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在读研究生体育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24所高校的468名在读研究生的体育知识、锻炼方法、体育态度、体育习惯、体育行为以及体育管理现状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研究生的体质有下降趋势;参加体育锻炼的周次数偏低,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偏短;大部分学生不能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良好的体育习惯尚未养成,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引导;研究生体育管理不够健全。不能有效的为研究生组织体育活动;没有最基本的体育课,这些需要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13所高校380名在校研究生课外体育锻炼、体育动机、体育兴趣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江苏省高校在校研究生的体育意识较强,但体育意识与行为之间不一致;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反映出性别特征、爱好、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研究河南省普通高校在读研究生的体育行为现状,对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探讨,并试图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本课题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共涉及河南省14所高校。结果显示,每周从不锻炼的研究生和偶尔锻炼的研究生分别是7.48%和34.19%,占的比重较大。男女之间的状况是,总体上男生的锻炼状况好于女生,总体来讲学生的锻炼时间偏短,不足1小时的学生总体来看已经占到74,78%,有75.85%的学生选择跑步,其中特别是女生,已经达到85.90%。建议加强研究生的体育管理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方式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研究河南省普通高校在读研究生的体育行为现状,对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探讨,并试图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本课题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发,调查共涉及河南省14所高校,结果显示,每周从不锻炼的研究生和偶尔锻炼的研究生分别是7.48%和34.19%,占的比重较大男女之间的状况是,总体上男生的锻炼状况好于女生,总体来讲学生的锻炼时间偏短,不足一小时的学生总体来看已经占到74.78%,有75.85%的学生选择跑步,其中特别是女生,已经达到85.90%。建议加强研究生的体育管理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方式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辽宁省部分高校研究生媒介接触行为、体育锻炼态度、体育锻炼行为现状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接触各种媒介体育信息的动机以了解体育新闻、娱乐放松为主;接触媒介类型以手机为主;接触频率以每周3~4次居多;接触时长在30分钟左右;接触体育信息以体育新闻、体育娱乐、健身知识为主。研究生媒介接触行为的差异性对于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提出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促进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5所普通高校在校部分硕士研究生体育行为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研究生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缺少时间、体育场所,体育知识、技能缺乏和参加体育锻炼意志薄弱。为改变其体育行为现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进一步开展研究生体育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四川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体育消费意识、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影响研究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正确引导研究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推动高校体育建设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研究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林志雄研究生的政治、业务、身体等诸方面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努力汗展研究生课余体育活动,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而全面的了解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体育行为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改变其体育行为现状.培养研究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进一步开展研究生体育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5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对高年级体育选修课都有要求.2002年8月在教育部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课程设置第6条普通高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与健康选修课.明确规定了对研究生在校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开设体育选修课.对于研究生接受体育教育,参与体育活动等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目前高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论文对高校开设在读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生体育课程的设置、研究生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研究生体育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展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学位论文水平直接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与成效。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进而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成了研究生培养工作面临的核心问题。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是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的重要保障。重点介绍了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基于全面质量管理和关键环节监控的思想,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之一,要从科研道德、科研兴趣、献身科学精神,查阅文献和撰写综述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五个方面入手,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学术性为本质特征的学术演讲,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人才培养方式,具有特殊的人才培育功能。从本质上看,学术演讲与研究生学术素养的系统培育是耦合并进的。  相似文献   

15.
专业基础阅读是指研究生为学好本专业而围绕核心学科及相关学科开展的结构性、储备性、奠基性阅读,它不同于学术研究阅读——如为专题论文写作和学位论文研究而开展的文献阅读或专题阅读,它对社科类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例析社科类研究生专业基础阅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建议社科类研究生在阅读目的上从“学以致用”转变为“学以致知”、在阅读内容上从“杂乱无章”发展为“自有体系”、在阅读素养上从“海绵型”读者成长为“钻石型”读者。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在不断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改革,教育部正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文章结合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生培养方案制订情况,对“新工科”建设理念下海洋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从课程教学环节和学位论文环节两个方面阐述了践行“新工科”建设理念所进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突出实践环节训练、加强学位论文管理等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 they engage in independent learning through formulating dissertation proposals. It contributes new insights by focusing on the ‘pre-supervision’ stage, where students formulate a research project and write a proposal independently. The analysis draws on questionnaire and focus group data from a large cohort of international taught postgraduates in business disciplines at a UK university. Two types of experience become apparent: one in which students work through the challenges presented by more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the other where difficulties in ‘getting started’ present a barrier to progres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proposing a scaffolding approach, through which students can practise and complete key independent learning tasks involved in writing a dissertation proposal.  相似文献   

19.
The examination of postgraduate research these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academic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to students. This paper reviews examination procedures at one university, summarising examiners’ comments on 58 theses. A number of questions regarding examiner anonymity, alternatives to the traditional doctoral dissertation,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criteria for the award of degrees are raised. Although great care is taken in choosing examiners, the criteria they are expected to employ are inadequate. Rates of progress of research students in different degree programs suggest that some students may well lack adequ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extent of their task as postgradu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