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学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教学目标1.感受“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个小故事,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鲁迅“博爱”的胸怀。2.整合文本,在反复感悟和充满情感的想象中,发展语言。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鲁迅“博爱”的共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两部分。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所写的回忆鲁迅的纪念性文章。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情(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敢于斗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无比怀念、敬仰的感情。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这篇课文时,  相似文献   

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分成五段。通过初步的阅读可概括段落大意如下:1.伯父逝世了,许多人来吊唁;2.回忆伯父指导我读《水浒》的事;3.回忆伯父谈“碰壁”的事;4.回忆伯父为车夫治伤的事;5.伯父逝世后,女佣阿三跟我谈伯父生前的事。  相似文献   

5.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随笔凤城市凤凰城铁路小学纪铁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作者追忆了鲁迅先生在世时的四件日常小事。课文中叙述的几件事均发生在作者的童年,由于小周晔的天真幼稚,因而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及伯父所想还不甚了解。有些...  相似文献   

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十册)是一篇传统性讲读课文。它通过回忆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肃的态度和仇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除了要围绕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指导学生认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外,还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鲁迅的五件事:第一件是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前来追悼的人很多;第二件是鲁迅和作者谈论《水浒传》;第三件是鲁迅和作者谈“碰壁”的事;第四件是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工人包扎伤口;第五件是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的事。这五  相似文献   

7.
张伟 《甘肃教育》2023,(3):118-12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好的故事》是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单元主题是“走近鲁迅”,这个单元分别由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和《好的故事》、周晔回忆伯父鲁迅的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歌《有的人》组成。为更好地教学《好的故事》,本研究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带领学生走近鲁迅、搭建学习支架、写小练笔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庄婕 《小学语文》2009,(6):46-4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怀念文章,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中的优秀篇目,周晔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几件小事的叙述,展现了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有力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品格,读来使人历历在目。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9.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某校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有一个叫杨颖的女同学,一上课她便“崭露头角”。当于老师问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什么人时,大家都知道是鲁迅的侄女。当于老师问周晔的父亲是鲁迅的什么人时,只有杨颖说对了。于是,于老师开始注意她。便请她读课文第二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所写的回忆鲁迅的纪念性文章。作者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生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第八册32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侄女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8年后写的一篇纪念文章。作者择取耳闻目睹的有关鲁迅的几件平凡的生活小事,来表现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可贵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教材分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逝世九年后,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一篇纪念文章。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五段,脉络清晰。课文通过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五件事,说明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赞扬了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爱之情。【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  相似文献   

13.
小语课堂美育的重要手段──音乐的选择和运用四川泸州市实验小学周健音乐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以从下面两方面看出:首先,它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护黄包车夫”一段,叙述了一个凄风苦雨的寒冬腊月,鲁迅先生慷慨救助一位...  相似文献   

14.
笔名的回忆     
我对“笔名”一语的最初记忆,始于童年时代,也就是我在本村读初小的时候。一日,我从高年级国语课本上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侄子周晔,便禁不住心下生疑:周晔的伯父怎么不姓周而姓“鲁”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当时正在邻村读高小的家兄。家兄回答说,鲁迅先生本名周树人,“鲁迅”是笔名。我由此忽然联想到本村一位董姓长者,其人饱学多识,能诗能文,雅号“肃堂”,想必也是笔名了。从此我便喜欢上了笔名,不过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能配得上用笔名的必是文人雅士无疑。   …  相似文献   

15.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写的一篇回忆鲁迅的散文。它作为小学语文传统教材,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作者以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描述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几件小事,从中挖掘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研读文本,品味童真童趣。2.披文入情,把握复杂情感。3.激趣引导,尝试整本书阅读。【课前准备】阅读课文,简要概括文中写了哪些人和事,初步了解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小学六年级时学过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以及他人的评价——《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等文章。请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作者从亲情的视角,用平实的语言,真切地向我们介绍了伯父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风貌。所选取的生活事件虽然平凡细小,但字里行间里却浸蕴着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情怀。如何从文章所描绘的几件生活琐事中,让学生感悟到伯父的这种襟怀,是教学的重点。同时,限于学生远离那个时代,缺乏对鲁迅先生的更多了解,因而这也成为教学的难点。一、融入文本,初步感受伯父可亲可敬的平民形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并力求在学生心理图式和文本图式之间架起一座相互融通的桥梁。教学时,教师首先要选…  相似文献   

19.
这一节课,我要和孩子们一起重点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车夫”。“救车夫”这一故事篇幅长,含义深刻的句子多,文中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句子是教学的重点,而描写环境的句子和描写车夫的句子同样值得孩子们好好品味。于是,在上课前,我决定以“无招胜有招”,让孩子们自己确定研读的句子进行感悟。但为了保证阅读泛而不散,我又在小黑板上抄好了三个句子,以便课堂上重点读悟。三个句子中两句是正面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另一句则是侧面描写车夫接受“爸爸”询问时的一番言行。课一开始,我便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救车夫…  相似文献   

20.
沈志媚 《江西教育》2004,(15):68-69
这一节课,我要和孩子们一起重点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车夫”。“救车夫”这一故事篇幅长,含义深刻的句子多.文中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句子是教学的重点,而描写环境的句子和描写车夫的句子同样值得孩子们好好品味。于是.在上课前,我决定以“无招胜有招”.让孩子们自己确定研读的句子进行感悟。但为了保证阅读泛而不散.我又在小黑板上抄好了三个句子,以便课堂上重点读悟。三个句子中两句是正面描写鲁迅先生言行的。另一句则是侧面描写车夫接受“爸爸”询问时的一番言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