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歌表演是把歌唱溶于舞蹈之中,让幼儿在二者的融合中感受理解音乐、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边唱边表演的形式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喜欢在歌声时用动作来加以补充,下面谈几点在歌表演中提高幼儿的自主表现力的策略。一、激发幼儿参与兴趣,是提高幼儿自主表现力的动力陈鹤琴说过:"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了解了幼儿兴趣,教学中应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过程中,"演"这种形式,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中来。无论他们的舞姿是否优美,动作是否合拍,都是他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感受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演"的机会,就会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一、让"歌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歌表演是在歌曲演唱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揭示音乐的形象,是最简单的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歌唱表现形式。学生演唱的许多歌曲的歌词内容都有一定的可表  相似文献   

3.
边唱边做动作,是幼儿唱歌活动中的特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常常一唱歌就自发地做起动作来,中大班的幼儿,除了结合歌词做些带舞蹈性质的动作外,由于他们小肌肉已有所发展,对利用十个手指边唱边动作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下面介绍的一首手指活动的歌曲,经试教,效果很好。幼儿通过唱这样的歌不仅能提高唱歌能力、发展节奏感、促进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发展计算能力。这首歌曲除了用手指表演的方法外,还可由十个小朋友边唱边表演,如唱第一段歌词时,第一个小朋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良好、丰富的音乐环境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情感所指向的事物较为单纯,活动往往受环境、气氛的影响。教师如果能让幼儿多接触好的音乐,幼儿的音乐素质就可能获得较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结合歌(乐)曲的目标、内容,设计相应的音乐环境,通过气氛渲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情为之而动,联想为之而生。如欣赏音乐作品《摇篮曲》,教师就创设了这样的音乐氛围:一座房子外月亮高挂,星星闪烁,柳枝轻摆,房里一位配班教师扮演妈妈,边哼曲子边哄娃娃睡觉,洋溢着浓浓的母爱与亲情。很快,幼儿被这优美、温存、安宁的音乐氛围…  相似文献   

5.
如果把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分为课堂展示、个别化学习、实验模拟、分析评价四种类型,则我的尝试主要是在课堂展示方面,用自己设计的课件配合课堂教学活动。如SEFC教材BookⅡ,Unit21中的Lesson82MUSIC(音乐)的教学。我将其作为一堂简单介绍世界音乐的视听欣赏讲座课来上,用方正奥思制作了多幅内容各异的动画画面:不断闪现变化的太阳、月亮(配以强迪斯科);优美宁静的花园,仙鹤走动,白鸽飞翔(配以曼妙轻音乐);熊猫、丛竹交替隐现(配以重复单声响);庞大的地球,中英文“我爱我家”从八方缓缓汇聚(配以轻柔舒缓乐曲)……上课之初,先…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乐坛上俏然兴起了唱、奏表演中的伴舞热。伴舞不仅可以渲染气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使观众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借助于舞蹈的动作,造形,唤起视觉形象上的想象与联想,用舞蹈补充音乐所不能直接表达的东西,使乐(歌)曲  相似文献   

7.
邵喜红 《考试周刊》2010,(7):224-224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仅仅要和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进行综合,还要和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进行综合教学。结合新课标.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应该多方面地掌握知识,把音乐与游戏、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体验、感受音乐,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学生从座位的柬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又创编歌词、创编舞蹈动作、创编节奏等,让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平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样给学生真正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审美”与“相关文化”观念在我国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唐建生 《新疆教育》2012,(5):102-103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仅要和舞蹈、戏剧、美术等姊妹艺术进行综合,还要和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进行综合教学。结合新课标,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应该多方面的掌握知识。把音乐与游戏、舞蹈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我们的课堂能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角色,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体验感受音乐。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触发情感。情感是由客观事物被感知而 产生的,它离不开特定环境。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可通过电教媒体、图片、角色表演、语言 描绘、音乐渲染、实验演示等措施,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触发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如 在教学《改革开放谱新篇》一课时,用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导课,渲染气氛 的同时引出本篇歌颂的人物邓小平。在学习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时,首先引导学生从身 边的变化谈起,又让学生亲眼目睹课前准备好的许多图片……学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 一说、读一读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印象,提高了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首先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营造宽松,融洽活跃的气氛提供保障。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师生共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不管幼儿表现的好与不好,我们教师都要给予鼓励的目光,首先让学生有一种爱的情感的教育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带领幼儿走进音乐。幼儿都非常爱听故事,教师就利用这个特点把歌曲的内容编成故事,边讲故事,边让学生学习歌曲,那么会使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较好地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一、借助音乐,渲染气氛在课前可以播放与课题相关的歌曲或音乐,以便渲染气氛。例如,在教《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这一内容时,课前播放歌曲《永远是朋友》。学生踏着歌声走进教室,轻松愉快地准备上课。课结束后,教师在收拾教具、整理资料时也可播放与课题有关的歌曲或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教室或做下一节上课前的准备。二、借助音乐,导入新课使用音乐导入新课,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开了好头。例如,在教《众人划桨开大船》这一内容时,我边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边和学生同唱,唱完后…  相似文献   

12.
<正>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脚也动起来了。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舞蹈艺术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育人功能是不可忽视的。舞蹈是以发展学生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伴随音乐进行的舞蹈活动,普遍受到学生  相似文献   

13.
二、优化课堂,稳定兴趣从教学内容来说,可以把唱歌、奏乐、欣赏、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歌表演、唱游、音乐游戏等内容结合起来,做到有所侧重。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歌曲教学的全过程应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的活动,它首先以音响为情感的触发点,以听觉为前提,以时间为纽带,以想象为基础。那种单纯教歌,机械学唱,以唱会一首歌为目的,不作任何感情引导的唱歌教学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还将逐渐使学生失去对唱歌甚至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其中的重视歌曲的艺术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唱歌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1.注重新课导入,引发学习兴趣歌唱是融音乐、诗歌、表演等为  相似文献   

15.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是孩子们在唱歌或音乐的伴奏下做律动和模仿动作、音乐游戏、歌表演、集体舞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小华 《成才之路》2014,(15):65-65
正在音乐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如何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呢?这就要求执教者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自主参与的意识,使音乐教学鲜活生动、富有吸引力。一、律动舞蹈表演法儿童心学家皮亚杰认为,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运动"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因此,在学习一些舞蹈性很强的歌曲时,便可采用律动舞蹈表演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在学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时,要让学生感受浓郁的彝族风格,  相似文献   

17.
著名音乐教育家周大风说:“音乐是很难用语言及视觉形象来作具体解释的,它只给人以总的印象,在感情上给人以享受。”幼儿界的音乐专家许卓娅说:“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形式,离开了可以使你激昂、感动的东西,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最有效的感染力了。”但现在的主题教育,音乐似乎成了附属品,更有许多教师教授歌曲、舞蹈、歌表演或给孩子欣赏音乐作品时,放不下过去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要求,把学会唱某首歌、学会跳某个舞蹈当作终极目标,忽视了情感这一音乐中的最主要特征,使许多孩子出现了爱唱大人的流行歌曲,唱幼儿歌曲时毫无表情,象念歌,课堂上注意力…  相似文献   

18.
以爱为先,促优秀生成长。如:每节音乐课我都会抽出七八分钟的时间安排学生才艺表演,按学号依次轮流,直至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我会记录下每个学生表演的情况,并打分。大多数学生赞同这种做法,并乐意展示自己的才艺。有的唱歌、有的拉二胡、有的配乐诗朗诵、有的小品表演,气氛还不错。通过这样的活动,我对学生有了很多的了解,对于一些喜欢音乐、有音乐特长的同学指引他们考入音乐院校,  相似文献   

19.
舞蹈被人们誉为"艺术之母",是一项能够长期使人们在精神、身体两方面保持良好状态的训练项目。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主动地、即兴地歌唱、舞蹈、演奏,在娱乐中学习音乐。"可见,舞蹈教学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天性好动,在歌唱中边歌边舞更符合学生的天性,歌唱带着动作,比单纯的歌唱更能获得音乐体验,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  相似文献   

20.
正翻开小学低年级音乐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有许多形象性强、角色鲜明的歌谣、童谣。这些歌谣、童谣有很强的故事性,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引发他们边唱边演的兴趣。如果能结合舞蹈、表演、游戏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学生将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表演手段很少出现在音乐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少音乐教师不明白表演对于音乐教学的意义。笔者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表演手段对小学低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