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要代表是指冯桂芬(1809——1874)、容闳(1828——1912)、薛福成(1838——1894)、马建忠(1845——1900)陈虬(1851——1903)、陈炽(?——1899)、何启(1858——1914)、郑观应(1842——1922)等.这些人有的曾属于洋务派官僚,有的受过欧美资产阶级高等教育,有的是由地方官僚转化的商人.他们都受到西方资本主少思想的影响,要求学习西方的富强之术,改革中国的封建弊政,以有效地抵抗资本主义的侵略.他们在经济上都程度不同的提出发展民族资本的方案,认识到必须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保护民族经济的独立发展,中国才会走上富强之路.  相似文献   

2.
近代欧美与中国的公民教育经验均显示,公民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一开始就包含着民族政治观的具体要求,即按照民族国家的要求和标准塑造自己的国民。在民族国家的历史要求与政治逻辑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民教育观,在表达民族富强的心理期待的同时,又反映了他们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支撑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复兴伟大“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任。他们的道德状况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更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成败。文章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和朋辈群体四个方面出发,探析道德观变异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梦想,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是人们尚未实现而又迫切渴望的未来,并由此催生趋向这个目标的强大奋斗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国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民族梦。它既包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大愿景,也包含着"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  相似文献   

5.
国家领导人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人民的梦。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既凝结着无数先贤不懈奋斗的光荣传统,更体现了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深深的民族情结和崇高理想。这样的中国梦精神,对近现代小学数学教育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贤亮以描述知识分子生存及精神探索的《唯物论者的启示录》系列作品,从个人苦难经历的命运出发,追踪了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破灭、个体不幸遭遇的社会根源及民族苦难的来龙去脉,归纳出了当代知识分子由身体而精神的"食-色-灵"的改造过程。张贤亮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过程存在着明晰的发展轨迹,他们在灵与肉的冲突中走向精神救赎,最终实现了对苦难和自我的超越。张贤亮小说塑造了一个个饱受心灵煎熬的人物形象,阐析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时期的苦难遭际和精神异化之源。张贤亮的小说彰显了其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精神,并对于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具有明晰的警示效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当前,"中国梦",名列"热词"榜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深情阐发,到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的系统论述,中国梦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承载着亿万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期盼以及对民族复兴的  相似文献   

8.
《青海教育》2013,(6):1-1
中华民族有过灿烂的辉煌历史,也有过近代以来的深重苦难,更有从贫穷落后向繁荣富强迈进的奋斗历程,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是实现中国梦必须明确的三个历史坐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这是实现中国梦必须把握的三个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物质保障、点燃民族精神和聚积民心。中国梦的实现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是互相促进与推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梦想是一种憧憬,一种期盼,一种追求。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只是一个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口号,它既是对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渴望和追寻,也是当下中国对于未来的期许,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1.
徐爱民 《家教世界》2013,(10):205-20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的社区建设,离不开和谐的物业管理。唐山市社区物管工作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物业部门和广大业主共同努力,逐步改善不良现状,不断朝着和谐的目标的迈进。  相似文献   

12.
从1840年开始,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在传统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从旧时代走出来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既留恋旧文化,难以立即与传统落后思想立刻告别,又要迎接新潮流,开眼看世界。由于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矛盾以及内部的忧患,加之日本、西欧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面对内忧外患,以自身特有的气节,不断地探索着中国民主与富强之路。他们的探索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革命,并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与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包括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逐步认识到,旧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已经走不通,我们民族要振兴,要富强,中国人民要解放,必须走另一条道路,也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然后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在这场新的革命事业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再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是必须在革命实践中改造自我,走上一条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崭新道路。一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必须走这条道路?时至今日,还要不要继续走这条道路?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特殊…  相似文献   

14.
五、正统士子的时代局限性:张焕纶等本邑士绅对吴淞铁路拆毁的立场冯桂芬的《采西学议》所谓:“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一说,[13](p.57)代表了同治年间南方开明政治家的中兴信念——中国固有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中蕴涵了致中国重新振兴的根  相似文献   

15.
梦想是一种憧憬,一种期盼,一种追求。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只是一个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口号,它既是对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渴望和追寻,也是当下中国对于未来的期许,是一个有着丰富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社会理想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既包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大愿景,也包含着“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的个体期待。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中国梦”?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当代青年学子应当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胡鞍钢教授。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对高职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8.
冯桂芬是早期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拘泥于“古圣先贤”之道,主张研究西学,吸取“诸国富强之术”,补救中国之不足;并针砭时局,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与建议。对冯桂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教育、外交等方面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当前,"中国梦",名列"热词"榜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深情阐发,到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的系统论述,中国梦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人民幸福梦,让梦想照进现实,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努力和拼搏。尤其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拥有诸多实现梦想的条件和基础,通过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自觉地把个人梦和国家梦、民族梦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