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历史教学改革的新取向1.对学生所学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考核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破了传统的知识观中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有准  相似文献   

2.
现行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有三大基本目的,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可见,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系统过程。然而事实上,目前基高中各年级的历史教学很难兼顾这三项功能。学生忽视知识的全面掌握,淡化了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攻略-考试要求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历史毕业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初步运用。考试包括知识细目和能力测试两项要求。一、考试要求1.知识细目:知识细目即初中学生历史课本中的"知识点",以及每个知识点所包括的具体历史知识。2.能力测试:能力测试包括理解所学内容, 并能融会贯通以及解读材料、解读图表、评析史实等等。二、考试范围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科能力是当前学生素质教育达标考试的基本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历史阅读能力作为历史学科能力中一项最基本的能力,无论对教师从事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对学生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知识,都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历史教学困境,应从历史知识学习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配套历史地图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增强其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知识综合、迁移能力,发现和研究历史与相关学科,尤其是与政治、语文和地理的渗透关系,是社会发展对历史学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面对教学观念的改变,还要从教学地位上进行改变。只有不断地深入研究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在历史知识积累得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对知识的运用程度也越来越熟练。教师  相似文献   

7.
杨政丽 《考试周刊》2014,(48):128-128
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转变,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历史知识是历史能力的基础,历史知识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或者进行进一步高等教育的前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开卷考试下的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会学历史,不仅具备应付开卷考试各种题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学要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一句话,开卷考试要求教师必须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准确提取知识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长期以来,历史科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建成 《文教资料》2010,(7):141-142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应“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重视发展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应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依托,利用名诗名词与《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林长春 《辅导员》2014,(15):99-100
正历史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先后相承的密不可分的一幅立体画卷。当前,新课标下的文科综合考试对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就是对历史现象联系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历史现象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学科联系的能力要求"。历史科高考的命题又是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搭建古今中外、纵横交错的立体知识系统。因此,在高三备考复习中就必须加强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具体的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知识综合、迁移能力,发现和研究历史与相关学科,尤其是与政治、语和地理的渗透关系,是社会发展对历史学科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脱节的弊端已是众目所瞩,但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下,这一现象又在学校教学中普遍存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要求尊重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注重培养他们合理应用历史和社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课堂教学,让生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为使历史教育能够满足社会的期望,适应学生发展所面对的种种挑战,我们必须研究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一是积累学生的历史知识,且这些知识一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慧进步;其二是训练学生的历史学习技能,且这些技能一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其三是增长学生的见识,且这些见识一定有利于养成学生的社会态度。在民主的社会体制下,历史教育的公民性,支撑上述的知识与智慧、技能与能力、见识与态度,并积极应对现实社会问题,既使历史教学扎根于社会,又使历史教学服务于社会。一、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对历史教学研究的影响现代…  相似文献   

14.
一、历史教学改革的新取向1.对学生所学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考核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破了传统的知识观中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有准确、牢固和熟练的掌握,使学生准确识记和再现历史知识的目标。历史课要注重教给学生认知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让学生直接去接触原始文献,掌握认知历史的方法与手段。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教师可以提出很多观点,  相似文献   

15.
重视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要把历史上的人和事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同时要求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历史学科能力,学生才能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才能以史为鉴,指导自己的行为达到.教和学的目的。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呢?笔者以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新旧知识联系学,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是中考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教师要紧扣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考试说明,注重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强化教学能力,尤其是要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重视夯实基础知识,注重理解与运用,并且用文明史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重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课的能力培养,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历史知识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心理、知识、思维方式的限制,导致他们认识事物,认识纷繁的历史和社会能力非常有限,难以从众多庞杂的历史事件中的出其规律性的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在历史教学中应当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能力的培养。一、记忆知识能力的培养历史知识是需要牢固记忆的,这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特点,再认、再现历史知识,从心理上说是一种忙能力,要想提高记忆效果,首先要明确记忆的…  相似文献   

18.
初中历史教材相对于小学的社会课有关历史知识的内容,从体系上看更加完整,且具较强的理论性;从知识传授的内容看,更加丰富多彩;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看,历史已成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几个历史人物,几个历史事件的讲解、复述或粗浅的一般意义上的了解。而更注意历史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应用性。随着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的实施和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要求,历史学科在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精神境界,确立人的理想信念等方面,突显出它的很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社会学科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自己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步式邀请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这些要求而设计的.现在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历史知识有其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成因、过程、结果等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鉴古知今""鉴往知来"的能力。中考历史复习在注重知识的总结的同时也应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