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称文辞停顿的地方叫“句读”。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对今人而言,明“句读”主要指正确地给文言文断句。  相似文献   

2.
<正>句读,旧称“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句读能力是培养学生疏通词义、识别语法、感受音韵等文言阅读关键能力的基础,关涉到学生准确朗读文本,整体理解文意,传承文化精神。在测评层面,师生们目光往往聚焦于词义理解题、文章主旨探究题等高回报率的题型上。句读能力作为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础,俨然成了教学的盲点与学生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所谓“句读”,过去认为,“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就是说,一句话语意已完,叫做“句”:语意未完,可以稍加停顿,叫做“读”。前者相当于现代的句号,后者相当于现代的逗号.其实,此说于古无征。“句”和“读”在古代本无区别.“语气已完可称为句,亦可称为读;语气未完,可称为读,亦可称为句”.“句”来源于(?),《说文》:“(?),钩识也.”段玉裁注:“用钩表识其处.”可见(?)在古代是用来作停顿标志的。《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至公车  相似文献   

4.
古时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读起来很费力,甚至误解。所以读古文得先学会断句,断句也不容易,有些句子的断法至今仍值得商榷。如中学语文课本《曹刿论战》有个句子“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就有疑问。“轼”是车上的横木,打仗那么紧张,曹刿站在横木上观风景吗?显然该句应断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一句的意思是上车后,扶着横木望齐军败退。可见古人读书很费劲。到了汉代,才发明“句读符号”,即语意完整的一个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小段为“读”(音dòu),宋朝始用“,”“。”来表示句读。明朝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  相似文献   

5.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段为“读”(音逗)。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一九一九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十二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建国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一九五一年九月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十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  相似文献   

6.
“习以句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句读(dou),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可停的更小段落。由此可见,传统的读书方法,是强调立反复诵读揣摩之后再顺手标点,作为是否读懂读通的记录(古书是未经圈点的)。这对我们指导学生完成“给下面两段话加上标点”一类的练习题是有很大启发的。也就是说,要把未加标点的文字正确地加上标点,就必须反复默读,潜心琢磨哪些地方应停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所谓“句”就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所谓“读”就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地方。相对现代汉语标点而言,“读”现在可以用逗号或分号;“句”则可用句号或感叹号、问号等。  相似文献   

8.
李志杰 《语文天地》2013,(15):12-13
《师说》写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教版必修三)。对"句读之不知"这句话,课文注释为:句读不明。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切。我们先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第一册中编对《师说》"句读之不知"中的"句读"做了如下注释:"句读,指文字诵读,凡书文语意尽处,谓之句;语意未尽,而诵读时须略作停顿处,谓之读。""句  相似文献   

9.
古时称词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给言断句、加标点,首先就得辨明句读。辨明句读当然首先需要基本读懂段的意思,但准确断句和加标点就还得下些功夫,运用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的阅读,首先要弄清句读。《三字经》曰:“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所谓“句”,就是作者已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到此应断句,如用标点符号表示,当用句末标点。如句号、叹号等。所谓“读”,就是语意未完而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需用句中标点,如顿号、逗号等。“句读之不知”,则必然“惑之不解”。如蒲松龄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中考文言文阅读常见的题型,分析一下解题方法。一、句读的考查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对“句”的考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断句,即给一段文字加注标点。对“读”的考查,是给指定的语句划分朗读的节奏。  相似文献   

12.
李平 《考试周刊》2010,(24):53-54
我们平时朗读文言文时,常常会因为一个句子太长,或句子读不顺畅而难以理解整体的内容。因此在朗读时,我们要准确把握句读(judou),古时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适当停顿,这样才能达到正确理解文章的目的。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  相似文献   

13.
标点符号虽不是文字,但却是文字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使语言记录更加精确、生动,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甚至因标点符号使用的不同会使同样的文字呈现不同的形态,收到不同的效果。古时候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很吃力。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  相似文献   

14.
标点符号的祖先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据说祖籍是在欧洲。有人查考,早在十五世纪末,著名的威尼斯印刷和出版商阿尔德·曼奴奇已开始在书中使用逗号了。其实,如果查一查它的宗谱,标点符号的祖先还应推中国古代的"句读"。所谓"句读",就是文章中意思、语气需要停顿的记号,我国古代叫句末停顿为"句",句中停顿为"读"。古人写文章是文不加"点"的,读书人得自己断句。读书时,在句中语意未尽,必须停顿的地方用"、"号,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在句末停顿处,点在字的旁  相似文献   

15.
淘淘:丁丁,标点符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丁丁:15世纪末,威尼斯印刷师阿尔德·曼努齐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标点符号系统。淘淘: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文章岂不是经常被人误解。丁丁:我们到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小段为“读”。宋朝使用“。”和“,”来表示句读。淘淘:句子都不知道怎么断,古人读书可够累的。丁丁:标点的作用不只是断句哦,还能表示语气和声调,表达情感。你看同样的一句话,标点不一样,你读出什么来了?  相似文献   

16.
杜晓芹 《广东教育》2006,(11):45-46
一、断旬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b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相似文献   

17.
《师说》中有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可见句读的重要,朗读文言文的第一步是句读要正确。句,指的是一句完整的话。读,指的是半句话。句读正确,读起来才会“抑扬顿挫”。  相似文献   

18.
古人写文章不断句不标点,人们阅读时就在句末用。”“断开,叫“句”,在句中用、”“断开,叫“读”。这就是传统上说的“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所以,近几年高考经常出现断句题。那么,怎样给文言文断句呢?下面谈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古人写文章时是不断句的。古人读书时 ,一句话完了 ,便在句终末尾 ,这个字的旁边加一个“零”,叫做句 ;在语意未尽需要停顿的地方 ,常用“、”,叫做读 (dòu) ,二者合起来称为“句读”,又称“圈点”。明句读是读懂古文的起点 ,也是阅读古文的一项基本功。如果句读有错误 ,说明对古文中的某些词句还没读懂 ,也就不能正确理解原意。例如《谭嗣同》:“君退朝 ,乃告同人曰 :‘今而知皇上真无权矣。’”意思是 :谭嗣同退朝回来 ,于是告诉共同变法的人说。“今天才知道皇上确实没有权力了。”但如果误读为 :“君退朝乃告 ,同人曰 :‘今而知皇上真…  相似文献   

20.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句读和语调肥东撮镇中学朱兴炳在朗读文言文时,由于有些同学分不清句读停顿和语调停顿,就把句读和语凋混同起来,影响了朗读效果和对文意的理解,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弄清楚。从句读的概念上说,“句”就是断句;“读”是指念书停顿的地方。毛晃《增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