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黄山石质旅游资源的特点是雄、险、奇、巧的多景配置,其形成过程是由晚白垩世以来三次断块抬升形成山体的构造格架,之后外动力特别是第四纪冰缘环境的冻融作用,塑造了山体的险奇,俊美,对于各种各样的巧石多是风化作用长期进行的结果。文中提出诸如针对旅游景点(区)形成过程的不同,采取不同开发以及相应保护措施等对策,呼呈尽快开展我国的科学旅游工作,满足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心源 《资源科学》1998,20(3):73-79
黄山石质旅游资源的特点是雄、险、奇、巧的多景配置,其形成过程是由晚白垩世以来三次断块抬升形成山体的构造格架,之后外动力特别是第四纪冰缘环境的冻融作用,塑造了山体的险奇、俊美,对于各种各样的巧石多是风化作用长期进行的结果。文中提出诸如针对旅游景点(区)形成&石质旅游资源、资源保护、科学旅游、黄山  相似文献   

3.
杨屏 《科学与管理》2007,27(2):96-97
我国旅游事业的繁荣,并未刺激旅游保险市场的繁荣,旅游险市场与旅游业形成了一冷一热的极大反差,其中既由于旅游消费者和旅行社的保险意识不强,也有旅游险产品本身存在不足等原因,本文对改变旅游保险市场的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与市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光明  郭焕成 《资源科学》2009,31(8):1430-1437
珠三角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其旅游资源本身具有基础性研究意义.面对大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困难的状况,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系统比较了该区域九城市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前者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效应、强度效应和聚集效应评价.后者包括九城市在旅游资源丰度、配合指数、总体优势度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各自旅游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珠三角这样的大区域,选取上述评价指标对深入把握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和旅游资源的内部差异是恰当的;珠三角九城市旅游资源的数量、组合及其总体优劣势不尽相同,在各自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存在明显差异,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有必要通过系统整合,以有效推进该区域的旅游资源空间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地貌的旅游资源意义及地貌旅游资源分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序强 《资源科学》1999,21(6):18-21
阐述了地貌旅游资源在旅游景观形成中的独立构景作用和构成风景区的主体作用,探讨了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问题,分析了地貌旅游资源研究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及开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创新理论和资源观理论,以广东部分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分析科技创新、异质性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竞争优势的关系。通过研究,认为科技创新在形成异质性文化旅游资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科技创新与异质性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地质旅游资源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 旅游地质资源是指某些地质作用过程及其所保存下来的遗迹,诸如火山、地震、熔岩、沉积、断裂和大气降水等所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供人们参观鉴赏、学习研究,甚至疗养治病等等。旅游地质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与人类的活动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旅游地质资源是进行科普教育的绝好场所。  相似文献   

8.
回顾国内外科技旅游研究文献,对比分析国内外科技旅游发展实践,重新界定科技旅游资源不应包含自然类属性资源,而主要指人文类属性资源。其核心吸引力在于科技成果的巨大生产力,以及前后向衍伸的精神感召力和震撼力。这种吸引力的内在形式是某个科技领域无休止的创新发展历程,而外现载体是由对应科技领域内的资源要素所整合而成的科技旅游平台。因此,科技旅游开发应围绕某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循环过程,针对旅游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与伴生需求,着重体现科技成果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形成一种既整合区域资源又遵循市场导向的科学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回顾国内外科技旅游研究文献,并对比分析国内外科技旅游发展实践,重新界定科技旅游资源不应包含自然类属性资源,而主要指人文类属性资源,其核心吸引力在于科技成果的巨大生产力,以及前后向衍伸的精神感召力和震撼力,这种吸引力的内在形式是某个科技领域无休止的创新发展历程,而外现载体是由对应科技领域内的资源要素所整合而成的科技旅游平台。因此,科技旅游开发应围绕某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循环过程,并针对旅游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与伴生需求,着重体现科技成果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形成一种既整合区域资源又遵循市场导向的科学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恩施州通过对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业初具规模,与此同时,这个“朝阳产业”带来的可观的综合收益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恩施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在今后的开发规划过程中弥补存在的缺陷,是恩施旅游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大尺度区域旅游规划兴起背景下,本研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基于客源群体差异角度,运用认知度和偏好度等值线图对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和选择偏好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成熟型和稳定型旅游景区形成认高知度聚集区,成长型和开发型旅游景区形成低认知度分散区;②旅游景区选择偏好形成聚集区和辐射区,数量选择偏好存在差异,旅游景区空间显示偏好与交通通达性密切相关;③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度和选择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形成了以认知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偏好和出游倾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经龙  郑淑婧 《资源科学》2006,28(1):174-179
品牌旅游资源是些知名度高、信誉好,在旅游者与潜在旅游者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种旅游品牌,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使旅游者向往已久并以拥有该种造访经历为荣的旅游资源,而且这些旅游资源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通常是大尺度旅游者的唯一选择,中小尺度旅游者的首要选择。人们常说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和国家级旅游资源就是典型的品牌旅游资源。文章在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品牌旅游资源进行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它们与传统旅游资源评价结果的差异,划分了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的等级,具体研究了它们的空间分布,重申了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要性,并对旅游业的深化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努力培植、挖掘品牌旅游资源、积极地营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才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3.
孙琨  钟林生  成升魁 《资源科学》2009,31(11):1840-1847
偏远型景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旅游资源开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达那河谷景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权重,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行为对策;进而对实施这些行为对策的投资成本进行了估计,结合各行为对策所对应因素的权重及实施该行为对策的预期成本大小,将这些行为对策分为4种类型;最后认为在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影响作用及实施成本的大小来进行各种资源的优先配置,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种行为对策的优先度次序.  相似文献   

14.
偏远型景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旅游资源开发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区达那河谷景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计算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权重,并针对各影响因素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行为对策;进而对实施这些行为对策的投资成本进行了估计,结合各行为对策所对应因素的权重及实施该行为对策的预期成本大小,将这些行为对策分为4种类型;最后认为在偏远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影响作用及实施成本的大小来进行各种资源的优先配置,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种行为对策的优先度次序.  相似文献   

15.
邱厌庆  戈鹏  赖力  吴艳  任佩瑜 《资源科学》2010,32(10):1979-1984
根据前期对九寨沟景区运行现状的仿真模拟以及对景区旺季客流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分析,得出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来说,景区内各景点旅游负荷均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发现,导致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系统处于初态时对于景区内游客的分流措施不得当。为此,本文提出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景区内景点进行聚类,确定初态分流区域及其分流比例,作为初始方案,并建立数学模型,使用LINGO软件求解,结果表明,车辆在各分流区域的分配比例基本符合按照区域容量所求出的初态分流比例,这为后期的稳态和终态时空分流导航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研究是达到总目标:整个系统内各景点负荷均衡,提高景区游客旅游价值,实现景区生态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步骤。  相似文献   

16.
徐莉 《科教文汇》2014,(19):225-226
作者从休闲度假时代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背景分析入题,立足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基础、形象定位和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就黄山旅游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做强做大旅游经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举措。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空间格局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及生态廊道建设使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出现剧烈变化,研究旅游景区的空间变化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制定长江黄金旅游带规划以及实现旅游经济腾飞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2年和2016年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旅游景区空间点位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分析以及核密度等方法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总体分布格局基本沿长江水系发生聚集,聚集程度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相关政策促进、旅游业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交通可达性优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区域景区聚集加速;城市休闲型景区以及主题公园兴建为城市景区聚集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张春梅  葛雨婷  席建超  杨俊 《资源科学》2016,38(12):2221-2232
人文旅游基地是中国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和人文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当前中国文化旅游产业资源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发展和未来文化旅游产业规划为依托,运用GIS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评价人文旅游资源基础指标、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发展潜力。目前,国家人文旅游基地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景城一体”的旅游区和依托区关系,通过人文廊道建设和文化挖掘的形式促进城市化的加快和城市群的崛起,对中国人文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评价,并综合分析产业发展的空间导向,得到人文旅游产业的适宜度空间分布,从而提出促进人文旅游发展水平的合理建议,对于旅游化进程下的人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果显示: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吴越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亚区为人文旅游适宜性等级最高的地区。人文旅游很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淮河流域文化区、荆湘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岭南文化副区、台湾海峡文化副区、鄱阳文化副区和中原文化副区;人文旅游基本适宜区在中国各文化区均有分布,但主要位于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关东文化副区和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地史初步探讨了第三纪以来武夷山苔藓植物可能发生的变化。武夷山的苔藓     植物主要为东亚区系成分和旧热带区系成分,与泛北极区系成分的相似性也相当明显。东亚     特有属(5个)系组成武夷山苔藓植物区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低于黄山和西天目山的9个和     7个,与黄山等组成一个共同的苔藓植物东亚特有属的分布中心。从各方面的分析推测,这    类植物可能起源于第三纪,系一类“孑遗植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环境灾害的日见频繁,对区域旅游资源所面临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已成为关系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本文对旅游资源灾害风险的概念及其评估的内涵予以明确界定,并高度概括出评估程序的六大步骤和四大重点。文章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旅游资源易损性和风险防治能力这3个维度精心选择了8个评估指标,并借助于量化的评估方法与模型,对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八大景区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对评估结果,作者予以详细的分析,认为克旗旅游资源所面临的干旱和虫灾风险比较突出,而地震风险较低,其综合风险在8个景区的分布可被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由于风险评估能够清楚地表明区域旅游资源所面临的灾害风险的种类与程度,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作者还进一步认为,在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针对旅游资源的防灾保护,宜增加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