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伦理学视阈看,“中国梦”体现了民生幸福的价值取向、公平正义的伦理依据、责任担当的历史自觉.“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凝聚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凝聚13亿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就是民族精神,从远古神话中可以追溯我们民族精神的起源,这些民族精神主要有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牺牲奉献,探索创新。爱国情怀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基础;自强不息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动力;牺牲奉献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前提;探索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的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十三亿华夏儿女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不仅仅是中国梦实现的伟大梦想的架构,更是中国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中国梦的灵魂。中国梦体现着民族性和时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梦的方向,是全体中华儿女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要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奠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实干兴邦的科学内涵、现实意义、基本要求;中国梦的实践基础;如何在实干兴邦中推动实现中国梦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实干兴邦推动中国梦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13,(13):9-9
夏春涛研究员的报告从如何理解“中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实现“中国梦”所面临的风险挑战,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五个方面,对“中国梦”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报告回顾了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任何国家的国民大众都具有对自由的精神信仰和心理追求,并普遍渴望公平正义和自由平等,而依此演化出来的优好经济制度,构成了任何国家繁荣和民富国强背后的制度奥秘。市场经济最为根本的优越之处,就在于为国民大众灵活而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了一整套自由选择机制,并确保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公平正义,从而造就了计划经济所无法比拟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产出能力。只有经济自由才能为国民大众提供诸多经济创新活动的制度激励,从而自动生成经济发展的长效活力,这就是实现中国之梦的基本制度前提。  相似文献   

7.
马小娟 《科教文汇》2014,(8):218-220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溯流追源,孔子可以说是全面阐述“中国梦”的第一人。“中国梦”与“孔子梦”既有历史相承性,又各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梦”蕴含更多新的时代内涵。古今对比,是深入理解“中国梦”科学内涵必不可少的视角,有必要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鲍磊翔 《百科知识》2014,(10):19-21
每年的12月3日是世界助残日,而我国把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确定为全国助残日,旨在循序渐进地推动残疾人事业。今年的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关心帮助残疾人,实现美好中国梦。”残疾人,一个声音微弱、影响不大的弱势人群,正在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今天,他们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挑战人类的传统认知,在世界舞台上已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14,(7):62-62
<正>由黑龙江省科协和中华网黑龙江频道共同策划的大型新媒体系列视频访谈节目《梦在心中,路在当下》于7月8日正式开播。节目主要讲述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追梦、筑梦、圆梦的过程,通过演播室访谈、外景拍摄、影像资料再现等方式,记录龙江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国梦"所作的不懈努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体梦想汇聚而成的。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黑龙江省科协联合主流媒体,通过进一步深化中国梦宣传,发挥科协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强大的精神激励,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软实力和核心价值的支撑。文化软实力建设,核心价值观塑造,弘扬和继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这三者之间一脉相承,相互关联、相互依托,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价值指南和精神动力。中国梦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蓝图和信念支柱,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共识和民心基础。必须以实现中国梦为根本遵循,以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为目标,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季良纲 《科协论坛》2013,(10):19-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牵动了所有人未来的希望,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国的逐“梦”洪流,人们对“梦”进行了充满美好期盼的诠释。因为梦想而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而变得无比厚重。有专家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1]纵观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民族复兴历史,始终是在贯穿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这条主线。为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我们需要培育理性的爱国主义精神,即通过网络平台宣扬对理性爱国的认识、培育爱国主体积极的爱国情感、引导爱国行为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14.
崔海燕 《科教文汇》2013,(36):15-15,17
本文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五讲”,讲“三生”、讲理想、讲道德、讲实践、讲能力;教学目标是培养“三热爱”学生,爱祖国、爱文化、爱奋斗。本文认为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可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都表明,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放性是实现国际化的前提,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国际化就是把国际性融入到本土,把本土性拓展成国际,两者互为转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一体。国际化已成为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以国际化理念全面深化科技和教育改革,率先推进中国特色国际化发展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国际化就是要把国际化的过程和内涵及其目标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科技和教育国际化不仅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梦、科技梦、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中科院具有科研机构、学部、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率先推进中国特色国际化发展将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科院时提出的"四个率先"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新一代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凝聚全国人民意愿的奋斗目标,它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努力,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中国梦”居于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最高层次,涵盖了大学生社会理想的全部内容.笔者认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实现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对提高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实效性都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忠 《知识窗》2013,(14):40-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其后,他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阐述。中国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其内涵博大精深,意蕴十分丰富。这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理论工作者,必须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上贯彻执行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研究解读中国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学会》2015,(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梦一定要和伟大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学会能力的提升也必须要与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融为一体。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以及自我发展能力,是学会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深圳在学会能力提升方面探索出符合深圳特色的工作思路、方法和实践路径。本文概述了深圳学会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是一种向往和憧憬,是中华民族奋斗的动力源泉。当代中国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也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应当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寄予厚望。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关于中国梦的教育,用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来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是一种向往和憧憬,是中华民族奋斗的动力源泉。当代中国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也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应当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寄予厚望。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关于中国梦的教育,用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来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