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测不准原理”看媒体干预的普遍性 以往,我们对干预新闻事实发展的认识,基本停留在某一类新闻或某个具体新闻特有的现象的层面上,而对于干预能力所造成的普遍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有助于我们重新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喆人 《新闻窗》2010,(2):66-67
量子力学创始人海森堡(Heisen—berg)提出的测不准原理(theUncer-taintyprinciple)告诉我们,如果你测量一个系统,就必然会干扰这个系统.从而造成测量结果的“不准确”。该原理给予新闻报道活动深刻的启示:传媒的能动性作用普遍地对新闻事实发展造成干扰,并不断改变着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记者所观察、记录的新闻事件本身已经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发生了变化,有了这个前提,在文本呈现时再努力地避免价值取向与思想倾向的影响,也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所谓事物的本来面目了。换言之,  相似文献   

3.
《新闻导刊》2009,(5):27-27
新闻报道仅仅在立场、倾向和意见层面存在片面性,没有割裂、扭曲、破坏新闻事实,可称其为是“新闻片面”。片面新闻的根本特性是新闻事实的片面性,而非纯粹的立场、倾向和意见上的片面,也就是说,新闻事实作为新闻的根本属性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遭到质疑,片面新闻依据的新闻事实不客观、不全面甚至是失实的,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10日在北京闭幕的世界媒体峰会,通过了一份《共同宣言》,宣言呼吁世界各地媒体向世界传播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新闻信息,促进政府和公共机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间的相互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什么?李希光先生在青年记者杂志主办的2000年记者论坛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新闻应是具有不同观点的人们的共享信息资源。这是一个大胆的、超前的观点,对在新形势下增加新闻报道的完整性、可读性、客观性方面,有着现实指导意义。新闻以事实说话,但实际上,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很难完全地再现全部新闻事实,无论如何强调客观,新闻报道也只能是有选择地选取部分事实进行报道,这个过程中,能否准确地选取事实成了重要一环。从实际情况看,新闻的完整性时常被我们忽略。在读者越来越成熟、新闻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注重新闻的完整性,已成为提升新闻的可信度、增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一环。首先,如果新闻的完整性被切割,读者阅读新闻之后  相似文献   

6.
7.
丁静 《传媒观察》2008,(5):16-17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新闻传播业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普通的公众很难触及新闻生产的过程,更不要说参与并推动新闻报道的进程。受众接触到的是媒体设定好的议程,受众和媒体之间的互动更多地表现为极为有限的反馈机制,而且这些反馈往往无果而终。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普通公众也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策划者、参与者甚至推动者,而博客作为信息发布和表达思想的链接强化了以每个参与者为信息源的“公众新闻”模式,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形态。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面临“博客时代”所带来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新闻传播业有很高的技术门槛,普通的公众很难触及新闻生产的过程,更不要说参与并推动新闻报道的进程。受众接触到的是媒体设定好的议程,受众和媒体之间的互动更多地表现为极为有限的反馈机制,而且这些反馈往往无果而终。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普通公众也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策划者、参与者甚至推动者,而博客作为信息发布和表达思想的链接强化了以每个参与者为信息源的“公众新闻”模式,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形态。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正面临“博客时代”所带来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9.
“故事式新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新闻事实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故事式新闻”当前正悄然风靡传媒界,逐步成为记在新闻写作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故事式新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拉近了读与新闻事件的距离,给读带来全新的阅读快感,但同时也给新闻报道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湖南的新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扎实过、贴近过;湖南的新闻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激情过、勇敢过!"  相似文献   

11.
12.
胡锦涛提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1]总书记的这一要求,既强调了在第一时间报道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性,又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传媒的社会使命.  相似文献   

13.
14.
新闻报道的失衡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羽 《青年记者》2006,(24):43-44
一篇新闻最重要的就是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但在目前的传媒领域,并不是所有的报道都能做到真实客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新闻的平衡原则,由于报道失衡导致新闻失实。2003年5月的“陈杰人事件”就是很好的佐证,陈杰人在采访中,片面听取部分人的观点,没有触及到事件的本质,偏听偏信,在没有进一步核实和调查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写出报道。事实上,新闻报道中类似的事件经常发生,记者有时只关注一方观点,而忽视其他看法。但这只是失衡的一方面,为了做到新闻报道的公正平衡,势必要求我们进一步解读新闻报道失衡的深层含义。新闻报道失衡的原因第…  相似文献   

15.
16.
倏忽10年.全球新闻传媒状况频出,格局大变。一些10年前不曾料到的事物,不断涌现;一些早已习以为常的现象,似将消失。  相似文献   

17.
余烺天  汪森 《新闻记者》2002,(11):13-15
一西文JOURNALISM有“新闻学、新闻专业、新闻主义、新闻规范、新闻原则”之义 ,其词根源自JOURNAL,原意“日志、记录、备忘录” ,后引申为“日报、杂志、期刊”。在传统的新闻价值观中 ,“客观性原理”是西方新闻报道的主导准则。“客观性原理”起源于19世纪 ,它的产生与美国报业发展史息息相关。18世纪末 ,美国报纸正处于政党报刊时期 ,各派报刊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诋毁政敌。在各报刊的相互攻击中 ,事实被当作可以任意捏造的泥团 ,大加歪曲。因此 ,有识之士才打出了“独立办报”的旗帜。“客观报道”在美国19世纪新…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都以为新闻是真实的,新闻的生命是客观性;但是,很少有人明确知道新闻报道的根本属性是主观性。客观事实与新闻报道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传媒机构通过“议程设置”对现实环境中发生的客观事实,进行选择、加工、重构而成的“拟态环境”.与客观事实已经全然不同。这种不同的重要原因在于新闻报道的“事实”中已经自觉不自觉、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国新闻传媒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这是我们必须始终遵循的原则。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大,我国新闻传媒在履行其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越大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陆高峰 《青年记者》2010,(10):87-87
建筑工程有烂尾工程,新闻报道也有烂尾新闻。所谓烂尾新闻,是指媒体对一些事件的报道,开始时声势很大,但最终对事件的发展结果却不再关注,导致对一个连续发展的新闻事件的报道有头无尾,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