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废弃蛋壳为原材料,水热法合成碳羟基磷灰石(CHAP),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CHAP作为维C的载体,研究其载药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6、温度为40 ℃、负载时间1 h,纳米微粒CHAP对初始浓度的50 mg/L维C负载量高达33.08 mg/g.因此,纳米CHAP作为载药载体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首先以石墨粉为原料,利用Hummers法先制备了氧化石墨,再使用水合肼还原氧化石墨获得石墨烯.通过SEM和TEM对制备的石墨烯进行表面形貌和结构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进一步确认所制为石墨烯.分析表明,所得石墨烯层数较少,热稳定性比氧化石墨更高.  相似文献   

3.
用改良的Hummer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并对氧化石墨烯在溶液及玻璃表面进行了组装。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电阻率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氧化石墨烯及组装体系进行了表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组装后物质的表面进行了观察。FT-IR测试表明氧化石墨烯含有羟基、羧基、环氧以及羰基等含氧官能团。UV-Vis测试表明粒径和溶剂的pH对氧化石墨烯在液相中分散性的影响。TGA测试进一步证明了氧化石墨烯含有大量含氧官能团。SEM观察揭示了石墨烯组装体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4.
流延法制备了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X-衍射表明壳聚糖和氧化石墨烯之间形成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含量仅为0.6 wt%时,壳聚糖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64.4 MPa,断裂伸长率提高到38.8%,与壳聚糖基体相比,分别提高了101%和61.7%。  相似文献   

5.
氧化石墨烯(GO)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丰富的官能团.本论文以氧化石墨烯(GO)为催化剂,炔烃为反应底物,1,2-二氯乙烷作溶剂,高效合成一系列酮类化合物.比较不同反应条件,并提出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控制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polyvinyl alcohol/graphene oxide,PVA/GO)复合材料在恒温、恒湿环境中放置的时间,发现氧化石墨烯对聚乙烯醇基体机械强度的提高是1种表观增强现象。干燥状态下氧化石墨烯对聚乙烯醇基体没有明显的机械性能增强作用,当基体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放置3~5d后,复合材料的机械能高于纯样。由于氧化石墨烯的存在阻碍了水分子进入基体内部,保持了基体分子在干燥状态下已经形成的分子间氢键(PVA-PVA),使聚乙烯醇基体能长时间在一定湿度环境中保持高的机械强度。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大面积片层氧化石墨烯(100~300μm2)比小面积片层氧化石墨烯(1~3μm2)有更高的水阻隔性,因此大面积片层氧化石墨烯更利于维持聚乙烯醇基体高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15,(5):57-61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进而超声剥离制备氧化石墨烯;再将氧化石墨烯悬浮液和碱性纤维素溶液混合制备强吸附性复合材料。使用红外光谱(IR)、Zeta电位仪、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仪器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吸附剂用量、溶液pH、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影响因素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吸附能力较纤维素提高了97.41%。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氧化石墨烯(GO)制备方法存在高污染、高成本问题。该文采用球磨法制备了一种边缘氧化GO(EGO),并掺入水泥制成了EGO水泥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该研究制备的EGO具有少于10层的多层结构,EGO的边缘含有活化的官能团,也保留了一定的晶格结构。水化热分析和力学分析表明,EGO的最佳掺量为0.1%,0.1%EGO水泥复合材料28d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为8.87MPa和62.0MPa,相较空白样分别提高了33.79%和43.52%。微观分析表明,0.1%的EGO有利于促进水泥孔隙溶液中的晶体生长,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孔隙率,使结构更紧密。  相似文献   

9.
赋予氧化石墨烯荧光性能是石墨烯功能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化学方法,制备一种新型的具有荧光性能的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本文中,采用了一种炔基化的有机荧光小分子,通过与叠氮化氧化石墨烯的click反应,制备得到了具有绿色荧光的氧化石墨烯杂化材料(GO-g-MD)。利用FT-IR、XPS、XRD、HRTEM、荧光显微表征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证明了荧光功能化改性的成功,并结合对照实验,提出了一种可能的荧光机理。  相似文献   

10.
铬黑T氧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硫酸介质中,碘酸根氧化铬黑T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碘的最佳条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碘酸根离子浓度在0-7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实验中进一步测定了动力学参数以及共存离子的影响,探讨了反应机理,方法用于测定加碘盐中碘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麦秸秆热解炭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麦秸秆热解炭作为吸附剂,研究对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吸附特征。溶液pH、吸附时间和染料浓度影响吸附量。当pH>8时有利于MB的吸附,吸附时间增加,单位质量的吸附剂的吸附量增加,随着MB浓度增加,吸附量增加。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Freundlich、Sip模型拟合,Sip模型拟合效果最好。293K时最大吸附量为12.03±0.41mg/g,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2.
将盐泽螺旋藻和细菌混合固定化,比较对亚甲基兰的脱色情况.结果表明:单独固定化藻对亚甲基兰作用4d,脱色率达到80.9%,而在混合固定化条件下,24h即超过了单一固定化藻的脱色效果,脱色率达到83%,作用4d后脱色率达到92.9%.可以认为细菌的加入提高了盐泽螺旋藻对亚甲基兰的抗毒性,并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固定化盐泽螺旋藻对亚甲基兰的脱色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以天然麦壳为吸附剂,研究了温度和浓度对麦壳吸附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B)的影响.随着MB平衡浓度的增加,麦壳对MB的吸附量增加,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根据Langmuir模型的线性形式和非线性形式,采用最小盖方和方法.用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模型的参数.结果表明,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都可用于平衡浓度对麦壳吸附MB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颖  黄升谋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8):43-46,50
利用锯末半焦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H为11,投加量为1.5g/L,温度40℃,吸附时间为60min,亚甲基蓝废水的初始浓度为15mg/L为吸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锯末半焦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脱色率可高达96.06%.  相似文献   

16.
对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物(GB/T16489-1996)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如标准溶液的稳定性、显色条件等有可能对测定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规范了测试中的操作技术,提高了测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8mg/L,检出限为0.008 mg/L,回收率为93%~101%,相对标准偏差为0.8%~4.3%。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离子液体[Bmim]Cl水溶液对玉米芯进行预处理,探讨该吸附剂对废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方法:分别进行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和颗粒内扩散方程四种动力学经验方程对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采用Freundlich、Langmuir、DR和Temkin四种吸附等温方程对热力学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玉米芯对亚甲基蓝吸附的热力学过程。此外,较高的温度有利于吸附,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结论:经离子液体预处理后的玉米芯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反应级数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矿化垃圾筛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考察了矿化垃圾用量、pH值、初始亚甲基蓝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矿化垃圾能对染料模拟废水亚甲基蓝溶液有较为理想的脱色效果。该技术投资运行成本低,且原料在国内存在数量多,具有充足的资源与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湿法工艺对高岭土原土进行改性,制备了黄原酸基高岭土(XK).通过FT-IF、SEM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XK已成功合成;XK对亚甲基蓝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其突出的优点是处理后固液分离简便快速.通过单一因素研究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在25℃,p H=8.09.2、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9.2、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50mg·L(-1)、XK的用量为2.5g·L(-1)、XK的用量为2.5g·L(-1)、吸附作用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65%,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5250mg·L(-1)、吸附作用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甲基橙的去除率可达到99.65%,处理后残余甲基橙的浓度为0.5250mg·L(-1),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0.
通过超声处理将Fe_3O_4微球颗粒负载在具有大比表面积的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表面,成功合成了Fe_3O_4微球/氧化石墨烯复合物(Fe_3O_4-GO),并将该复合物应用于有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分析。首先根据Hummers法制备了GO;然后使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粒径200 nm左右的Fe_3O_4微球;最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简单有效,制备的复合物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并对有机酚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