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会思潮与青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思潮与青年的关系表现为:青年是社会思潮的载体,而社会思潮对青年及其社会化又产生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消除这一消极影响的方法,并指出了青年对待社会思潮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呈现新的特点,对青年价值观培育带来诸多挑战。社会思潮网络传播,以独特话语表达稀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以编织甜蜜谎言磨损青年对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假意迎合诉求消解青年对四个自信的坚守。当前,实现异质社会思潮的有效治理,应推动媒体融合,扩大主流价值观影响力版图;构建协同机制,涤除社会思潮对青年危害指数;关注青年诉求,增强青年价值观培育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尽管不同时期、不同时代流行的社会思潮不同,但是他们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大致相同,传递过程是从思想家到一般知识分子,经由青年学生接受和传播,然后影响民众。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切实把握社会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论后现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社会思潮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西方出现,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其影响已较为广泛,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已呈衰落并出现分化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一社会思潮正以各种不同方式和形态渗透传播到我国高校并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对后现代社会思潮的理论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把握,分析大学生受其影响的思想倾向和消长态势,具有十分重要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呈现出新时期的诸多特点。通过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影响方式和途径的分析,分别从嬗变性特征、交互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逐一探讨,进而勾勒出其中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传播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传播内容的海量化与碎片化共存;二是传播形式的交互化与个性化共存;三是传播方式的直接性与裂变式共存。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渗透从不同的角度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高校应从青年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了解、把握这一时期青年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注重意识形态的显性引导和隐形渗透相结合、注重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和主体意识教育、注重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发挥青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社会思潮更适应当下社会的文化趋势和技术发展,更易通过一种内在、隐性、间接的方式影响青年学生。文化方式是社会思潮对文化形式的一种选择,文化形式可以从空间、时间、现实和虚拟等维度进行区分,它们对于个体需求的满足由于群体特征而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社会思潮对于社会技术的利用则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技术的发展使得自身的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加强;二是附着于技术本身,通过技术的普及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观念。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学生的方式,一是要考察思潮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程度,二是要思考主流价值系统如何扩大自身效能,应对社会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社会思潮之所以产生并形成巨大影响,从宏观背景来看,是互联技术构建网络社会的必然产物;从社会层面来讲,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密切相关;从微观层面来说,与大学生自身的“个体化”趋势紧密相连。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个体化”这一基本事实,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体化”的积极内涵和合理边界,才能防止大学生因对“个体化”的错误理解而陷入错误思潮,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网络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进而实现大学生“脱嵌”后的“再嵌入”。  相似文献   

9.
本主要论述了社会思潮产生的主要根源及其对青年人所造成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思潮具有直观现实性、社会共鸣性、流行性、多样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其之所以吸引青年大学生,是因为它与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性相吻合.同时,它也受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环境、网络信息环境、大学校园及大学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构建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思潮引导方式要坚持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相统一的原则,建设大学生共识的校园文化,借鉴社会思潮的传播方式,注重核心价值体系显性引导与隐性渗透的结合;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净化网络空间,构建文明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具有多样化、科学与人文主导、国家或国际组织强化其影响等主要特征。其发展趋势表现为:教育思潮的价值取向从分离走向融合,教育思潮的文化基础从单一转向多元;教育思潮的发动力量从组织影响到个人选择。  相似文献   

12.
哈耶克作对个人主义的理解,奠定其自由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基础。而他的个人主义有其独特之处,主要建立在“无知观”的基础之上,奉行的是他所谓的进化理性主义,或说是波普所说的批判理性主义。这是理解哈耶克的钥匙。章着重讨论了哈耶克的个人主义理论及他对唯理论个人主义的批驳,并分析了他对理性的理解与批判,试图从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哈耶克的理论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把“社会保障”提升到治国安邦的高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阐述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这一思想的前提;“切实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这一思想的基本宗旨和归宿:“稳定压倒一切”是这一思想的一块基石;“满足群众需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是这一思想所倡导的主要工作方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这一思想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孔孟创建的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安民保障的思想,该思想的逻辑基础也就是孔孟学说的核心价值观——仁政爱民学说,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丰富的安民保障内容,构成了现在社会保障的雏形。虽然孔孟的保障思想有着时代的烙印,但其理论精华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为现代社会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以新制度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我国日渐流行,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的改革进程就是在这一经济学的指导下进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是个人主义方法论,这一方法论的历史观本质上属于唯心史观,因此,将其运用于中国制度变迁的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种社会思潮都试图回答和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其中惟有马克思主义圆满回答和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区分不同社会思潮,采取控制、吸引、凝聚、整合、认同、利用、抵制、斗争等方式,实现了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具有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具有合理的角色定位。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史,对于我们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历史论证和历史启迪的张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但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这使得其在调节社会关系,传达人类心声,维持人类心理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俚语特征入手。探讨其社会功能,揭示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语言国际推广是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跨文化交往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近年来,汉语国际推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由于汉语国际推广的实践刚起步,还有许多需解决的问题,通过介绍日语国际推广的现状,研究日语国际推广的社会基础和推广模式,希望日语国际推广的经验能为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东亚外语教育政策是东亚国家转型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教育战略,经历了"文明开化"、"沟通交流"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演进过程。当代东亚外语教育政策发展在政策主体、政策内容以及政策机制等方面特色鲜明,比较和借鉴东亚外语教育政策发展的战略特征和趋势,有助于继续深入推进中国的外语教育发展和变革。  相似文献   

20.
个人主义在广告中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分析了广告文化中个人主义的表现,个人主义广告产生的危害和原因,提出了广告文化的个人主义问题的对策:个人主义广告应采取分级制度;提高广告人素质,加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广告监管,完善相关法规;媒体也应有"广告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