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达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发展方向。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能促使全球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也会对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失衡、动荡和危机。发展中国家要从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抓住机遇,力争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中掌握主动,实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战时后方经济的认识涉及若干经济关系。一是围绕战时后方经济体育场体制而形成的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这一经济关系带有明显的地方经济中央化和中央经济地方地的两种重特征。二是战时经济与平时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地方经济史与抗战经济史在概念与视角上存在的某些差异。三是战时经济的区域关系,由于战时经济的影响,传统的长江上游经济区经历了战时后方经济后到战后西南经济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两大主要思潮,两者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很多学者普遍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很大的负面的作用,他们主张,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淡化、限制消极因素,抑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排他性、区域性或集团性。本文认为虽然两者产生与发展有各自特殊的原因,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客观冲突,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面对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应该尽快学会两腿走路,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4.
在明确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科学地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及局限性,论述了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经济责任审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五章考察“劳动过程”时系统阐述了科学的经济形态理论。由于马克思是撇开了劳动过程的社会生产关系阐释经济形态,因而马克思的经济形态理论属于生产力范畴,是揭示经济形态演进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从而成为解释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演进,以及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演进的理论武器,西方经济学者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的理论和经验分析,再次验证了马克思经济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普遍应用性。在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关键力量的今天,我国要抢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推进马克思经济形态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创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数字经济新理论,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跃生 《高校理论战线》2015,(3):144-155,159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世界经济结构密切关联、互为条件。因此,中国经济新常态需要相应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一定的国际经济条件,包括:稳定、开放的世界经济环境;市场开放、要素自由流动和贸易、投资自由化;对外经济关系全方位发展,特别是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与合作;全球经济失衡结构的调整,中美之间建立新的经济平衡;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新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基准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长三角城市的经济韧性,并且对城市经济抵抗与恢复力的提升效果最明显。(2)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效果显著。(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创新创业和改善社会保障两条路径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4)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邻近城市经济韧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由上可见,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韧性提升的作用,有关方面应当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社会保障体系联动发展,加快都市圈人才引进,以及加强非都市圈城市数字经济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8.
经济行政的社会化包括经济行政权力的社会化和经济行政方式的社会化,二者对经济行政法结构均产生重要影响。经济行政权力的社会化引致“国家立法——自治立法”的经济行政法结构,经济行政方式的社会化引致“强制立法——非强制立法”的经济行政法结构,突破了传统的一元化的经济行政法观念。  相似文献   

9.
必须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及其占主体的科学含义 ,正确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如此 ,才能促进各种经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0.
在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标志的多极化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东亚地区作为世界经济中心之一,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得最为缓慢。本文总结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概述了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该区将以大区域的松散经济联合和次区域的经济集团化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反经济全球化也形成了一种规模巨大的运动.反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弊端的必然反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意义.反经济全球化应该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需要人们正确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2.
高健 《华章》2010,(12)
由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所引发的次贷危机,已经对美国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部门造成重大影响,并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下对世界实体经济逐渐渗透,这些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本文针对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历史短、市场基础薄弱、监管不健全等现状,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合理发展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促进我国虚拟经济良好运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结构转换--一个三元经济模型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原来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由二元经济结构形态向三元经济结构形态转换.在这样的经济形态下,寻求落后国家如何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建立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进而实现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增长,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理论的阐述开始,通过后经济危机期对金融危机发生成因的思考,指出只有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经济主权作为国家主权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是国家最高的经济利益。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经济主权受到了来自国家经济组织、跨国公司等的限制,主权国家能否正确应对变化了的经济主权,这对于坚守国家经济利益并使其最大化、实现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与民族崛起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但经济生活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2002年国际经济环境比较严峻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甚大。2002年 ,国家将采取多项经济政策 ,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应有之义,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问题。由于体制、政策和市场上的缺陷,我国未能充分利用大国经济在分工、产业、竞争等方面的专业化、规模经济、外部经济等效应,在不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因外部性、互补性而导致的聚集经济效应,在政府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成本优势,以及其他方面的大国经济优势。同时,未能充分利用和享受大国经济在开放经济上的外部效应。相反,在许多方面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重复投资,非对称性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外部效应、公共物品、规模经济等分析工具,尝试地提出了一个解释大国区域经济发展和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理论框架,以及经济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政策、创新战略、国际经济政策等区域经济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生命经济理论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生命经济的发展要建立在生命经济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生命经济产业是以人的生命健康为第一出发点,以人的生命主导经济建设和发展,同时又不会产生负外溢性的产业.因此,各地区要规划建设适应未来人类需求和发展,以生命为根本出发点的生命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19.
刘林鹏  侯建森 《华章》2007,(12):12-12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的现实情况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相对较高,这对我国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主动策略应对所面临的威胁,以维护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国际化包括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两个层面的含意,尽管它们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但都对国家主权构成了挑战。经济国际化,特别是经济一体化使主权国家的实有权力受到限制,这种主权的挑战不仅面对经济主权,而且还会涉及到经济领域以外的政治主权;由于种种原因,在主权问题上的斗争显得异常尖锐,并在观念上、文化上构成对国家主权原本涵义的否定。有鉴于此,主权国家并非束手无策,其回应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属是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