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及其机制要素框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军 《科技广场》2006,(3):110-111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概念和本质特征,最后构建了包含六大纬度的企业可持续成长机制要素框架,以期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后续研究如指标体系、战略措施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借鉴企业形象的定义方法、结合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相关研究界定企业知识产权形象的概念,从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角度分析企业知识产权形象的构成要素,构建企业知识产权形象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方法选择,从形象定位、专门部门设立,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和展开等视角探索了建设积极健康的企业知识产权形象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成长机制理论主要探讨企业通过什么方式实现成长,目前主要存在着内部成长、并购成长和网络化成长三种基本的企业成长方式和机制,它们分别对应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环境学派、资源依赖学派和集群理论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高技术企业成长案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近40 家高技术企业的调查,分析了它们在成长过程中取得成功及遇到挫折的原因,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并为政府的决策及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内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英华  庄越  张乃平 《科学学研究》2011,29(8):1274-1280
 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内部因素,进行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影响因素变量指标体系的设计、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了企业家创新观念、人才引进与培养、合理的科技人员创新激励方式度以及创新型文化氛围对创新型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推动效应,从而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出推动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相关对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成长环境和成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健 《中国软科学》2002,(10):103-105,92
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关键是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目前中西部民营科技企业在成长环境和成长机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民营科技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民营科技企业具有经营领域广、技术转化为产品周期短、注重市场需求等特点,但也存在家族式管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持续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民宫科技企业应从研发能力、创新能力、销售能力、融资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强企业的成长系统,并注意影响企业成长能力的内部因素,针对成长能力的形成与培养要注意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决策准确性等能力。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知识经济的来临,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文章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针对风险投资在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作为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风险投资公司,应根据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和高科技产业化的经济学特性,采取不同的资金和管理辅助组合策略,在高科技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满足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经济特性,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促进高科技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国红  黄昊  秦兰 《科学学研究》2020,38(11):2029-2039
技术新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因素掣肘,如何有效获取利用资源促进企业发展尤为重要。现有研究注重对获取与利用资源直接效用的研究,对技术新创企业如何通过资源编排构筑资源基础进而促进企业成长内在机理缺乏深入探究。鉴于此,选取4家技术新创企业进行多案例分析,通过解析创业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资源编排的作用机制以揭示企业成长内在机理,由此构建“结构-行为-绩效”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创业网络是技术新创企业获取资源以促进企业成长的基础;(2)创业网络资源供给使资源编排行动得以实施;(3)技术新创企业通过资源编排将外部资源内部化,与既有资源形成资源组合以提升资源基础,并通过循环编排行动达成资源平衡以激发束集效应是企业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发展,基于技术创新和品牌联动关系构建科技企业成长阶段模型,以组织结构调整和市场顾客群体扩散为划分标准,包括聚焦期、骤升期、规范期、成熟期和持续期5个阶段,并对南京威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巨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3家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科技企业成长阶段模型的内涵与推动方式符合企业发展实践,技术创新和品牌价值承诺随着科技企业的成长发展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并共同产生推力驱动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1.
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商业模式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于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新创企业成长是基于对企业生命周期最前端的关注,探讨组织规范缺失情境下的成长问题。新创企业成长过程的结束意味着一般性企业成长的开始,但迄今人们对新创企业成长过程的阶段性与机理性特征并没有一致性认识。基于单一案例所进行的民族志式的研究,结合多重案例的理论检验显示:第一,与有稳定经营历史的既有企业传统商业模式架构不同,新创企业的商业模式往往具有简约化的结构,包含市场定位、经营过程和利润模式三个要素;第二,新创企业商业模式确立与新创企业成长是一个共生演化的过程,商业模式为新创企业成长过程的阶段划分及其机理探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林筠  孙晔  何婕 《软科学》2009,23(7):135-140
以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为研究重点,将吸收能力纳入到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中,识别在吸收能力作用下各维度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肖为群 《软科学》2011,(10):101-106
围绕集群与企业成长这个主题,首先回顾了不同研究视角,明确指出采用社会资本视角有可能更好地整合集群与企业成长的不同视角。在对集群社会资本概念及其与集群内企业成长作用关系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剖析了现有研究的不出,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知识传导、动态能力与后发企业成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探讨知识传导—动态能力→企业成长的逻辑关系,知识传导促进资源→业务流程→惯例→能力→核心能力的演化和能力从吸收能力→转移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化,研究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动因,而知识传导通过动态能力间接作用企业成长.企业成长体现为企业边界、企业行为、企业结构和企业绩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夏我们对近20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影响我国企业成长的诸多因素中,组织与管理水平、政策与环境、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建设、技术创新四者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中,既皆是不可轻视的,但又是极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三个维度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汤文仙  李攀峰 《软科学》2005,19(1):17-20,33
由于企业成长受众多的因素影响,我们将企业成长理论以三个维度:规模维度、知识维度和制度维度进行一个对企业成长理论的总述,为企业成长提供更大的解释空间。说明了企业成长是一个规模扩展、知识积累和制度建设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刘欣  陈松 《科技管理研究》2015,(3):15-18,27
企业规模是否对工艺创新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尚未有清晰的结论。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评述,研究工艺创新与企业规模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技术后发企业的工艺创新随规模扩大而表现出的独特规律,突出体现后发企业的创新是以工艺创新为主导的,强调对工艺创新和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需要考虑不同的行业和企业背景。最后提出三点未来研究的方向,弥补工艺创新领域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自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识别力维度、资源整合力维度、管理控制力维度和持续创新力维度构成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四力维度结构。企业战略转型能力具有自组织特征,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现状、四力维度结构和外部环境的随机涨落因素,从总体上决定了企业战略转型能力跃迁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企业战略转型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序参量,其演化表现为势函数和非平衡相变。中国企业必须重视战略转型能力的培育,以便能成功实施战略转型和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家族式企业的特征与成长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家族式私营企业经过改革开放后20余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企业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技术、制度、管理和文化的全面转型。本文从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家族式企业的一般特征和成长模式进行研究,并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家族式企业成长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以文化环境为研究视角,对创业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了当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据此提出了文化环境与创业研究的系统框架,就现有领域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