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马克思"教育,就是要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风范,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当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人格马克思"方面教育与培养缺失。加强"人格马克思"的教育有利于构建"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人格马克思"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马克思主义教育新模式。有利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亲和力和兴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人格和人格教育应该说是一个陈旧的老话题,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人格和人格教育问题却一度被忽视,并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就人格的内涵、功能和教育问题重新作一认真探讨。一、人格的内涵什么是人格?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此有过许多论述,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本质出发,指出现实的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社会特质”,人“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只有做为人们,才能是人格的现实的理念。”在这里,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的理念,它是社会公平价值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通过对东西方古典哲学家教育公平理念的追溯,对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教育公平思想的分析,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论述,探讨教育公平理念在时代长河的演进历程,并结合时代特性探讨教育公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评弗洛姆的异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最重要的思想武器。作为精神分析家、哲学家的弗洛姆,他的异化理论在众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可谓独树一帜: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基础上巧妙地糅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相似文献   

5.
从伦理学上讲.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综合。道德人格是做人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道德人格的诠释,分析现阶段青年学生道德人格的特点、缺失及成因,探讨现阶段青年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从近现代哲学家对西方传统思想中对"主体"概念的诠释与消解入手,如康德的认识论主体到黑格尔的存在论主体,再到马克思把主体把握为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强调劳动在里面所起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出高职思政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几个误区,即与历史脱节、与社会脱钩、与劳动脱离,最后提出必须诠释历史、融入社会和强化劳动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动力从古至今都为西方哲学家关注,并从不同维度作过探讨。古代至中世纪基于形而上的本体论维度探讨,开掘了动力问题研究的先河;近代基于历史观的现实探讨,具有以人作为主体的理性、观念与感性、情欲的两重性维度之别;现代社会发展动力论的系统探讨,始于马克思基于物质生产实践的从主体向客体的转向以及主客体统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则通过关于人存在、本质、人性,关于社会结构、生态问题、马克思的文本研究等问题,从多元视域涉及社会发展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8.
程丽丽  张彬 《知识文库》2023,(12):107-109
<正>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每一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人格。教室作为载体,承载了塑造学生人格的使命和作用。打造完美教室从聚焦学生人格特征、丰富方式方法、改变学生需求、营造良好环境出发,旨在重塑学生的灵魂和生命,以实现增强其对于德育工作全方位认同的目的。突破传统德育模式的框架,创造性打造完美教室,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持续增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质效,高效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完美人格的新时代人才。马克思指出:“‘人格’的本质是人的社会特质”。人格的形成源于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转变,伴随着这样的过程,作为其主要表征的性格特征以及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所肩负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替代不了的.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的德育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10.
问题导入: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引起的思考。在未讲解正文之前,先提出一个思考问题,这就是:世纪之交马克思为什么能够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1.
威廉姆·肖是当代西方马克思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研究方法体现了当代西方马克主义理论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书的研读,从概念的分析、理论反思及历史论证三个方面来阐述威廉姆.肖在社会构成理论方面对马克思历史理论所作的分析。威廉姆·肖从分析哲学视角出发对马克思社会构成理论的再诠释一方面体现了当代西方马克思学派的发展,然而分析哲学方法论的局限性也暴露了西方马克思分析学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交往理论,但是现代西方哲学家们没有真正体会到马克思交往理论划时代的深刻意义。在这方面哈贝马斯却独辟蹊径,将马克思的历史观与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结合在一起,在众多理论问题上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提出新的挑战。但是哈贝马斯并没有超出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他的交往理论完全是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自圆其说,他所谓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也只能是对马克思理论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但现实中许多做法,仍值得各界的探讨。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通过对儿童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认为儿童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要经过“注意——期待——探究——行动”这样几种心态,提出教学程序也要符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流向,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阅读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史上,教育哲学家孔予首次提出了圣人人格。作为最高层次的理想人格,初步确立了“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范武。在先泰教育哲学家孟子和荀子的发展下,圣人人格不断丰富.此范武得以确立。魏哥时期,玄学教育哲学家对圣人人格作了玄学化的阐释,理想人格进一步发展。到了宋明时期。二程、朱熹、王阳明等教育哲学家赋予了圣人人格更为丰富的内涵,理想人格发展到了顶峰。古代的理想人格思想的核心在于个体内在人格完善和外在践行相统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践行相统一,对于加强高校德育,促进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社会需求的内涵、特性、分类以及供给四个方面系统梳理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并进行诠释和拓展,并将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不足与缺陷,指出马克思社会需求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人的劳动与社会关系的本质的观点为其阐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建立了逻辑前提。一方面,与西方近代哲学家们把理性作为人的本质并从理性出发去说明人的自我发展不同的是,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劳动与社会关系并从人的劳动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出发去说明人的自我发展;另一方面,与旧唯物主义把人理解为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观点不同的是,马克思立足于革命的实践去理解社会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性,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的视角来把握人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分析,强调只有消灭雇佣劳动,才能彻底实现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弘扬个性化教育 培养创造性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视人的个性的培养和人格的发展,扼杀创造性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痼痰.而现代社会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人格,为创造性人才的崛起奠定人格的基石。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在明确“个性化教育”和“创造性人格”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现念,创设安全的教学心理氛围,提升自身的创造水平等途径弘扬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绘画技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的介绍具有较大的比例.并且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美术教学中只有可操作性。通过对中西方山水、风景画技法的比较,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绘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普遍产生厌学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心理。通过对此类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提出利用新的“博客制”教学方法及相关改革措施来提高大学生向学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王叶生 《考试周刊》2012,(90):105-107
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现代体育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运动知识、技能,还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体魄:不仅要教会学生健体的方法。还要通过体育活动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教会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中学生的人格现状.探究社会对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归纳出比较切合现代中学生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健康人格标准:探索如何运用体育教育塑造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