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鲁迅《故乡》中的“圆规”用法为代表的一类修辞,疑乎借代与借喻之间。作者认为,根据修辞构成、修辞本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修辞形式转换的内在规律来看,应是借喻而非借代。  相似文献   

2.
何云 《教师》2012,(27):121-121
对于教育,我们的先辈给我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教育理念和原则。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对教育的各种试验都逐渐走向常规的时候,更需要我们去反思和探索,也许,从国学经典的阅读和理解中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呐喊》是挪威表现主义大师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本文从艺术家的个人情结、战后人们的心理和波普艺术符号等方面解读《呐喊》在蒙克生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三个历史纬度中的意义流变,并从哈罗德.布鲁姆关于陌生性铸就审美价值的经典构建理论入手,思考《呐喊》的经典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Hello!树先生》和《钢的琴》两部"叫好不叫座"中国小成本艺术电影又一次上演了"爱比死更冷"的悲喜剧。两部电影切近"底层"风格特异,揉正剧与喜剧、再现与表现为一体,充满"二元对立"的关系,共同演绎了现代化中国荒腔走板式的"荒诞"与"疯狂"。《Hello!树先生》和《钢的琴》相继出现无疑是对中国现有电影严重同质化的有力抵抗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读了本刊2014年第2期王恩裕老师的文章《“很不少”与“很多”》,深感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表达切人,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试航》(部编五年制第六册29课)一课第五节中有这么一句话:“以后,哈得孙河上就有了这么一个水上怪物。”教学中,有一位同学提出:“这个‘怪物’指的是什么?”对此,大多数随学都能正确地回答:“指的是克莱蒙特号。”可那个伺学还不满意:“既然就是克莱蒙特号,为什么叫它怪物?”问题一提出来,就引起了争论,比较  相似文献   

7.
以《周易》到《说文解字》中的“龙”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考察龙在中国先民文化中的形象流变,从中发现龙历经了一个从单一走向复合、从实物走向神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迥异于西方的Dragon,最终凝筑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和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8.
以《山海经》到《说文解字》中“凤”的形象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从中发现“凤”的形象历经从单一走向杂糅,趋于多元,并蕴涵丰富的伦理美德的流变过程,最终上升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象征。  相似文献   

9.
《炸裂志》是一座城市的爆发和毁灭史,也是一个女人的崛起和衰落史。炸裂村的女主角朱颖,一直背负复仇使命。看似"宏伟"的目标,将她的命运带入无限的痛苦和孤独之中。本文从这一形象延展到其他女性形象书写,剖析女性的历史宿命和精神困境,找寻女性的终极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曾经有件事在教育界引起极大的轰动:三个农家女,资质平平,父亲陈克正是武汉市江夏区卫生学校的老师,母亲只有小学文化,然而通过一套神奇的学习方法,三姐妹竟相继成为国外名校的博士……令人惊叹的是,这三姐妹在学习上并不是以勤奋刻苦取胜,而是一路玩着走向成功的。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就  相似文献   

11.
当以超越的眼光解读课文时,我们常常发现每一篇课文总有一个时空的局限.如果我们被文本框定,就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教师和文本的双重权威形成的专断,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把教材当作例子,穿越时空,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语文教学要学会分享,而不能在灌输中形成专断.分享,思维才会产生“核能裂变”;专断,思维会成一潭死水.  相似文献   

12.
同其他虚词一样,在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中,“而”字的使用,是一重要的语法手段.它主要用作连词,其次用作语气词、代词,特殊情况下用作副词.“而”字的使用频率较高,用法也相当灵活.它既能帮助作者精确地表达语义逻辑关系,又能帮助作者传神地表情达意.《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所表现的孟子动之以情,喻之以理,晓之以利害得失的语言艺术,也有“而”字的功劳.此文有二十几个句子使用了“而”字,其中用作连词的18个,用作语气词的2个,用作副词的2个.下面分别加以说明,并适当地进行扩展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14.
<正>当以超越的眼光解读课文时,我们常常发现每一篇课文总有一个时空的局限。如果我们被文本框定,就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教师和文本的双重权威形成的专断,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把教材当作例子,穿越时空,和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语文教学要学会分享,而不能在灌输中形成专断。分享,思维才会产生"核能裂变";专断,思维会成一潭死水。[案例举隅]《读书莫放"拦路虎"》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课文。同一篇课文,两种教法两重天。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的炼字功夫是非常深厚的。一些极平常的字眼,一经先生打理,就产生神奇的艺术效果。兹举两例说明之。“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初读这句诗,总觉得“幻”字用得没有道理,似用“换”为当。仔细琢磨,方味出其中深义。这句诗揭露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若用“换”字,就只有“改换”的意思;而“幻”字,除有“改换”之意外,还写出了“大王旗”的变化如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一节《马说》的扩展课,也可以说是《马说》的延伸课。上一节课,我们师生共同研读了《马说》这篇文章,现在全体同学齐背全文,思考它的寓义,背完后试着说一说。(学生回答。课前“阅读提示”中已有明示,答案基本统一。)非常好,看来大家对于《马说》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不过,我们的共同感悟都是从“食马者”的角度发出的,大家想过从“千里马”的角度去思考吗?(教师板书:阅读一篇文章,既要重视研究文章呈现出的共性思想,还要善于从崭新的角度开拓更广阔的思想领域,得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感悟,从而体会到更多的阅读乐趣。)想必大家…  相似文献   

17.
炎武的《复庵记》有“旧中涓范君养民……”。所谓“中涓”,本注解:“中涓,太监,意思是宫中主持清洁的人。涓,洁。”太监,据史料证实,秦代已在宫使用,为数不多。汉代宫中太监日益增多,地位汉名份宫介它官、抢今井i砚人。这是佳、一几制度幻崎形物。由于宦官接近皇帝,一些善;河谈奉承的,常得皇帝的赏  相似文献   

18.
《子不语》成书于乾隆后期,屡经刊刻,版本演变较为复杂,与“小说之禁”密切相关:乾嘉年间,禁例稍宽,《子不语》刊刻未受影响;道光、同治年间,禁例极严,《子不语》由“抽禁”到彻底禁绝;光绪年间,禁例虚设,《子不语》被广为印行;民国以后,禁例无存,《子不语》版本异常丰富。  相似文献   

19.
很多文章都有文眼.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都属文眼,抓住了它们,就等于切准了脉,把握住了文章的灵魂,理解文章就容易了很多.但有的文章文眼是不那么容易被发现的,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这种带有一定隐蔽性的文眼找出来,无疑就找到了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突破口,教学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后赤壁赋》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上好这节公开课,笔者精心挑选了一节自以为好上的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历经磨炼后,笔者满心欢喜地正式登台开讲.效果如何呢?请看下面这两个教学片段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