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所谓“至少”型问题就是命题的条件或结论用“…至少…”语句叙述的问题,这类问题由于富有思考性,学生解决起来通常感到难以下手,下面举例说明解答这类问题两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汉译英实践中汉语长句、复杂句的翻译策略是:扭转思维习惯,实现从"意合"到"形合"的思维转向,构建"树式结构"框架,在理清主干的基础上将修饰成分层层扩展。  相似文献   

5.
压缩语段,就是要求考生压缩语段的文字,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语段的主要信息。其关键在于对语段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那么如何对语段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呢?根据语段结构进行归纳、概括实属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讲解式"学习方法就是将学生变身为老师,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备课,老师做适当的指导讲解,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为其他同学讲题。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探究更好的解题方法,在讲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激励听课者更好的学习,已达到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目的。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检验。  相似文献   

7.
鉴于一个最广泛、最深刻的人类事物哲理,在国际问题研究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中必须有广义的"文学透视"。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广义"文学透视"方法的内涵和效用。文章以"弥赛亚意识"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内在联系为例,运用"文学透视"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再现这一方法的功效,为充分把握这一方法的实质提供认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学的教育经验"是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威廉·派纳提出的一种具体的自传研究方法。美国优秀教师艾琳·格鲁维尔通过阅读教学转变学生的教育案例说明了"文学的教育经验"作为阅读教育方法的可行性。"文学的教育经验"作为阅读教育方法运用于学校情境具有自我认识、激发正能量等显性育人功能。作为阅读教育方法的"文学的教育经验"的运用程序包括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读物,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写作与改变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8年第4期发表了张维宁和刘荣两位老师题为《巧用“分数思路”解“牛顿问题”》的文毒,拜读之后受益匪浅。文中选用的四道例题很有代表性.特别是第四例,关乎人类的生存问题。两位老师能用算术方法解决“牛吃草问题”(把这类问题称为“牛吃草问题”比“牛顿问题”要妥当些,它是牛顿提出来的问题,牛顿本身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见其数学功底之扎实。但笔者认为。小学生很难理解。现以《巧用“分数思路”解“牛顿问题”》文中的四道例题为例,介绍一种学生很容易接受的解“牛吃革问题”的方法——简易方程。仅供大家参考,敬请赐教。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日本学者竹内好截然不同于中国五四新文艺批评的赵树理长篇小说评价出发,就其人物形象塑造及小说结构两方面,详细探讨了竹内好认为赵树理文学的"新颖性":即以"中世纪"为媒介,坚持其深刻的现实主义,从而实现对"现代文学"和"人民文学"的双重超越。竹内好试图借助赵树理文学异质的现代性,重建战后日本国民文学,拯救日本民族意识。这是其"作为方法的亚洲"视野下的中国学研究,能在思想方式和方法论上提供全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