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体育报》奥运报道中民族认同的再现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并从微观层面重点考察1984年第23届奥运会至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期间《中国体育报》6届夏季奥运会报道中民族认同的再现和建构。对《中国体育报》六届夏季奥运会报道的内容分析表明,《中国体育报》对“民族认同”议题的报道较为重视。该报通过精选在奥运会中的体育事件,加以强调,建构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成为体育与民族认同之间的接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内容研究,分析媒体对大型媒体事件报道方式的改变及新的报道特点.通过构建<人民日报(海外版)>相关报道的国家形象图谱和分析国内媒体如何提高中国的国家认同的研究表明:我国媒体在奥运报道中改变了过分强调金牌的报道模式和"宣传式"的报道方式,更加注重对奥运精神、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的报道方式.从而塑造中国积极进步、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加深受众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力.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国家认同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还关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当前,虽然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寻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但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泛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化、成长环境迥异、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被严重削弱。本文重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在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化理论的指导下,探寻合理有效的路径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4.
摘要:中苏关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国际关系之一,对苏联体育的报道自然成为中国媒体国际体育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为主要方法,对冷战背景下《人民日报》的苏联体育报道进行了阶段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伴随着中苏关系从同盟加兄弟、到分裂与对抗、走向“正常化”的演变,《人民日报》的苏联体育报道也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在意识形态认同阶段(1949—1965),《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侧重报道苏联体育事业发展、苏中体育交流、苏联参与国际赛事、苏联运动员创造世界纪录,并从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理想三方面积极建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意识形态斗争阶段(1966—1980),《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侧重报道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在体育领域的“勾结”、苏联在国际体坛的霸权行径、世界各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等,以达到批判苏联“修正主义”路线、“霸权主义”政策的目的;在意识形态淡化阶段(1981~1991),《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侧重报道苏联参与国际赛事、苏中体育交流、苏联打破世界纪录,呈现出尊重事实、客观报道、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夷夏之辨"是汉代公羊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羊学的奠基之作《公羊传》,到形成公羊学的关键人物董仲舒,再到公羊学的集大成者何休,他们的夷夏观具体反映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轨迹。夷夏之辨,从本质而言,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问题,而这种民族文化认同,却对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依据,参考教育界学者对职业认同、教师职业认同相关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编制了《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整理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提升我国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为促进农村特岗教师专业的发展及国家"特岗教师"政策的落实提供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梳理中国“女排精神”的发展历程,对其基本内涵进行研究,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路径。研究认为,历经“五连冠”时期、低谷及艰难崛起时期和重铸辉煌三段时期的中国女排,锻造出“播撒精神种子、筑牢精神支撑及赓续精神基因”的“女排精神”发展历程,形成了以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为核心且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象征的“女排精神”,诠释了其弘扬现代体育精神和传承中华体育精神的基本内涵。文章从两个方面提出“女排精神”的传承路径:挖掘中国女排文化价值,助推体育强国建设;形成中国女排情感认同,筑牢民族精神基石。  相似文献   

8.
关于"认同"的理论探讨近年来成为学界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关于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集体认同等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以致对"国民认同感"的内涵迄今未有详细论述。分析和探讨国民认同感的内涵,全面、科学理解和认识国民认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汤亭亭在《中国佬》中以家史想像的创作方式误读了传统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刻画了吃苦耐劳的华裔祖先形象,追溯了华裔祖先早年来到美国的奋斗史;在《孙行者》中,她又以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美猴王形象为基础塑造了一个融中西方文化基因于一体的华裔形象,借助这一人物传达了她对华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的思考。这两则误读都传达了作家对华裔美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问题的思考。具体解读小说中两则中西文化误读,深入探讨汤亭亭如何回应主流社会对于华裔美国人民族身份的争议,又是如何在文本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构了华裔美国人的民族身份认同想象。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香港民众对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经历了从低到高再到低的一个发展过程。特别是近些年来,"反国教、占中"等一系列运动的激化,使得香港民众的民族认同下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这对"一国两制"的推行和特区稳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香港近现代史不同时期经济、教育、传媒三个方面对民族认同的影响,提出增强香港民众民族认同的路径,实现香港民众民族认同的真正全面回归。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新闻叙事学为理论依据,以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为主要方法,对《人民日报》十届世界杯报道中涉及中国的文本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日报》世界杯报道讲述了一个有关中国足球世界杯梦想的故事,梦想分为三个阶段,即梦想打入世界杯决赛圈儿阶段(1978-1998),梦想打入世界杯16强阶段(2002),梦想重返世界杯决赛圈儿阶段(2006至今)。这一故事背后隐含的沉默话语是,因为中国队的“不在场”,中国媒体/民众感受不到存在感,继而产生了焦虑感,也影响了对国家和自我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国家建设的意识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要致力于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研究以文化认同理论、文化三层次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民族国家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原则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核心原则是强化国家认同。基本原则体现为:在民族传统体育物质实践领域应坚持包容性原则、社会关系领域应坚持平等性原则、意识观念领域应坚持统一性原则。研究进一步确定了基本原则下的十一项具体原则,并通过计算各级指标的指标权重集合,最终构建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原则体系的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13.
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族际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多民族国家中三种层级的认同。民族认同是点到面的认同,族际认同是一种横向认同,国家认同则是纵向认同。这三种层级的认同的共生直接关系到到社会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全球化对我们国家的民族认同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公民责任感的教育、开展以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主体的文化认同教育、进行民族精神与世界公民意识相统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梳理了两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渊源及两国边界的复杂划定,由此考察了中缅边民的国家认同过程:模糊、清晰、淡化;并认为两国关系的长期友好与边界划定,对分居两国的民族保护密不可分———"国家"这一划界并未对民族的"割裂"造成损伤。由此认为,中缅两国的边界划定及其显现出来的双边关系,对反思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民族的划界问题具有特别的哲学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边疆民族地区,因其地理位置及社会环境的特殊性的影响,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心理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内地民族相比都有较大不同。而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上屡屡出现的国家分裂或民族独立运动,大都发生在国家的边疆民族地区,其根源与上述边疆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特征具有密切关联。针对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着不同于内地的特点,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国防教育,首先要把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即加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教育,引导边疆各族人民冲破本民族的狭小范围、把浓厚的民族意识升华为强烈的国防意识。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媒介话语探析大型体育赛事传播中新媒体话语策略和国家认同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媒介话语对国家认同的建构主要分为战略维度、战术维度和作业维度。战略维度从宏观层面表现为媒体通过话语说服建构身份认同、通过话语叙事培育情感认同、通过公共言论促成集体行动以及强化集体认同;战术维度主要是基于新媒体的双重编码、多级传播、文本互动以及话语风格等文本特征,从中观层面反映大型体育赛事传播中新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话语思路和方法;作业维度主要是微观层面具体的话语建构行为,包括网络表情包、新媒体话题、新媒体段子以及网络流行词等。三大维度共同组成了大型体育赛事传播中新媒体建构国家认同的话语体系,促成了新媒体话语与国家认同建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从SARS新闻报道看《人民日报》之媒介真实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危机的传播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影响,媒介的报道迅速减弱了危机带来的恐慌,主流媒体SARS危机的报道成为社会稳定,秩序安好的重要媒介,其建构的媒介真实主流化的意义迅速获得了人们的认同。研究目的旨在了解《人民日报》对于SARS危机报道所呈现的社会建构,分析媒体是如何报道SARS危机的,研究其所构建的媒介真实意象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和处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是现代多民族国家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辩证统一的一对矛盾体,二者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只有正确认识并积极促进二者的协调统一,才能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强化国家认同感,从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同一理论是美国著名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的核心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本文运用同一理论,从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虚假认同三个方面对有代表性的广告进行分析,试图说明广告在与观众取得"同一"过程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段以及修辞目的,有利于扩展同一理论的研究应用范畴,同时为广告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