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面这篇文章刊登在1984年12月7日《北京晚报》的第一版。谁也不会想到这篇豆腐块文章,竟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本报讯×××厂供应科原料工段料场管理工×××同志利用工余时间义务回收废钢铁和有色金属。今年1至11月份。他总共回收废钢铁177吨、杂钢2.5吨;还从废料堆中拣出炮弹300余枚(其中有药的90余枚)、密封容器450多个,有效地防止了炼钢爆炸事故的发生。×××同志今年57岁,在工作中他处处留心。使许多易爆危险器件被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枚钻油井用钻头,它是美国卡特总统赠予小平同志的国礼。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2月3日,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参观休斯钻井工具公司,视察了即将运往中国的25套采油器材,并仔细观看其中一枚送给他的钻油井用钻头,这是他访美期间收到的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件礼品。回国后,小平同志将这枚J44型钻头交  相似文献   

3.
在新华社上上下下,穆青同志平易近人是出了名的。同志们见了他,很少叫他“穆社长”,都直呼“穆青同志”,有的干脆叫他“老头”。这位遐迩闻名的国家通讯总社社长,衣着朴素,作风朴实,没有一点架子,的确是个好老头。这几年因工作关系,我多次去看望他,望着他那宽厚质朴的形象,听着那浓重的河南乡音,感到格外亲切。永远“勿忘人民”今年7月19日,我和《半月谈》杂志社负责人逯祖毅同志一起,再一次来到穆青同志的办公室。这是他今年元月从领导岗位上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是江苏省图书馆学会成立20周年.省图书馆学会成立20年来,产生了四届理事会.省图书馆学会的创始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汪长炳同志,离开我们已整整11个年头了,但他为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的建立和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人们不会也不应该忘记.我从省图书馆学会的筹建到今天这20余年间,有17年专门从事学会工作,可算是学会工作的一名元老了.回想学会筹建的经过,感慨万千,将筹建经过写出来,一方面是对老前辈汪长炳同志的怀念,另一方面是为后人积累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5.
一位年轻记者从自己的朋友——一位拍卖行经理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是一个卖主为了给自己家人治病,到拍卖行拍卖一枚获奖的金牌。拍卖行经理顿起怜悯之心,不仅没拍卖这枚金牌,反而捐助这位卖主2000元,并让他把代表自己荣誉的金牌保存好。记者一听这是条好新闻,于是赶紧写了出来,第二天就上了版面,而且是头条。大家都以为抓到了一条大“活”鱼。 孰料这位金牌卖主的单位第二天就派了两位同志到报社,说明这位卖主曾经因犯罪而被判过刑,并且是因赌博输钱而拍卖金牌的情况。编辑部的同志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闻工作、办报和当记者——毛主席几次谈话的回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缅怀他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本刊从这一期起,将陆续刊登这方面的有关文章,以示纪念。这期杂志首先刊登的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吴冷西同志写的《关于新闻工作、办报和当记者》一文。这篇文章载于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缅怀毛泽东》一书。本刊发表前,作者又略有删改。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闻工作、办报和当记者——毛主席几次谈话的回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缅怀他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本刊从这一期起,将陆续刊登这方面的有关文章,以示纪念。这期杂志首先刊登的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吴冷西同志写的《关于新闻工作、办报和当记者》一文。这篇文章载于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缅怀毛泽东》一书。本刊发表前,作者又略有删改。  相似文献   

8.
一位出国的同志,到美国购买了一件款式优雅、做工考究的风雨衣,回国后的一次会议上,他向朋友赞美这件风雨衣,在场的一位同志立即辨认出这种“京鹏”商标的风雨衣是顺义县北石槽乡服装厂生产的。一位在广州工作的女同志,今年夏日的一天,她返回阔别了十余载的家乡——顺义县龙湾屯,从广州给侄子、侄女买回了五套款式新颖、做工精细  相似文献   

9.
这位作者寄稿时,曾附有一封短信,信中说:“去年我参加了两本教材的编写。有一本,印出后我才发现有××长署名的序,一问才知是主编代写的。知道我反对,没告诉我这个副主编。另一本,由我主编的,几个人都提出要写一篇序拿北京去请领导签个名,我未同意。沈阳市一位青年同志送给我一本他们编的书,序是一位××长署名的,却不是××长写的。上周哈尔滨一位同志来信说我和他合作编译的书。他将代××书记或××长写一序,我回信不同意。”看了这封信,我们决定发表来稿。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12月13日,一枚1942年由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纪念中国抗战5周年的珍贵纪念邮票漂洋过海来到了广东省档案馆。这枚邮票的捐赠者是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副会长招思虹女士。在档案馆,招思虹女士向馆里的同志详细介绍了这枚鲜为人知的邮票。这是一枚深浅蓝相间,2×3厘米的伍美分邮票。邮票左上方印有美国前任总统林肯的头像,右上方则印着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在林肯总统头像下,印着他的著名演讲辞“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民有,民治,民享)。…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本刊从本期起,分上、中、下发表《周恩来与广播电视》一文,以表达我们对周恩来同志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重温他的教诲,对搞好广播电视工作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江泽民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这几年他发表的多次重要讲话,为我们作好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期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的新发展──关于江泽民同志新闻舆论导向思想理论含义的思考》一文,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推荐大家一读。孙家正部长在今年的全国广播影视厅局长会议的报告中提出,要…  相似文献   

12.
郭海长同志是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河南省民革主委、省海外联谊会会长,于今年七月逝世。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曾从事新闻工作。从这篇纪念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和高尚的品格。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3.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位敢于“栽刺”的强讯员张文锦。老张今年五十多岁,是阜宁县沟墩镇运输公司经理。三十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搞报道,写了一千三百篇稿件,被报刊电台和广播站采用了五百余篇,先后十三次被市县和镇评为优秀通讯员。老张所写的稿件中,人们印象最深的是批评稿,尖锐泼辣,不留情面,难怪许多同志称他是位敢于“栽刺”的通讯员。 1983年底,他从关心小城镇建设出发,向党报反映了沟墩小街三桩难:街烂、水脏、娱乐少,引起了县和镇领导同志的重视。1984年初,镇政府便筹集资金和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14.
不是塑像,酷似塑像——这是孙振宇同志拍摄的这幅照片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这幅照片今年七月摄于胜利油田。也许很少有人知道,每开采一吨油需要向地下注入两到三吨水。胜利油田靠近渤海湾,有的地方海拔不足一米,但淡水奇缺。要采油,就需在平地上垒起大坝,建造水库。垒  相似文献   

15.
3月1日收到了希凌同志从广州寄赠给我的《奋进集》一书,2日传来了他的死讯,一时如雷击顶:他怎么走得这么急这么快?希凌同志,你可要慢慢走,走好啊! 丁希凌同志今年82岁,曾任河南日报社社长、南方日报社社长、全国记协副主席。离休之后,他似乎更忙了,三年前曾寄我一张名片,上面印着《炎黄世界》杂志社社长等10多个职衔。他说,我在“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中添了一个字,改为“生命在于脑运动”。他认为,一个人的脑子是不能闲的,要经常想着为人民做点事,为人民做好事。他坚持天天读书看报,每天都要审阅若干稿件,接待若…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世界著名的拍卖中心瑞士苏黎世拍卖行爆出一件惊世奇闻:瑞典古代发行的一枚黄色陈旧邮票,成为各国收藏家角逐的焦点,在拍卖会上经过多番叫价,最后以226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世界单个邮票拍卖的最高纪录。这枚邮票子1857年发行,是当年一位名叫贝克曼的瑞典男孩在1885年从他祖母的垃圾箱中拣到的。当时他仅以7个瑞典克朗就卖出了。后来,这枚邮票被德法混血儿集邮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今年是广播学院建院45周年,又逢本刊创刊2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在回顾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也深深怀念那些为广播电视教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由此,本刊的“人物与回忆”栏目应运而生.这一期我们发表了黄勇、刘洪妹、姚喜双三位同志深情追忆艾知生、温济泽、齐越同志的文章,愿读者能从他们的精神和业绩中得到激励与鼓舞.星移斗转,送走了两个三百六十五天。艾知生同志离开我们,已整整两年了。今年7月20日,是他的两周年忌日.此时此刻,哀思如潮,思绪万千,我想起他对我成长的殷切关怀,想起他对我工作的…  相似文献   

18.
边塞春季的军营,杏花、桃花、苹果花、梨花,争芳斗艳,使人陶醉,在这万紫千红的大好时刻,一朵鲜艳的“花蕾”也开放了。这朵花,就是西北新闻刊授学院学员、新疆军区某部七连文书续海荣同志。四月二十六日这天,在部队召开的新闻报道表彰大会上,续海荣从首长手中接过师、团两级部门颁发的新闻报道奖和一枚闪闪发光的三等功奖章,这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同乡、也是刊院学员加治堂  相似文献   

19.
别国华同志     
王国华同志曾任北京市档案局局长,卸任后又在北京地方志办公室工作岗位上奋斗十余载,直至去世.与国华同志相识,但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即使如此,他鞠躬尽瘁的精神,谦虚宽厚的品格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去年冬日,在八宝山与国华同志作最后的告别后,写下了这首小诗.值此国华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谨以此诗表达对他深切的怀念.  相似文献   

20.
据《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6月19日报道,辽宁省版权局18日在鞍山为著名摄影家、雷锋生前战友张峻拍摄并珍藏的200余幅雷锋照片进行了版权登记,并授予他“依法维权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今年72岁的张峻1946年参加呻国人民解放军。1961年,在沈阳军区工程兵任职的张峻首次在《解放军画报》上发表了宣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专题图片。到1962年8月雷锋牺牲,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他拍摄了将近200幅雷锋同志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照片。张峻老人说:“雷锋照片得到版权登记,这对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