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题     
《留学生》2010,(6):6-6
海归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催化剂” 【中国新闻网]《世界日报》报道.专家指出,30年后的今天.号称“海归”的前留学生们将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美国之音”报道了华府权威智库布鲁京斯学会4月6日举行的“海归现象”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安华 《中国培训》2006,(9):44-45
一应理性认识“海归”变“海待”曾几何时,海归是一个被人羡慕的名词,人们往往带着对哈佛、剑桥等世界名校的憧憬来谈论从海外归来为数不多的留学生们,从海外大学回来的留学生们一时间成为各大企业单位的热门抢手人才,实际上很多海归也确实在中国的各行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北京和上海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园中,海归的数量常常超过50%。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留学热,从最初的北美到后来的英国澳洲,再到时下的德国法国北欧荷兰等欧洲国家,这股留学热潮在本世纪初达到了最高点。由于大量的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必然导致海归人数的急剧上升,一是海…  相似文献   

3.
当下谈起留学生就业,总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感。 “我国去年海归人才超30万”、“海归就业遇冷”、“海归精算学生遇尴尬”、“海归就业战,你的心理够强吗”……时时扑来的媒体报道,为即将结束留学生涯、真正扛起社会责任的留学生带来了种种揣测和不安。 无论是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就业考验着每一个留学生对梦想的坚持。这个过程充满了眼泪与欢笑、期待与失落、坚持与放弃、失去与收获。  相似文献   

4.
观点     
《神州学人》2004,(2):41-41
留学生回国创业,创业地点首推中国沿海,尤其上海及长江三角洲为最佳。这些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地方官员服务企业意识浓厚。如果自备资金雄厚,去中小城市可以减低营运成本;否则当以京沪为首选,因为风险资金基本只会在这两个城市找到。留学生回国创业有四大优势:国际视野,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海外资金。留学人员勿期望依赖政府安排工作,因为中国的人才体制已经基本市场化了,政府不可能以大量资源解决“海归”就业问题。中国目前的发展,使“海归”前途乐观。目前在医学、教育等公共部门,“海归”空间比较大;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金融业,“海归”…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14,(5):5-5
【留留学】日前,作为深度研究中国国际人才和海归问题的中国国际化智库一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详细披露了中国海归选择回国的原因。调查显示,9成留学生选择归国工作,主因是“恋家”。出国费用不低,使得出国深造成本短期难以“赚回本”,但海归们依旧喊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江苏对于海归创业政策扶植力度较高,成为第二大海归创业的钟情地。  相似文献   

6.
为了这次专题报道,编辑部收集了中央和各地政府关于“海归”的优惠政策。这些些优惠政策对“海归”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海归”的出现与这些优惠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留学生组织——欧美同学会的于隸群秘书长,商会王辉耀会长以及社会服务部庄亮部长。  相似文献   

7.
张中梅 《留学生》2010,(7):20-20
古人道.“师夷长技以治夷”。海归从政始自清末,辉煌于民国,黯然于“文革”.复兴于当代.每一代留学生均是时代进程中冲关夺隘的急先锋和生力军.推动了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完成着中国全面超越发达国家的使命。与历史上叱咤风云相比.当代海归对中国社会的最大贡献是专业技能与先进理念,改革开放后的一大批海归更是中国现代发展的栋梁。  相似文献   

8.
论坛事件     
《留学生》2009,(9):63-63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介绍,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公费,自费等各类出国留学生总数达139万人,其中仍然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有近100万人,只有39万人归国。这些年,有人对留学生带有歧视心态,把海归说成是“海待”、“海龟”。其实,留学生只有两类人,一是有权、有钱的人,这些人家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统计,2013年我国迎来了史上最大"海归"潮,留学归国人数达40万。对比2011年的18.62万、2012年的27.29万,2013年中国的"海归"人数涨幅十分惊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预测,2017年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将增长到66.6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则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历史性拐点。为什么会出现"海归"热潮?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家庭团聚是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原因。其中有90.9%的留学生因为不想远离父母而回国,78.4%的留学生因为对国内发展有信心而回国,66.7%的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的一声炮晌打破了中国人固步自封的梦,幡然醒悟的人们开始到大洋彼岸去追寻梦想。从“师夷长技”的呼喊到“百废待兴”时归国的雀跃,再到新千年人们对于“海归”派的艳羡。但是,随着留学作为产业的兴起,更多低素质的留学生开始出现,并被冠以“留学垃圾”称号,“海归”们在经历了辉煌之后走向了尴尬与迷茫。  相似文献   

11.
动态     
《教育与职业》2006,(25):100-103
录取通知未附“国家助学贷款指南”可向教育部举报;海归硕士当上村官贫困山村悄然变革;中国西北角留学生越来越多;第三届香港国际教育展 11国200所学府参展;“自己挣钱上大学”穷高考状元跟父进城打工。  相似文献   

12.
锐话题     
正九成留学生回国因"恋家"《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披露,有90.9%的留学生的回国首要原因为"家庭团聚"。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年轻海归,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留学生与家庭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很高,家庭生活是他们最主要的回国原因。同时,不少留学生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把发达国家的经验复制到中国来,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也可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国外正持  相似文献   

13.
张韦韦 《留学生》2009,(2):11-12
上海一直是海归云集之地。金融危机下,不容乐观的海外就业现状,让大批中国留学生纷纷收拾起了回国的行囊。然而,归来后该在何处“落脚”?人才竞争愈演愈烈的上海依然是他们的选择吗?  相似文献   

14.
王辉耀 《神州学人》2014,(11):16-19
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耀眼明星海归是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带领中国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先驱。留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化的贡献中,对科技发展的贡献最为突出、影响最为深远。自鸦片战争以来,海归对中国科技的推动从未停止过。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先后派遣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学习当时国内办洋务急需的开矿、机械、造船、工业技术等工科专业。“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有“精通西学第一人”之称的严复等开拓了中国机械科技和自然科学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5.
周娟娟 《留学生》2011,(8):15-15
《留学生》:1992年,您曾留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并取得硕士学位。1996年回国后,您成功创办了加达国际商务投资咨询公司。作为一名成功的“老海归”,您认为,新海归在求职与创业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于中国留学生在留学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严重的缺失,社会对于留学生的重视往往放在海归人才上,而忽视了准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大学应面向社会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为众多准留学生及其父母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李玉珠 《留学生》2009,(4):25-29
他是中国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又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中央国家部委工作的公务员;他是中国大陆最早一批出国攻读MBA的留学生,也是最早一批在大型跨国公司担任高层管理职位的大陆留学生,也是第一拨在中外政府都工作过的大陆人。他还是留学生当中最早回国创业的一批海归,打破国际封锁为三峡工程引进第一笔国外贷款:他也是著名创业海归当中最早转型要做公益事业的社会企业家……  相似文献   

18.
海文 《神州学人》2008,(1):49-49
曾凭着海外文凭而“叱吒”职场的海归,如今却因缺乏海外工作经验而遭遇“瓶颈”。如今的用人单位,不仅希望看重留学生的学业,更希望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很多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我们聘用留学生,更看重其在海外的实习经历,而不是学历本身。”扎实的海外实习经历可以为其留学生涯加分不少,但是,实习机会并非“唾手可得”、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一番可以说是部分媒体几乎连篇累牍的轰炸式的“渲染”之后,关于“‘海归’变‘海待’”的报道以及有关“海归”与“海待”问题的探讨或者争论,目前进入了平静期。但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造成的社会舆论似乎一度让有些人对“海归”失去信心,“海归”的形象和在中国社会中的分量也似乎大打折扣。那么,“海归”在中国社会和人们心目中的分量真的下降了吗?“海归”在中国的未来又将如何?……结合这些问题,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2013,(2):11-11
一位海归说,真正成功的海归,100个中也就只有一两个。显然,成功梦想并非属于所有海归。80后留学生,因缺乏国内工作经验,大都不能立即实现;而在海外生活多年的海归,渐渐与中国疏远,回国很难再重新融入。但一些人在国内成长,对本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