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州铁路是广西最早筹建的一条铁路,它是由于法国掠夺广西铁路建筑权而被迫筹建的。在短短的筹建史中,法国采用蛮横纠缠与军事威胁的手段满足了自己提出的建筑龙州铁路的一系列无理要求,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贪婪掠夺的本性;但法国并未认真遵守中法双方签订的有关合同,并未切实建筑龙州铁路,时而放弃要求,时而又重提旧案,最后清政府不得不停止议建,由此也说明了“软弱被人欺、落后挨人打”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法战争前的几十年间,虽有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广西,但仅限于溯西江经梧州达于郁江、柳江等水路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中法战争失败后,法帝国主义通过对华的不平等条约,以越南为跳板,不断扩大对我国的侵略。外国资本主义也随之入侵到广西腹地和边远民族山区。北海、龙州、梧州、南宁和蒙自等处相继增辟为通商口岸。一八九五年广西巡抚张联桂奏称:“穷乡僻壤,未有不用洋货者”,而广西腹地,“即线缕巾带之微,亦多仰给外人,迨洋纱输入,而纺织之工业逐渐消灭”。广西逐渐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破产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迅  相似文献   

3.
论近代广西商埠的经济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广西的三个商埠龙州、梧州、南宁对外开放后,贸易量不断增加,其中龙州、梧州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入超的地位,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较密切,南宁的出口比较活跃,与国内市场联系紧密。广西3个商埠与国内外市场联系的加强,有赖于轮船运输、邮电通讯、报关转运、批发商、平码行等经济行业及经济实体的作用。近代广西商埠与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西边境地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给当地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各种教育政策提供依据,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广西龙州县363名高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发现广西龙州高中生SCL-90的总分大于200分的占33.06%,各因子分全面显著高于2004年样本和14年间综合样本,除躯体化外均显著高于东部样本。龙州高中生在某一方面可能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比率高达87.05%,各因子轻度心理障碍检出率除躯体化外均显著高于东部样本,龙州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职业高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5.
世纪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生对香港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有着不解之缘。据《港台信息报》报道,邓小平早年曾5次到过香港。第一次是1920年9月14日,当时只有16岁的邓小平,同另外89名中国学生一起,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从上海乘船赴法勤工俭学。他们乘坐的法国邮船“安特莱波”号途中在香港停泊了一天。第二次是1929年七八月间,大革命失败后,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派遣,从上海乘船南下,取道香港去广西发动百色—龙州起义。第三次是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以后,党中央电促邓小平回上海汇报工作。邓小平从广西龙州出发,经越南到达香港,再从香港回到上海。第四次是1930年1月底,邓小平取道香港奔赴广西,他在香港稍作停留后,又经越南回到广西龙州。第五次是1931年2月龙州起义后,当时邓小平带领新  相似文献   

6.
龙州天琴文化是广西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改良和演变后的龙州天琴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对东盟博览会展具有三方面的启示,这三方面的启示对于倡导东盟博览会展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挖掘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东盟博览会展的路子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武装革命的重要性,相继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随即,广西的左江和右江地区也掀起了革命的风暴。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同志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创立了红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1日,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同志发动和领导了龙州起义,建立了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广西革命斗争灿烂的一页。但是,龙州起义没有取得胜利,3月18日,红八军退出了龙  相似文献   

8.
清末津镇路权的收回和自办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它们争夺政治贷款、投资兴办工厂、修筑铁路、开采矿山、设立银行,并以赤裸裸的军事掠夺手段,夺取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迅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铁路投资在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铁路投资便于商品的倾销和原料的掠夺,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帝国主义在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国家中争夺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因此,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之后,伴随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的高涨,铁路投资的竞争也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一般地说,这场竞争,首先是由1895年6月法国取得从越南境内的谅山入中国境内龙州的铁路修筑权,和  相似文献   

9.
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后,广西提督兼广西边防军务督办苏元春励精图治,进行规模宏大的国防建设,开发边疆,发展经济,促进文化。本文拟以龙州一地为对象研究苏元春边防建设之贡献。  相似文献   

10.
广西自1887年龙州口岸开埠,伴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与越南的区域性贸易圈.在这个区域性贸易圈中,具有不自主性、转口贸易、畸形鸦片过境贸易和贸易量偏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以龙州县城东伏波庙为例,探析了在中法战争结束以后,广西边疆安全与伏波信仰的互动模式:即当广西出现边疆危机时,伏波信仰在中央对地方秩序重建中的作用是以守边为主;而当边疆危机消失后,伏波信仰对地方秩序重建中的表现形式则以敬神为主。  相似文献   

12.
龙州中学     
《基础教育研究》2008,(5):F0002-F0002
广西龙州县龙州中学座落在美丽的丽江河畔,是一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传统的百年老校。学校创办于1893年12月(即清光绪19年),曾是广西省立第七中学,  相似文献   

13.
明清以来尤其是近代,粤商入龙州达到一个高峰。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人满为患”,边疆“地旷人稀”,中法战争和龙州开埠以及西江天然的交通孔道直通龙州和左江航运轮电化的逐渐实现,成为粤商入龙州经商的三大动因。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区各县市成为入龙州粤商的主要地域来源。入龙州粤商身份来源大致包括明清时期入龙州粤商的后裔、晚清以来在广东或桂东南从事工商业的粤商、粤籍商业从业人员和粤东农民及后裔等。粤商的到来,开始了对龙州城主要经济行业的缔造。  相似文献   

14.
广西龙州县地处我国南疆,与越南接壤,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种类较为齐全。龙州边境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历史延续性,从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留下数量较多的物质资源,历史厚重;空间特征凸显,古代遗址遗迹、边境口岸、民俗风情、红色文化等分布于不同的乡镇地域;边境特性强烈,旅游资源丰富,地方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文化融合特征明显。龙州边境人文旅游资源禀赋极高,也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自觉教育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壮族,1966年12月生,广西马山县人,研究生毕业,教授。大学毕业后即扎根于南国边陲红八军的故乡——龙州革命老区,从最基层的教师岗位做起,历任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现任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兼任广西高校学报委员会副理事长、广西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和学校社科联副主席、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副主编,连续三届评为学校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6.
中法战争开启了龙州城近代化之旅。对外开放是龙州城近代化的主要动力,粤商缔造了龙州城近代市场,地方政府出于国防安全考虑也积极推进龙州城近代化建设和发展。梳理近代龙州城兴衰这段历史,有助于帮助我们对加强世界横向交往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变革作用的思考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自古龙州与越南边民贸易往来不断,交流频繁。近代苏元春等人在此进行了戍边开疆建设,龙州成了交通、边防重镇。龙州与越南高平、谅山两省山水相连,边界上两侧的壮、岱、侬族有着亲缘关系,两地维系着民族认同与往来。龙州又较早接受了革命洗礼,群众觉悟较高,1926年开始至越南八月革命前夕,越南早期革命者就陆续到此进行活动,他们打通了以龙州为中心的交通线,保存了革命实力,为成功建国做好了准备。龙州见证了中越老一辈革命家们共同缔造的革命情谊,两国青年有责任继承和弘扬宝贵的中越友谊,并使之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8.
农克良 男,壮族,1964年8月出生,广西天等县人,研究生毕业,理学硕士。现任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扎根于红八军的故乡龙州革命老区;二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最基层的教师岗位做起,历任化生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和副校长等职。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春天反击越南入侵者,保卫祖国边疆的自卫还击战的日日夜夜里,广西边境县教育战线的广大师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坚守岗位,不怕牺牲,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当中许多向志立了功受了奖。这里讲的是凭祥、龙州、防城等县市一些学校教师、学生在自卫还击战中的二、三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广西农村经济的衰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土地问题严重、农村金融枯竭、农民生活绝对贫困化、农业生产落后。广西农村经济衰落原因主要有:帝国主义的侵略、乡绅阶级的没落和乡村权力的痞化、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土地向地富阶层集中、天灾人祸破坏了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