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一部电视剧《我的体育老师》火遍了大江南北,剧中的主角是一位中年体育教师,生活几经周折,最后获得了幸福。我也是一名体育教师,同样在我的"体育教师+"的教学生涯中获得了别样的幸福。我是一名体育教师+班主任。我是体育教师,也是  相似文献   

2.
集卡情结     
揣着一堆电话卡,揣着一颗期待的心,我漫步走进了复旦3206教室,也从此走近了电话卡的神奇世界。 记得三年前,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自己拥有了一张极为普通的IC卡。我被卡面上独特的空间几何图象所吸引,于是也开始了我的集卡之旅。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集卡爱好者,起初我也只是纯粹地以欣赏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斗标     
刘勇军  娃娃鱼 《垂钓》2010,(1):68-68
我嘻嘻一笑告诉他,我也准备了两支好标,达摩的,明天也要开个光。老秦听到我也弄了几支好标,坐不住了:“那我过去看看。”几分钟后他就到了,两个人把几支浮标搁一起比较了半天,谁也不服谁,最后说定:明天一决高下。  相似文献   

4.
扣篮梦     
我喜欢打篮球。NBA“扣篮 王”科比·布莱恩特是我最崇拜 的偶像。自从喜欢上篮球,我就梦想着也能像他那样来一个大力“掼篮”。无奈,我的“海拔”太低,也没有樱木花道那样的弹跳天赋。虽然一次次冲动地向篮圈发起冲击,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一天,青岛一位朋友来电话说,他们学校有一个学生身高刚够1.80米就能扣篮。不知怎么回事,当时我突然冒出一句:“我也能扣篮。”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心想:这下糟了,这牛吹得也太大了!谁知他竟然相信了,立刻就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谁知更要命的是,最后他竟然对我说:“给我一张你…  相似文献   

5.
读者俱乐部     
篮球是我的生命 运动与伤病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是天使,一个是魔鬼,两兄弟相生相克,却谁也离不开谁。 凡是搞运动的人都没有办法摆脱伤病的困扰,我也不能幸免。在高二的一次篮球比赛中,我因为落地不稳不幸摔伤了左膝,为此我休息了半年,而我的篮球生涯也因为我的受伤而停滞了。当时我开始恐惧篮球,害怕再次因为打篮球而无谓的受伤,所以当我再次手拿篮球的时候,已经是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再次回到篮球场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有思念、有期待、也有恐惧和顾虑,以前跟我一起打球的朋友都说我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魄力了。确实,每次争抢篮板落地时,我都会有意无意的想到我受过伤的膝盖,怕它再次就范。但这时的我也更加学会用脑子打球,我的球技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第七场,20日上午的第一场。这一场我延续了昨天抽签的好手气,抽到了中间的007号位,也就是昨天我右手边的拿一分的位子,心里面更是有了必胜的信心,较好的心里优势。这一场最终我钓获17.5千克,计2分。回想这一场,打得惊心动魄,钓得心花怒放,同时,也是惊喜与遗憾并存。喜的是,我抽到了好的钓位,心想这里位子不是拿一分就是拿两分,事实上最后我也确实拿了两分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垂钓》2013,(7):80-80
我的鱼护用了很久,有些老化了,但我一直没舍得换掉。一天我钓了几十斤,鱼情出奇的好,一尾十多斤的大草鱼被我制伏,我美滋滋地将鱼扔进鱼护,这大草鱼在鱼护中一通折腾--蝴蝶效应,鱼护里的其他鱼也跟着折腾,我的鱼护就这么光荣牺牲了,所有的鱼获也全部跑掉了。  相似文献   

8.
徐卫年 《钓鱼》2008,(16):38-39
钓鱼人跑大鱼是司空见惯的,我也不例外。6岁跟父亲去钓鱼,看到父亲经常跑大鱼。等我长大成人,钓鱼也成了我的一大爱好,但也同时是“子承父业”,每逢碰到大鱼总是很难拿上来。同去钓鱼的人常笑话我只能钓到小鱼,钓不上大鱼。但也有一次我碰到一条22斤重的草鱼,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报告     
《电子竞技》2008,(20):4-4
清晨的北京还未睡醒,编辑部一天繁忙的工作已经开始了。作为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异地工作的我,起初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的,好在这里热情的同事们让我很快熟悉了这里的一切。在这种快乐和兴奋的心情中,我想我的工作也会一步步走上正规。首先我是编辑部的一位新人,杂志的改版让我有了这个工作机会,我也感到非常的荣幸。不过作为一个大学刚刚  相似文献   

10.
一路走好     
1996年5月的一个雨天,我放学路过报刊亭,发现5月号的《新体育》到了,虽然家中也订了这份杂志,但想着“先睹为快”,我便翻开了书。突然,一个熟悉的标题闯入眼帘:《梦随风过》。 一阵巨大的狂喜攫住了我的心,我兴奋得几乎叫起来。真的吗?自己那篇稿子真的在最喜欢的《新体育》上发表了?揉揉眼睛,翻到23页读了起来。“没错,确实是我的文章。”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已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狂喜过后我迅速平静下来,自己也奇怪怎么恢复得这样快。把这事告诉了几位好友,他们也都替我高兴,并且捧场似的一人买了一本《新体育》。当然我也没亏待他们,稿费到手后请他们消费了一顿冰激淋。  相似文献   

11.
退休也有几年了,虽然注意身体,但我也没像有的老人那样特别重视养生保健,直到去年我发现手指越来越不灵活,一开始我觉得这就像机器用得多了零件都在慢慢失灵,手指不灵活是小事,也是正常的事。直到有一天想喝水,儿子接了杯水递给我,明明我的手握住了杯子,却根本无法握住,只听见很尖锐的一声脆响,杯子支离破碎,茶水溅了我一身。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真的老了,没用了。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球迷对足球的感情真实、感人,你不能不读已是1998年年底了,打开电视机到处都是亚运会,还有20年改革成果展,看到这些不由的让我也想起了自己的20年也该有属于自己地那一份“成果展”。记得1980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什么也不懂,多年没有出过门的12岁的小姑娘。一天,我一个人没事在家耐着性子偶然看了一场足球赛,怎么也不会想到我的命运从此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无意间的一场足球赛让我想了很多。我觉得足球就和我一样,有很多的失败,有很多的伤心、伤痛,但只要努力去拼同样会有成功的快乐和无尽的喜悦。从此我便疯狂地爱上了足…  相似文献   

13.
《电子竞技》2013,(3):113-113
已从事了八年职业选手,也可以说是从事了八年的职业电子竞技,看着这个行业的一点一滴的情况。但对于我最难度过的,我想可能就是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吧。因为自从2010年我的成绩开始滑坡后,我曾无数次的告诉我自己,只要我能再拿到一次冠军,我将会不知道有多么的高兴。但一次次残酷的现实都在打击着我,我放佛还能记得我在北京一个人宅在家里苦练时的场景,我还记得我出战那两年比赛时的所有自我悲伤的场景。只是因为我是多么的再想拿上一次冠军。终其两年时间,老天对我不薄,2011年,虽然我没有拿到过冠军,可是我又获得了一次世界亚军。2012年,我终于在中国区总决赛再次拿到了一次中国冠军。虽然很遗憾的世界总决赛中,只是获得了一个季军。但,我真的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了,该拿的,该做的,该被折磨两年的也结束了。冠军,那怕就那么一次,也是我的安慰剂,仅仅是因为我一直的付出,被我自己用成绩得到了承认。不谈年龄,也不谈兴趣,只是这个残酷的现实一直在逼着每个人都在上进。如果说有人不用那么  相似文献   

14.
不知不觉,我当信虫已经5年多了。收信过程也是需要漫长的等待。在第二年的一开始,我写信就带着一种功利的思想,这也是屡次收不到回信的原因。写信也要靠自己的不断尝试才能取得成功和突破,所谓的经验也是靠写出来的。我基本把我70%的业余时间都拿来写信,不论是EMAIL,还是手写都去一一尝试,结果那一年我收到了很多东西。当然也付出了很多。有句话是一定正确的:你所付出的和收到的永远成正比,的确如此。那年我光用手写的信就超过了250封,结果收到的东西就慢慢的多了起来。写信的第二年我收到了超过500张签名,那时我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能收到签名就能满足,收到了我就会很高兴。  相似文献   

1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高三一年,大家为了理想而奋力拼搏,不少信虫也因此不得不忍痛暂停写信。毕竟,信以后有的是时间写,而高考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做为一个刚刚走过高三的学生,我在这一年却依然坚持写信,只是数量有所减少,而在高考中我也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分数超过一本录取线45分)。  相似文献   

16.
金桂贤(山西运城) 我是大年初七的生日,过了这一天,我就66岁了.按照过去的说法,这66岁也是一个“关”、一道“坎”,需要格外小心.儿子和女儿在我生日当天专门做了一大碗肉,说是一共有66块,让我健康安心地度过这一年.一起锻炼的几个老姐妹知道我66岁了,也劝我平时注意一点.其实我从心底里并不相信这些,但我也知道他们是一番好意,所以也会怀着放松愉快的心情度过2015年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7.
金路 《网球》2012,(3):110-111
与王教练接触,是我有一次去离家不远的一所大学跑步,看到他正在路上带着一个很胖的中学生减肥。当时我也在减肥,就主动向他请教了几个问题,虽然他人很热心,也很自信,但我明显感觉他说的不是很对。之后去跑步还见过他几次,再之后,就几乎忘掉了这个人。前不久,我去打球,碰巧在球场上遇到了王教练,他正在教一位妇女打网球。于是我上去打了个招呼,留了QQ号。在几次网上闲聊之后,我觉得王教练这种情况虽然少,但也很典型,于是我采访了他,采访期间他有问必答,只是不愿意留下真实姓名,也不愿意在杂志上公开他的照片。  相似文献   

18.
不知不觉间已经写信一年了,现在回想这一年中除了收获签名卡我还收获了很多无形的东西。大家写信的目标就是收到回信,当然我也一样。为了能打动回信官,我常常站在他的角度看我的信(呵呵,估计没起什么作用)。但这使我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能更多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我就和同学避免了不少矛盾。大家认为呢?在我看来,写信也是一种社交能力的体现。如果你的沟通能力强你就会收到好的东西,能力一般收获也就一般了。说实话我的能力就不够强,所以收获上也总没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去了一趟南方,结识了一个小武术运动员。我看了他的训练,练得相当不错。然而,他对我说了一番话,却引起了我的深思。 他说:“我从小习武,转眼就十年了。我练得够苦、够累,智商也不低,技艺也达到一定水平。可一到大型的全国比赛,一些技术水平不如我的运动员得的分数却比我高出不少。这是为什么?裁判不给你高分,你真是没脾气。我脑子里  相似文献   

20.
冯明 《收藏界》2012,(1):60-61
妻常说我,逛商场一刻即累,转市场经久不倦。她是揶揄我陪她在商场购物叫苦叫累,也埋怨我在古玩市场花费太多时间并自得其乐。自然,她陪我一同逛古玩市场的事也是鲜有的。今年八月的一天,我与妻过江办事,一早出门路经古玩市场,我提出小逛,她没有反对,也就算是支持配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