在各种娱乐报道充斥着电视、网络和大量报纸版面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绯闻化报道得到记者的青睐,娱乐新闻的绯闻化逐步形成一种倾向.媒体强调娱乐新闻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功能中,带来了都市类电视、网络、报纸新闻的娱乐化、媚俗化,尤其表现在文化娱乐新闻的绯闻化报道上,这种倾向已经偏离了新闻报道的正常轨道,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并研究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