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英文版的教育书报与辞书里出现了两条新术语。一条是“功能性文盲”(funotional fllitorate);另一条是“功能性扫盲”(functional litoracy)。一些国际性教育会议上,也有人使用这两条新术语。 一、“功能性文盲”一词的 由来与涵义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盲”的产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重大问题,“功能性盲”产生的原因在于教育观念落五于时代发展。要在全社会确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使全体社会成员学会生存并使学习社会,扫除并杜绝功能性盲。  相似文献   

3.
杨林柯 《教师博览》2023,(29):52-53
<正>学术上有个名词叫“功能性文盲”,它的内涵与传统意义上的文盲不同。传统的文盲是指不识字、完全无法阅读和写作的人。功能性文盲是指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不能吸收新的知识信息,在特定领域或技能方面存在缺乏知识和能力的情况。这种人思维粗陋,认知固化,价值观念落后,死抱着旧的东西不放。无论他读了多少书,  相似文献   

4.
扫扫「农盲」如果称没有文化的人为“文盲”,称不懂法律的人为“法盲”,那么,不会种田的农民该称作“农盲”了。某县农调队对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生产水平的调查时发现,农民中有60%的人不会正确使用农药,有70%的农民不会合理施用化肥,能根据市场变化安...  相似文献   

5.
当代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怎样给这些新事物起个名称?对与事物有某种意义关联的已有词语进行改造(如替换一两个字)和类推,是一种常见的仿造方法。而今仿造出“导医”(在大医院中专门从事为病人挂号、联络等服务工作的人)、“导购”(在大商业区专门从事向顾客提供商品咨询等工作的人),最近又出现了“导路”、“导厕”等新行当。又如“文盲”是已有词,改革开放以来,“法盲”、“科盲”、“股盲”、“机盲”等仿造语应时而生,你能说出这些“盲”各是什么人吗?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成“大百科”○康华著名学者邓伟志在《知识的整化问题》一文中谈到:在当前信息社会潮流中,文、史、哲、数、理、化等学科的研究,既要注意分工,也不能忽视综合,否则会窒息和肢解科学。不能使文科学生是“理盲”,理科学生是“文盲”,文、理科学生是“政盲”。...  相似文献   

7.
一、“功能性文盲”概述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和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的崛起,标志着知识经济(thekowldege-basedEconomy)时代已经来临。〔1〕对此,你是否清醒地意识到:过去接受过的高等教育已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如不及时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你就得成为21世纪的新文盲。1.功能性文盲的定义与传统“文盲”相比,21世纪文盲被冠以“功能性文盲”的称号。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学家认为,“功能性文盲”是指那些曾获得过高等教育,并取得文凭,却又不具备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扫除“功能性文盲”的可行性韩新中,郭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经济向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迅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农业。...  相似文献   

9.
周儒 《广西教育》2013,(38):1-1
传统意义上的文盲,指的是不能读书识字的人。如今,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不会使用外语、计算机的人,都会被视为时代的“文盲”。而随着经典热的兴起和数码时代的到来,“文盲”这一名词又有了新的定义。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今年8月播出以来,收视率一路飙升。10月18日,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终于落下帷幕,但是人们对汉字的关注却余温未了,节目也引发了诸多研究学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在该节目中,不仅很多选手常写错字、别字,场内外许多参与互动体验的观众也表示自己的书写正确率较低(如节目现场的成人体验团写对“癞蛤蟆”一词的人只有30%,而“熨帖”一词的正确率只有可怜的10%),很多人成了认得字而不会写字的“文盲”,全民的汉字书写能力日趋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未来的继续教自应该怎么办?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不能坚持学习,那么在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前,也可能成为新的“功能性文盲”(面对新设备失去了读写算的能力).现在,1990年以前毕业的大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软件、新事物,已感到很难应付了,有些人已经成为新的“功能性文盲”.旱在60年代就有专家指出:“学历”和“专业技能证书”只是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通行证”和第二个“通行证”,只有良好的“创造能力”、“ 全面素养”才是适应信息时代最重要的“通行证”.因此,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应该使每个人都取得第三个”通行证”.  相似文献   

11.
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作文教学要从本质上厘清“人”与“文”的关系,使“人”融人“文”,“文”又高扬着“人”;要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人格,真正建构以人为本,“人”、“文”合璧的作文机制。  相似文献   

12.
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作文教学要从本质上厘清“人”与“文”的关系,使“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要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人格,真正建构以人为本,“人”、“文”合壁的作文机制。  相似文献   

13.
“知识、智力与创造力”的思维教学浅谈浩洪江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教学的中心是学,认为“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有些未来学家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钻研...  相似文献   

14.
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 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作文教学要从本质上厘清“人”与“文”的关 系,使“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要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人格,真正 建构以人为本,“人”、“文”合璧的作文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向“文盲”告别沁源县成教办沁源县自1986年成为青壮年基本无盲县以后,仍坚持不懈地开展剩余文盲的扫除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把扫除文盲当作教育工作的“重点之重”,下大力气去抓,从而在全县出现了继1990年国际扫盲年以来的第...  相似文献   

16.
著名学者邓伟志在《知识的整化问题》一文中谈到:在当前信息社会潮流中,文、史、哲、数、理、化等学科的研究,既要注意分工,也不能忽视综合,否则会窒息和肢解科学。不能使文科学生是“理盲”,理科学生是“文盲”,文、理科学生是“政盲”。为了适应《知识整化》的需要,要编“百科全书式”的教材,特别是教师要做“百科全书派”,要精通本专业,了解邻近专业,还要学一点距离自己的专业较远的学科的A、B、C,一主多副,相得益彰。教师是“大百科”,学生才能成为“小百科”;教师的知识跨度大,学生才能跟着上来。  相似文献   

17.
本学年度。我们按照“扫余盲,抓巩固。促提高”的工作思路。针对扫盲工作的难点。采取“送字上门”、“一帮一”的做法,签订扫盲工作责任状;另一方面,紧密地与学实用技术结合起来。使我市的扫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据统计,全市本年度共扫除余盲1622人。青壮年非盲率达98.41%,比省验收时的97.1%提高了1.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蒋萌 《语文新圃》2010,(4):22-22
网友发起“华语世界文盲”评选,余秋雨荣登“华语世界第一文盲”。余秋雨“被文盲”的理由是,无病呻吟,追求空洞华丽的辞藻,失掉文人应有的民生情怀。显然,余秋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无厘头式恶搞反映出一些网友对余大师的不屑。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阅读活动原始于文字的产生,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学士的阅读经验,也如散珠碎玉,丰富而珍贵。但以往对“阅读”的研究很不够,1979年版《辞海》没收“阅读”这个词目,《现代汉语词典》仅解释为“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在现代社会,阅读作为一种智力技能,已成为每个公民不可缺少的生存手段,缺乏阅读能力的人被称为“功能性文盲”。迫于这种形势,80年代“阅读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人”、“文”分离。翻阅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致思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长期的个性籍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究其缘由,大致有三: 其一,一味宣扬“立意要高”的衡文标准。其二,盲目从众的思维惰性。其三,淡薄角色意识的话语趋同。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沉疴”,我们不能只是大难,而要从本质上厘清“人”与“文”的关系,使“人”融入“文”,“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