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邮票事业是在继承根据地人民邮政、邮票事业和吸收改造中华邮政、邮票事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10月8日新中国发行了全国通用的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标志着新中国邮票事业的开始。为充分发挥邮票档案的作用,服务邮政改革、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中国邮政文史中心将《新中国邮票发行档案选编(1949—1955)》编辑成册,所选档案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邮票发行档案(包括已发行和未发行的邮票档案),主要内容为邮票的选题、图案的选定、邮票的设计、印制、发行等。这些档案如实地记录了当时邮票发行工作的全貌。《集邮博览》借复刊之际开始连载《邮票档案选编》。这些邮票发行档案是首次较系统、较完整的向社会公布,也是新中国初期邮票档案的解密。总之,邮票发行档案较全面地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邮政邮票发行的整个过程,这一时期邮票发行档案的公开,对新中国邮政史研究、集邮学术研究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当前邮票发行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我们相信,关注中国邮票史的读者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何欣 《集邮博览》2009,(11):24-25
中华邮政于1920年试办航空邮政,1921年正式创办,并于1921年7月1日发行第一套航空邮票,至1949年中华邮政共发行5套航空邮票(不含各种加盖航空邮票)。新中国邮政共发行两套航空邮票。笔者热衷收藏中国各时期原地封,中国航空邮票原地封是收藏重点。  相似文献   

3.
台湾省1945年10月25日光复后,中华邮政于同年11月4日在台湾省光复。光复后发行了几种加盖邮票。未改值的,是以接收符合当时币制的日本邮票加盖“中华民国台湾省”;改值的,是以烈士像、孙中山像各种版共12种邮票加盖“限台湾省贴用”,当作普通邮票使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中国早期普票传统邮集屡屡在国内外邮展沾金摘银,新中国早期普票的收集成了许多集邮者追求的热点。“改3”100元/10元的组外品则成为与普5新票、“改1”盖在亚洲版单位邮票、“普2”4000元未发行票等齐名的号称新中国早期普票“四珍”。 “改3”为“中华邮政(中央版)‘限东北贴用’孙中山像邮票”加字改值,100元/10元正常票的原票为“中央二版”,组外品为“中央一版”。一版与二版有多处差异,最为明显的是“中华民国邮政”的繁写“国”字有三处明显的不同,即一版的“国”字第一竖上下都与右边笔划不连,以及“国”字内“戈”的钩没有钩。早些年的作  相似文献   

5.
李明 《集邮博览》2012,(10):18-19
《中国邮票史》第3卷,“(1912—1937)中华民国时期之一”中的第208页上有这样一段文字:1932年9月,东北爱国将领苏炳丈在国难当头之际,率部英勇抗日,出任东北民众救国军总司令,活动于海拉尔、满洲里一带。为了反满抗日,苏炳文于9月27日指令海拉尔、满洲里邮局,将伪满邮票加盖“中华邮政”字样方准出售、使用。  相似文献   

6.
50多年过去了,在新中国所有的集邮文献中,都没有搞清“湖北人民邮政‘加盖改值’邮票”的发行情况,也没有任何确切的记载和定论。只有《中国集邮大辞典》在第542页“中州币面值”一栏中提到“湖北云梦邮政局、广水邮政局、应城邮政局等发行的加盖改值邮政”。没有把“湖北人民邮政”作为单独词条列入《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去,也没有写进《中国解放区邮票史》、《中国邮票史》中去。我感到很遗憾,很痛心。  相似文献   

7.
何欣 《上海集邮》2013,(2):35-35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中华邮政从1931年起至1949年先后发行各种版别的孙中山肖像普通邮票,共数百种,创下中国人物邮票的品种数量之最。各种版别孙中山肖像邮票的主图均依照人物各时期的照片设计,成为邮票主图原地考证的具体依据。  相似文献   

8.
所谓纪、特邮票发行频次(或称发行频度),是指每年发行多少种纪、特邮票的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纪、特邮票发行的频次,邮票发行部门始终相当慎重,因而,自新中国诞生直至1994年,每年发行的纪、特邮票尽管有多有少,套数和枚数也经历了一个由少至多的过程,但总体上控制得比较合理,各个阶段也基本平衡。据统计,1949至1967年(志号为纪特票)的18年间(1949年与  相似文献   

9.
邵林 《上海集邮》2000,(4):27-28
辛亥革命前在中国使用的邮票,都被编入《清代邮票目录》:辛亥革命后,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发行和使用的邮票大致都被分别列入《中华民国邮票目录》和《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之中,其中可分三个大类,即中华邮政邮票、解放区邮票,以及作为附录收载在《中华民国邮票目录》内的伪政权邮政发行的邮票。以下先述这三个大类各自的专印邮票。  相似文献   

10.
金奖:李曙光《中国军邮史》(邮史类,90分) 大镀金奖:王朱唇《侨批》(邮史类,85分) 镀金奖:黎永洪《中国民信局》(邮史类,83分) 刘忠钰《1949年前四川税票》(税票类,81分) 许明亮《中国人民邮政用品》(封片类,81分) 康乐《中国解放区纪念邮票》(少年类,81分)  相似文献   

11.
《集邮博览》2008,(11):10-13
爱尔兰古典邮政(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抗战时期西南国际航线—驼峰航线(1942-1945)国内信函挂号业务(1898—1949)中国解放区人民邮政邮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1947—1951)中华邮政航空邮资中国邮政快件附加费(1987-1998)早期邮资机符志(1920-1945)人民币时期的华东人民邮政邮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做过一次统计,并绘制了一个“新中国发行铁路题材邮票统计表”(未载人《邮票目录》的邮资封、片、简未列入此表)。在“统计表”中收录了新中国发行的纪、特,改值、J、T、文、普、航等八大类邮票中,内容涉及铁路的邮票共69枚,所占新中国发行邮票总量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而其中同图案的邮票就占20枚,剖析如下: 1,纪7 2枚均为邮筒、交通工具及地图; 2,改1、4、8、9四套票中6枚均为火车头图; 3,改7 5枚均为五星照耀下的火车与邮递员图;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后,中国人民邮政从1950年2月10日起开始发行以天安门为主图的全国通用普通邮票,受当时印刷、纸张等多种因素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我国广袤地区通邮的需要,采取用旧中华邮政邮票、旧中华邮政汇兑印纸和华东解放区邮票为原票,加盖“中国人民邮政”铭记,并改为人民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自1949年10月开始发行邮票以来,其中以邮政(电信)为题材的各项邮品,至今已有26套41种,充分展示了中国邮政的许多史实。如将它们分类汇编,就可以构成一本邮政专题的简史册。 在记叙我国邮政发展史方面,先后已有J85.J135J150,J174,1994-19J,1995-13T、1996-4J,其选题依次为驿使、王命传虎节、姑苏驿、中国大龙邮票110周年、汉·克孜尔烽燧、盂城驿、鸡鸣山驿(图1)、清代天津邮政局旧址、北京邮务管理局旧址、中华苏维埃邮政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国在走向灭亡的最后一年中,本位货币更换了二次。1948年8月19日,政府明令以金圆券代替法币,并规定金员1元折合法币300万元。11月6日,中华邮政首日采用金圆邮资计费。由于新邮票来不及印制,改币之初按上述比率,以法币邮票折合金圆券值售用。各种法币面值邮票自1949年1月1日起停售,存于公众手中的法币邮票用至1月底为止。  相似文献   

16.
何宏 《中国集邮》2000,(6):23-23
1945年秋,从吉林省长春流出一组貌似邮票的东西,上为“中华民国万岁”(左读)“民”与“国”中间为中华民国国徽,图似东北地图,上有“纪念九一八”5字和骷髅。“原票均系一版印制,分刷淡紫、淡绿、桔黄、玫瑰、浅蓝等五色。无面值,印竣后一律加盖黑色‘壹佰圆’及‘100’字样,再加盖蓝色‘改作×圆’。除浅蓝色不再加盖外,计淡紫  相似文献   

17.
消息一等奖 提案说邮票委员赞方寸 二等奖 全国邮政库存1992一2001纪 特邮票销毁工作正式启动 “猴三世”降生苏州生肖票 再续前缘 邮票个性化服务成为“香悖 悖” 三等奖 墨现方寸香动四方 《集邮天地》 苗怀良 《邮政周报》 李湘 《集邮报》 牛牧之 《安徽邮政》报 《四川集邮》报 陈晶晶 李鸿远游开国 《集邮报》 牛雅敏 《中国邮政报》 王高 《江苏邮电报 (邮政版)》 钱国斌王篙阳 《集邮报》 《集邮博览》 牛雅敏 刘生平 《陕西邮政报》 个性化服务邮票成“个性”传 播载体 兴隆华侨农场亮相我国首套 侨乡题材邮票 第24届全国最佳邮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邮票史》第一卷第二次审稿会于1月29日至2月2日在上海邮电饭店举行。 《中国邮票史》第一卷的内容为清代国家邮政创办之前发行的邮票。包括海关试办邮政时期发行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和中国第一套纪  相似文献   

19.
1931年5月1日(民国二十年五月一日)。中华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为将历次发行之纪念邮票及加印‘附收赈捐’字样之邮票并旧式航空邮票布告作废,限期掉换普通邮票”,特发布第649号通令(通谕第348号):“为通令事案查民国十年发行之邮政开办二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十二年宪法纪念邮票、十七年张作霖就职纪念邮票、十八年统一纪念邮票、总理国葬纪念邮票、民国九年发行之加印‘附收赈捐’字样之邮票、以及民国十年发行之旧式航空邮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邮票史》第三卷编撰者对集邮界关于民国初年(1912年)一些地方在清代邮票上自行加盖“中华民国”起因的流行说法,即“这些地方的邮局局长曲解或自行发挥了邮政总办(帛黎)的指示精神”持否定意见,认为“此说在时间考证上疑漏颇大……应另有其他原因。”并在注释中作了进一步说明:“帛黎在通令、通谕中一再强调通行的清代邮票不需变更,而且必须售罄,才可出售加盖之邮票,其谕令中并无可兹误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