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桂西资源富集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西资源富集区拥有喀斯特溶岩地貌、革命战争的经历和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四个角度分析桂西旅游业发展的内在条件与外部环境等,为桂西资源富集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自然条件恶劣、矿产开发技术水平低、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混乱、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西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并重、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只有这样,西部矿业经济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健  龙花楼  胡智超 《资源科学》2010,32(5):1006-1013
本文阐明了推进国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基于我国粮食需求与开发优势,结合国际粮食生产与贸易格局分析,指出东南亚与南美洲是我国进行国际土地资源投资开发利用的重点地区,北美洲、欧洲与大洋洲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只能作为我国进口粮食供应地区。基于目标国家的政局稳定性、开垦意愿、引进资金需求、与我国外交关系及国际合作历史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选择主要合作国家,并结合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目标国家进行了类型划分,再依据类型划分结果初步探讨了合理开发利用国际土地资源的战略措施,即国际粮食市场直接购买、获利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与粮食返销型土地投资开发利用等三种战略,从组建开发企业、建立完善金融保险体制和完善税收与劳务输出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桂西北地区是我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之一。目前,其耕地资源数量、质量不断下降,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予盾日益突出。以环江县为例,分析了50年来环江县粮食供需态势、耕地资源动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持久的约束作用。为了实现粮食安全,根本在于立足保护;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地方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建立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协调机制;建立全民耕地和粮食安全意识,开展耕地可持续利用等。  相似文献   

5.
以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出了全面部署。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融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勘查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全过程,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矿产地质工作与多目标地质工作,统筹传统资源与非常规资源,统筹陆地与海洋,统筹国内与国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6.
张平 《资源科学》2004,26(3):130-134
该文通过对攀西钒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生态环境和技术战略选择对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影响,论述了生态环境与技术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指出在攀西钒钛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在生态环境的约束条件下选择和实施技术战略。该文采用优势-弱点-机会-威胁矩阵(SWOT)分析方法对攀西钒钛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技术战略的备选方案-ST方案;最后,运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出了在攀西生态脆弱约束条件下的钒钛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战略,即引进与自主攻关相结合,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提高”的道路,攻克对攀西生态环境影响大的钒钛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周辉林 《软科学》1990,4(4):36-39
<正> 目前,全国上上下下科技兴农正处启动高潮之际。科技兴农并不仅仅是因为近几年农业出现徘徊而提出的应急措施方针,而是在总结我国四十年来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和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吸取国外成功经验而确定的长远战略方针,是农业发展至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为了使科技兴农战略决策健康发展,取得切实成效,应在这方  相似文献   

8.
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具有的风险性和公共物品性特征,决定了应建立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强化政府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导责任和主导地位、建立可持续农业研究发展的投资制度、建立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推广网络和建立可持续农业技术需求的诱导机制四个方面构建政府供给主导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消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可持续消费的地位、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可持续消费的三种消费模式,即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精神消费,并指出可持续消费的实现机制,对可持续消费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意义和影响可持续发展 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需要支持的5个方面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吴即发  单凌  陈莉 《情报科学》1999,17(5):521-525
本文从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市场等基本概念入手,对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市场的基本构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设计了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市场模式,对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市场的步骤与方法作了具体的论述。对建立市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泥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泥炭分布极不平衡,而且泥炭质量和开采条件方面差异较大。有埋藏型和裸露型泥炭,储量规模在千至亿吨之间变动,由草本、草本木本、木本泥炭构成的单层或多层泥炭。本文将泥炭矿单层平均厚度〉3m视为厚层泥炭矿,进行储量和质量评价,提高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需要,文章研究和分析了高技术国家创新模式。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国在国际科技研究中的分工,优化科研人员布局,优化创新链等适合中国当前科技发展的创新战略,目的是为最终形成符合中国科技发展需要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分析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师生对文献资源需求的新特点,提出购买电子期刊和图书数据库使用权,搜集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专业电子文献,收集和整理校内外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习成果电子文献,构建具有本校计算机专业特色的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平台,通过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师生提供新型的电子文献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计算机专业文献资源建设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可持续振兴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局部地区人-地-粮食矛盾日益凸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章结合多年的研究基础,剖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可持续振兴模式:生态、生产与社会耦合发展,即山顶削峁建盆地,发展果业和药材生态园;山腰构建草灌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设施农业;小流域源头科学建设水库,为山上药果园区和设施农业提供滴灌水源,从而构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水林田湖生态景观格局。为建成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范式。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多元化模式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模式战略及其应对措施,包括科技创新主体的多元化、科技创新选题的多样化、科技人员分布的多样化、科技投入主体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方式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活动的多元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转型及“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研究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对矿产资源产业演化微观机制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认为技术创新型矿产资源产业集群是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而实现矿产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产业绿色技术的创新机制、产业共生机制、矿产资源产业与生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联动机制以及政府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期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加强期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指出图书馆学入开展期刊信息服务的方式即为用户提供一次文献服务、二次文献服务和三次文献服务。并阐明图书馆深化改革、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实现管理现代化和网络化,是大力开发利用期刊信息资源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述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涵义,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以及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耕地资源紧缺、土地利用结构不舍理、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土地资源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