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锌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不同文献中的结论不尽相同,为搞清楚该反应的实质,借助数字化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重新进行了实验探究.为确定反应过程生成沉淀的原因,对反应前后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通过探究得出,该反应是分为两个阶段完成的,并从理论上对此反应机理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一书中,在研究学习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教材里的实验并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笔者通过传感器来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很好地说明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实验6-5,探究了“二氧化碳能与水的反应”的化学性质,实现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感性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该实验步骤繁琐易导致实验失败,课堂教学内容不易落实,更不能凸显探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利用手持技术改进该实验,用pH传感器实时测定液体pH从7.0降至4.34,直观地证明CO2和水反应产生酸;还可以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培养学生在数字化实验中分析数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中氧传感器和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探究“蓝瓶子”实验的反应原理,可以用于教学设计或学科活动中,在趣味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课标和现行高中教材,对教材上原电池实验、“黑面包”实验、氨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做如下改进:通过电流传感器探究几种膜电池的性能,选择导电能力更优良的膜,实现原电池的微型化;改进“黑面包”实验的反应装置,让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用滤纸条对产物SO2的各项性质进行检验,统筹设计,实现实验的集约化;改进氨气的相关实验,将制取与性质实验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药品,减少污染,实现实验的绿色化。  相似文献   

6.
在碱性条件下靛蓝胭脂红与葡萄糖混合可发生化学振荡反应,利用氧化还原传感器测量靛蓝胭脂红在氧化还原实验中电极电位数据的变化情况,探究反应过程,明晰反应机理,通过“宏、微、符”三重表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此类反应的微观本质。  相似文献   

7.
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理论上是一个简单的置换反应,而在实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异常现象,并且氯化铜溶液的浓度不同实验的现象也不同。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究了实验中出现的红色物质、白色沉淀、气体的主要成分以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从中说明了铝与氯化铜反应实验异常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再次对实验作改进。通过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注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并用水作空白实验,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pH传感器对反应后析出的晶体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实验证明:饱和碳酸钠在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后析出晶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认为只要控制好反应条件,本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重铬酸钾作为常用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强弱与体系的酸性强弱相关。通过手持技术,利用氧化还原电势(ORP)传感器和pH传感器探究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反应的条件。实验发现,重铬酸钾与乙醇反应,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当溶液pH小于等于1.47时,0.1 mol/L Cr2O72-被还原为Cr3+,溶液由橙红色逐渐变为绿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温度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数字化实验仪器,采用控制变量法,定性、定量对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是否需要水的参与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解答了学生的困惑,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等院校传感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使Proteus软件进行传感器教学设计,并结合实验仪器的教学方式,详细分析了Proteus在传感器课程的课堂教学,实验仪器的应用特点,通过实例说明了Proteus软件和试验箱的传感器设计及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Proteus的传感器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等院校传感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使用Proteus软件进行传感器教学设计,详细分析了Proteus在传感器课程的课堂教学,课内实验中的应用特点,通过实例说明了Proteus软件的传感器设计及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温度的关系传统实验设计的不足,应用电流传感器设计创新实验,让学生回归到真实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中学物理实验中,定性实验多,定量实验少;验证实验多,探究实验少。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数字化实验技术有助于将中学物理实验定量化和探究化。如何应用传感器技术让学生进行物理探究学习?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又有什么认知困难?本文利用传感器技术对绝缘体变导体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对中学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字称重传感器的典型结构,并给出了MSC1210实际用于称重传感器的硬件设计构成,最后通过实验测试数据的结果,说明了基于MSC1210的数字称重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54):147-148
运用现代化的测量技术——手持技术进行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可以定量描述反应速率,操作方便,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本文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催化剂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进行实验探究,层层推进,逐步探究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模拟钢铁吸氧腐蚀实验时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电极处产生的Fe2+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采用类比猜想、实验探究、理论解释的方法,用铁粉、铁丝和铁钉分别进行实验以探究铁能否直接与铁氰化钾溶液发生反应。实验探究结果表明:铁氰化钾溶液能与铁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生成的Fe2+再与铁氰化钾溶液反应产生蓝色物质。在此基础上提出铁电极处检验是否有Fe2+生成的正确实验方案以及通过实验探究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反应物浓度小,反应速率慢”的规律,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不断消耗,反应速率应该是逐渐减小的,然而实际的结果真是这样吗?本实验教学以此问题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实验探究,进行影响反应速率因素探究的深度教学。一、教学目标了解温度变化与浓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影响的基本原理;通过自主实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实验过程异常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铝与较高浓度盐酸反应释放出H2,体系的H+浓度一定减小,由于反应放热,体系pH出现降低的异常现象,是因为体系温度升高促进体系中水电离以及强酸弱碱盐水解吗?通过引导学生设计系列实验,发现盐类水解以及水的电离不足以引起体系pH显著下降的现象。通过查阅文献,发现pH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测定pH本身存在差异性,可能是以上反应体系pH异常的主要原因,从而诊断和发展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探究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进行改进,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优化实验装置和检测方法,利用医用三通阀、四通阀和注射器改进装置,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数据,并且利用碘仿反应检测酒精,从而使实验过程更高效,结果的准确性更高,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