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中国书法不仅要在传承上努力讨生活,还应当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拓展。当今"水墨书法"已成为中国书法发展中一个重要门类,"水墨书法"具有"现代书法"属性,但它又有别于"现代书法",它具有其墨韵、书写性和形式感三大艺术主要特征。"水墨书法"的出现顺应了大艺术发展规律的,水墨书法作品的创作已体现时代特征和个人的思想,并通过各类展览进入神圣的艺术殿堂,被更多的阅读者所接受和欣赏。  相似文献   

2.
宋代书法大家苏轼提出了书初无意于佳乃佳的理论观点,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多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此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及书法自身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资对此理论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3.
宋明理学的产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然溯其源头可至唐中叶的韩愈和李翱。韩愈站在时代的高度,痛斥佛老,力图重振儒学,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道统"论和"性三品"说,其道统思想上承孔孟、下启程朱,开宋代理学道统论之先河,是承前启后,联结两端的中间环节。与韩愈亦师亦友的李翱修正了韩愈的"性三品"说,提出了"性善情恶"的"复性"说,这不仅开启了理学心性论的先河,也为宋代理学融合三教做出了表率。据此而言,以韩愈和李翱为代表的儒学复兴运动,可以算是宋代理学的先导。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大发展时期。其中,张载作为理学的奠基者,他的"养正于蒙"的蒙养教育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童蒙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蒙养教育思想,他的蒙养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更大。他们都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儿童的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尤其强调儿童的道德和习惯的养成等。他们的蒙养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过庭《书谱》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划时代、里程碑式的杰作,全文虽然仅三千五百余字,却对当时中国书法理论的研究成果作了全面的、深刻透彻的总结,对后世影响深远。重要的是《书谱》里面大量涉及了哲学、美学思想,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等大量极具创新性的观点,也将书法比拟成自然万物。建构在笔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从着重《书谱》主体来初步探究孙过庭《书谱》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昭穆制度适用于同宗之人,起着明确辈分的作用.然而,考察宋代社会却发现父子同辈、弟为兄子这种"紊乱昭穆"的事例屡见史书.宋代无论是皇室内部的"升行",还是民间"以孙为子""养弟为儿"的事例,都是历来传统社会"紊乱昭穆"习俗的遗存.当时法律对此并无明确条文规定,导致官员在实际审判时带有极强的随意性,但相反的是当时的舆论对此抱有明确的批判态度.显见受到理学思想浸染下的宋代社会,在走向秩序化的进程中逐步改变着"紊乱昭穆"的传统习俗.  相似文献   

7.
张裕钊任莲池书院山长期间书法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分析张裕钊主讲莲池书院时的书法风格,进一步探究张裕钊对晚清碑学思想的接受与转化,在此基础上探析其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的形成原因.其次,梳理张裕钊在直隶地区的书法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形成以胡宗照等人为代表的"直隶书家群",包含有张裕钊在直隶地区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其二,通过宫岛咏士对张裕钊书法的传承,分析张裕钊书法风格对日本书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宋代士大夫们作为赵宋政权的广泛参与者,已经同汉唐儒生、文吏迥然有别,他们是一种通经义、晓吏事的复合型人才,文道和吏道最终在宋代士大夫的身上完成了融合,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战国中后期,士大夫原有的"吏道"和"文道"两大功能开始分离,至宋代才重新结合在一起,这和宋代的文治政策息息相关,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和赵宋优容士大夫的传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9.
桦甸市书法教育在极其不利的形势下进行了长达30年的艰苦复兴之路,经过启蒙、探索,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通过"六个落实"全面推进,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书法教师队伍,促进了语文教师向书法教师的转化,完成了书法教育全面普及的任务,使传统毛笔书法百分之百走进了小学课堂,创办了区域书法办学特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隋唐时期,书法技艺得到了较大创新。隋朝僧人书法承上启下,一定程度上带有佛教的思想理念,使我国的书法技艺得到完善和继承;隋朝之后,书法技艺迎来了历史的新篇章,禅佛文化深入其中,形成成熟、定型的唐楷和狂草体系。本文主要针对隋唐僧人对书法技艺文化的开创与继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宋代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形式的挖掘,发现宋代体育休闲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并以"瓦舍"活动、"会社"组织、水上娱乐、民俗活动等多种形式存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文化.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视角阐释了影响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经济、城市结构、休闲娱乐空间、文化、价值观念等客观和潜在的社会因素,更加深入剖析了宋代市民的体育休闲生活及其昌盛的历史原因,这对进一步研究宋代体育运动和促进现代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宋代的土地制度与以前的土地制度相比有所变化,在土地制度方面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的合法性,保护私人对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宋代土地私有制下的财产流转加快,土地可卖、可典、可租,形成错综复杂、交织重叠的多方面的法律关系。宋代政府制定了大量的关于土地交易的法律法规。宋代土地制度的突出表现就是宋代土地契约制度的完善,包括土地流转中的形式,绝卖、典卖、租佃契约的法律规定,还有田宅买卖契约制度中的亲邻优先权制度、官版契纸、印契、契税、过割、离业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在延安文艺研究中,学术界普遍忽视了书法的实存及其作用,对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的广泛而又深切的联系缺乏关注和探讨。但事实上,延安文人与书法文化建立了相当普遍而又密切的关系。历史的事实是,能写善书的大小文人的积极参与,使延安形成了比较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无论是"以文为主"的文人群还是"以文为辅"的书写者,都与书法文化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墨迹和心迹之间,发现延安文人的个性世界。延安人包括延安文人不仅将政治文化引向新的境界,而且也将书法文化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们的文化追求、文化创造对延安文艺及书法文化的贡献堪称巨大,其所创造的红色书法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代的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城市发生了深刻变化,处在繁华市场中的社会下层女性,由于生活所迫,在"重商轻义"思想的冲击下,也在商业中一展身手,经营客邸、酒肆、茶坊或为小商贩等等.其经营具有自身特点:经营模式简单,规模、种类、活动区域也很有限.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经历了由书写到书法再到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书法创作的意义尤为重要.文章就从书法创作的特点、方法和准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人社会的"格物精神"使宋代绘画艺术登峰造极。宋人尚理,绘画亦重理。其中,宋之理学"格物致知"对宋代写实绘画风格的影响尤大。本文拟从"格物致知"的内涵演变论述其对宋代写实绘画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隐逸词是隐逸文学发展到宋代蓬勃兴起的一个文学品种,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通过宋代隐逸词意象典故的选择与阐释,从而透视出宋代隐逸词人别样的隐逸心态。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以突出展览和观赏效果为目的的"展厅书法"创作获得了发展,而书家们也以此为方向,从形、色和奇等入手,在书法的视觉形式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我们在追求新思想、新观念和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应认识到书法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书家对书法创作应理性的回归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现代艺术理念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融通。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国藩书法研究成果较少。20世纪80至90年代,曾国藩书论研究者认为曾氏书法的大源为理学,他在书艺上强调功利性与艺术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21世纪以来,学界基本一致认为曾氏书法的大源是道学,因之形成了曾氏书法阴阳美学说。继而展开曾氏书论研究并将曾氏书论成因向纵深推进,认为曾国藩书法思想与书法风格的形成与其家庭背景、湖湘文化等紧密相关。总体而言,近30年来的曾国藩书论研究方法相对单调,研究视角相对局限,曾国藩书论的当代价值转换研究尚处于空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与中医学都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很多中医大家,不仅医术精湛,书法造诣也颇高。我国今天的中医人,在悬壶济世的同时,更应该习练书法来加深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医德、夯实中医理论,达到大医精诚。中医药院校书法公共课教学对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云南中医学院开设的公共书法课教学情况进行全面了分析,并与其他中医药院校中的公共书法课教学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给出对中医药院校公共书法课教学改革建议和措施,设计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书法公共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