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三次对中心句进行不同的感悟,递进式地自主品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密切的联系,其中语文朗读教学更能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和生活美.小学语文教材汇集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  相似文献   

3.
品味语文,就要“读”,还要多“读”,才能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读,学生眼到心到手到,能将课文的感情色彩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过朗读,能深刻领会文章的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内容才能被学生吸收,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读不仅使课堂出彩,更是学生言语的表达,心声的表达。如何让学生充分地读出个性,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寻找乐趣,在读中体会意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灿烂优美的文字。这些语言文字陶冶着学生的情操,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语文学习的根本是语言,所以品味语言和领悟语言是阅读教学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诗词教学向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老师讲深了,学生不理解,讲得过浅,又不能很好的领悟诗歌的思想。很多老师在教法上走老路,大讲而特讲,篇篇不不厌其烦,我觉得这样都不利于学生鉴赏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我以为,老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朗读氛围,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韵味,感受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明朝宰相于谦把读书看作"乐"事,他的读书诗写得十分真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他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使灵魂得以净化,从而进入一种崇高的境界。的确,语文是美的,她传承了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认为,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带领学生品味语文,感受语文之美。一、语文之美,在于文字之美  相似文献   

7.
赵治强 《考试周刊》2011,(76):56-56
如何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来切身体验?作者就《爱如茉莉》一文的教学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真情需要学生倾心朗读,从一个个鲜活的字、词、句、段中生成;感受真情离不开学生充分民主的交流;感受真情需要教师在文本关键处的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8.
邹丽君 《文教资料》2008,(20):120-121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如何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探究的问题.只有根据汉语音韵美的特性,在朗读中注重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品味叠音的和声美、平仄的跌宕美、押韵的回环美和语调的旋律美,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而在朗读中表现文本语言色彩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9.
分角色朗读,是一种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感受作者之情的有效途径和形式。每每进行这样的训练,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一试,就连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谢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学生进入了角色,刚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内容这一目标也就落到了实处。但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语文教法中,非常重视对文章的朗读。朗读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现代语文课程基本教学理念更加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学生才能进入语言创造的美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心通其情,意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学习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朗读方式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节拍式朗读;和声式朗读;歌唱式朗读;表演式朗读。  相似文献   

12.
父亲和伯父并排半躺在热炕头上,一个在讲,一个在听。偶尔拿起他们躺在一起的书大声读上一段,然后再讲、再听。这是我今年回乡为85岁的母亲拜寿后到父亲坟上拜祭最先复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邓莉 《小学语文》2007,(8):62-62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朗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据调查,学生中有20%的人不敢在同学面前朗读;有30%的人在同学面前一读就面红耳赤、心如兔跳;有30%的人在同学面前虽然敢读,但声音很小;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能在众多同学前较好地朗读。还有一部分同学只是为读而读,很枯燥地读,没有语感,更没有感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展,旨在为学生构建更为有效的学习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朗读教学一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对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关键作用。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也需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教学感受语言魅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可以从对内容的阅读欣赏中更好地感受其中表达美感的手法,在阅读中感受美、发现美,并最终实现创造美的目的。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引导学生感受美的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向辉 《生活教育》2012,(18):42-44,78
乡土文学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一读,感受语言美;谈一谈,感受民俗美;品一品,感受人性美。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第十二届课堂展示活动已然拉上帷幕,但它的引领示范作用是深远的,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本人听了三堂很有启发的课:文言文、散文、综合活动课,发现无论什么性质的课,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诗意的课堂,浓浓的语文味,也感受到了语文无与伦比的美。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编排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取的文质兼美的作品,其内容的丰富、语言的优美、修辞的精当,无不体现了汉语言的博大精深。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悉心品味,体验文本中蕴含的语意美,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更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姚宏宇 《文教资料》2005,(27):160-161
作为教师,作者认为惟有把握了事物的内涵,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苏州四个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旅游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作者结合教学案例,以较翔实的材料为出发点,对江南私家园林的美进行了剖析,谈了自己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20.
朗读在"吟咏诵读"中体现课文的语言美,在"咬文嚼字"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美,在"情意冷暖"中领悟文章的意境美,在"抑扬顿挫"中产生心灵的情感美。语文朗读其实就是读"进"文本,再读"出"文本的过程,即从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开始读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再把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