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人教版小语教材的传统篇目,邱少云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部队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课文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是“毕毕剥剥”还是“哔哔剥剥”新教材第十一册14课《我的战友邱少云》有句话是“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着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这句话中的“毕毕剥剥”这个词,笔者认为是“哔哔剥剥”,其理由是:1郾“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这句话显然是描写茅草燃烧的声音的,“毕毕剥剥”是象声词。2郾字典里对“毕”的解释:①完结、完成;②全,完全;③二十八宿之一;④姓。有毕恭毕敬、毕竟、毕命、毕生、毕业等释义,没有表象声词之意。字典里对“毕”的解释之一“毕叽”(密度比较小的斜纹的毛织品),显然也没有明示是象声词。3郾…  相似文献   

3.
下面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紫藤萝瀑布》中的一段话:“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好的花苞里。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j②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相似文献   

4.
案例 某教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教师重点抓住了“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发出一声呻吟”这两句话,让学生体会这位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李媛敏 《小学生》2010,(12):47-47
教学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要求写出句子的修辞手法,可这些句子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手法。例如: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 ,让我们将视线拉回到 1952年那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这天 ,志愿军某连战士隐蔽在“ 391”高地下面的一条山沟里 ,等待发起进攻。这次潜伏非比寻常 ,请大家回忆上一课的学习内容 ,并完成下面填空题 :  这次潜伏的时间很长——从 (天没亮 )直到 (黄昏 );要求极高——必须 (纹丝不动 );责任重大——关系到 (突然袭击 )的成败。学生齐读填空题。   [评 :声情并茂的导语设计 ,使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简洁概括的填空题 ,既作了巧妙的复习过渡 ,又营造了与人物形象相协调的课堂教学氛围。 ]  二、披文入情   1.就在…  相似文献   

7.
曹有凡 《湖南教育》2000,(17):53-54
教学目标1.学习第三段(第四至第八自然段),分析邱少云在险境中的表现,揣摩他的内心世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教学过程师:(板书课题后)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战士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潜伏的?生:战士们潜伏在离敌人前沿阵地只有六十多米的地方,敌人居高临下,战士们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师:正因为潜伏的环境这样危险,所以要求战士们潜伏时纹丝不动。哪知中午时分竟然发生了意外!请看录像。(学生看录像: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师:(深情地)就这样,邱少云在~团烈火中壮烈牺牲了。课文是…  相似文献   

8.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邱少云的外表)、所思("我"的内心活动),来展现邱少云不畏牺牲,严守纪律的内心世界.教学时可由此切入,点引学生紧扣文中描写作者所见、所思的句段,细细体味,披文入情,领悟文章的蕴含,从而使学生深受感染和教育.在教学中我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创新教育研讨会上,一位教师正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当播放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景时,生A脱口而出:“邱少云真傻!”部分同学随声附和,部分处于暂时的茫然。  相似文献   

10.
11.
张剑 《福建教育》2005,(1A):38-38
我曾有幸聆听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王老师紧紧抓住了“纹丝不动”这个重点词,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整篇课文的教学,当时深深为他的大胆取舍、巧妙设计所吸引。时隔一年,我也要上这一课,决定借王老师的设计。一用。于是我找来王老师的上课录像,一口气看了好几遍,直至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熟记于心。我期待着也能精彩一回。  相似文献   

12.
郑百苗 《陕西教育》2002,(12):35-35
两位教师分别教<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七自然段"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部分内容,这是一段凄美的包含浓浓人性的语言文字.两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个标点都浸润着作者李元兴对战友邱少云生死与共的阶级情感.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是有比较才有鉴别的缘故,使我对这两个教学片断有更多的感悟和反思,写下来,与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学中我总是放手让孩子们尽情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一方面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他们这种天性,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思考的可贵品质。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学生就提了很多有份量的问题邱少云在隐蔽时,身上肯定带有手榴弹、炸药等易燃易爆的东西,烈火把邱少云烧死了,为什么这些东西没爆炸?这个故事是不是虚构的?课先说邱少云是个年轻的战士,后来又称他是伟大的战士,这是不是前后矛盾?无疑,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主动深入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去年秋季,我在教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学生对邱少云被熊熊烈火烧了半个多钟头没有暴露目标产生了疑问。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问:“邱少云在烈火中烧了半个多钟头,为什么他身上的手榴弹、子弹等武器没有爆炸呢?要是一爆炸不就暴露目标了吗?”学生敢说敢问,教室里顿时像炸了锅一样热闹,此时,我告诉他们,愿意和谁在一起讨论就和谁在一起讨论。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派出中心发言人展开全班性辩论: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2008,(5):51-51
问:课文《桥》(五年级下册第16课)中有这样的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这里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还是夸张?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小语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4课《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第8节,内容如下: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教学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英雄在烈火中的伟大壮举及当时的人物心理有比较深刻的领悟。为此,在学生熟读这一节的基础上,我将这一段文字写在黑板上,并在下面画了一双眼睛,然后让同学们看黑板,边读内容,边看图画思考: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  相似文献   

17.
18.
19.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教学,教师抓住最能体现邱少云崇高品质和英雄行为的词语———“纹丝不动”,让学生根据这个词语提出能帮助读懂课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主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确定了课文的主问题之后,将学习探究的过程交给学生,由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读悟,对课文语言文字进行探究。到了结课阶段,形成了如下的板书: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什么要?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什么情况下?烈火烧身怎样?千斤巨石结果?自我牺牲战斗胜利下面是教师利用板书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片段实录:师:同学…  相似文献   

20.
《我的战友邱少云》再现了52年前在朝鲜战争中发生的那场惨烈的战斗。每当讲到这节课时我都热血沸腾,心潮起伏。在讲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课本和参考书中所没有的。因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解答了一些学生的疑问,现总结如下,供老师们参考:一、邱少云的家庭情况邱少云出生在四川铜梁关溅乡。父亲帮一家船老板拉纤,因讨要工钱被船老板在身上绑上了石头扔到了河里。母亲闻讯后一病不起,没几天就病死在床上。后来,12岁的邱少云和他的哥哥就先后离开了家乡,给人家打短工。二、“391”高地情况391高地是朝鲜平康平原上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