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翻译,很重要的一条是把作品的风格翻译出来.一般所说的风格,主要是指文艺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家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总是通过作品的语言反映出来.所以,语言风格既是全部艺术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形成这种艺术特色的许多其他组成部分借以表现出来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具体翻译活动必须从语言着手.由于翻译有别于创作,原作中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语言特点等都已俱在,译者只须去理解、表达.首先是理解.风格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格调和气势,或者说是一种艺术效果,它是由某一些或某一类词  相似文献   

2.
文学翻译,很重要的一条是把作品的风格翻译出来。一般所说的风格,主要是指文艺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家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总是通过作品的语言反映出来。所以,语言风格既是全部艺术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形成这种艺术特色的许多其他组成部分借以表现出来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具体翻译活动必须从语言着手。由于翻译有别于创作,原作中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语言特点等都已俱在,译者只须去理解、表达。首先是理解。风格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格调和气势,或者说是一种艺术效果,它是由某一些或某一类词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是对原作的介绍和再创作,是对外国文学原作的艺术加工,它和非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不同。文学翻译的标准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通顺,使译作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作的风格。文学翻译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理解和表达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密切相关。文学翻译的译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丰富的文化修养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语言中,修辞格作为一种独特的表达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既体现了一种语言的精髓,同时也反映了孕育于某种语言中的文化特征。因此,为了在翻译中巧妙地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生动、鲜明、准确、自然地表达原文语义,尤其在文学翻译中,就要在原则许可范围内对原作进行艺术加工。这种语义的艺术引申是翻译中的一种重要技巧,在英汉互译修辞时,恰当使用这种技巧有时甚至可以在局部效果上超过原作。  相似文献   

5.
万紫和雨宁合译的<瑞普·凡·温克尔>被公认为文学翻译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从译文对原作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的传达以及翻译技巧的运用两方面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翻译除了忠实和通顺外,还应给读者以美的愉悦.文学作品翻译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语言的选择有助于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原语的确切含义,展现中国文化色彩.译者要通过自己的文学笔力和人生体验,用形象的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受到启发,获得美的感受.这需要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7.
历来,风格的传达就是文学翻译中的难题,因此,作为风格传达中最关键的部分语言风格的传达,就成为再现原文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中心问题。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三个中译本的分析,从译文与原作者、原作、以及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探讨了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认为只有将原文与译文相融无间,译者才能成功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既要熟练掌握驾驭母语和译作语言的技巧,又要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紊养。用文学语言翻译文学语言,用形象翻译形象,使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一、修辞与翻译文学文体的特点之一是修辞运用广泛。修辞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对修辞进行翻译则涉及将原文的修辞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如实地再现出来,使读者能够从译文中获得尽可能与原文读者一样多的共鸣、震撼和美感。在文学翻译教学中,要注意唤起学生理解原作思想内容和文体色彩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应用翻译技巧,尽可能完美传达原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二、《荷塘月色》中修辞手法的举例及赏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使用了精妙绝伦的修辞技巧,其非凡的绘画美及意趣美使读者叹服。在文学翻译课上,笔者首先带领…  相似文献   

10.
刘祥田 《考试周刊》2007,(26):77-78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再现的语言活动,是沟通人们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时翻译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另一种语言的更深一步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其中当然也包括原作的风格,译文同时还要符合汉语的习惯。这一效果的实现要求我们的具有一定的翻译技巧,其中增词法就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翻译中。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翻译也应该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译文应力求传达原作的内容并保持其艺术形式的感染力,具备文学特有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本文拟就文学翻译的审美意识,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体现了人文问题的复杂性、多义性和模糊性。文学翻译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特殊性绝大部分来源于文学文本的特殊性。由于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审美特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翻译的可译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原文的艺术特色不可避免的受到损失。译者的任务就是能动性的再现原作的艺术特色,把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既要掌握熟练驾驭母语和译作语言的技巧,又要具备浓厚广博的民族文化素养,用文学语言翻译文学语言,用形象翻译形象,使译文读者和原作读者同样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样获得审美上的愉悦和欣赏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对译者自身气质、人生经验、艺术和学识修养等有很高的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需充分发挥主体性.彻底理解、深切领悟原文,用译入语进行再创造.本文运用哲学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相关原理对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文章说明了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原则和接受美学"文本召唤结构"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详述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性的表现,即译者应在文学翻译时应从语言、风格、文化等方面进行再创造,传神再现原文艺术美,再现原作丰姿.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翻译的标准,从严复的“信、达、雅”发展到现在的“忠实、通顺”,其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忠实”,首先是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包括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通顺”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符合规范。简而言之,翻译就是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6.
从翻译的任务入手指出文学翻译中保持原作风格的必要性,进而从语言学、文体学、文学、文化和哲学几个层面阐述了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并探讨了如何处理好原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之间的关系,指出文学风格可译性的限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研究重心的转换,人们逐渐发现文学翻译过程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因而读者对译文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对原文文本内容的忠实,而更加注重原作风格的再现。许多翻译工作者也逐渐从关学和文体学的角度来探讨风格这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古今中外,人们对“风格”的定义多达30余种。有的认为“风格即形式”,有的认为“风格即变异”,有的认为“风格是用于传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系列的语言特征”。笔者将风格定义为“体现作者独特写作特点的一系列语言特征”,并从语言学和文学结合的角度来着力探讨风格的可译性及风格翻译的特征及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学翻译批评理论中的翻译风格重塑角度出发,简要评析了刘世聪教授翻译的《一路玫瑰》(Roses, Roses, All the Way)一文的翻译风格与技巧,对译文进行鉴赏和评估,笔者对认为略觉欠佳的部分译文内容进行了试译和改译,并由此总结归纳出如何运用翻译风格重塑的原则,对文学翻译原作进行分析处理,把握英译中译文的风格特点和翻译技巧,形成既忠实于英文原貌、又体现中文译文风格重塑特点、二者有机统一的翻译佳作。  相似文献   

19.
翻译讲究“信”、“达”、“雅”,不同文体的翻译有其各自的翻译标准及策略。文学翻译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必须遵循忠实、通顺,真实地反映原作的艺术现实的艺术性原则及符合译作的本民族的语言习惯的原则等。因此就要探讨文学翻译的标准、模式及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的翻译现象,是实现不同地域,不同民俗风情的文艺作品间互动交流的平台。翻译现象的同化异化之区别,是基于对翻译规律的认识。外国文学作品的"汉译现象",已经成为文学翻译界的主流。在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对于文化的异化现象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重新审视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水平。外国文学作品中,异化现象作为一种翻译策略,既体现原作风格,又结合读者文化和语言习惯,成就了成功的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