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记者朋友曾向我表示:做记者,就要立志写出在全国“叫得响”的新闻作品。怎样才能写出“带响”的报道呢?笔者就此专门求教于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同志。冯健在4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写过大量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1966年前,他同穆青、周原同志采写的著名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90年,他们再访兰考,写下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又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80年代初,他同曾建徽同志采写的“中南海纪事”系列报道——《中南海的春天》等,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他担任《瞭望》周刊社顾问等职,并受聘为中国新闻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2.
前些时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主张把通讯写短,并提出人物通讯最好只写其生平的一个最具特色的事例,所举的例证是《史记》中的曹沫传。但有的同志说,《史记》里那样写可以,报纸上那样写不行,只写一个事例太干瘪。撑不起来。我仍然坚持人物通讯“只写一例或数例”的主  相似文献   

3.
人物通讯《向旱魃挑战的科学家——记陕西省农科院原副院长李立科》(见《人民日报》1990年11月23日第三版,以下简称《向》)被评为陕西省1990年度全省好通讯一等奖. 这篇人物通讯所以成为上乘之作,正是因为突出了一个“情”字:科学家对人民之情,甘井老百姓对李立科之情,作者对笔下人物之情。字里行间,无处没有情,无处不动情。《向》稿一开头,摆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严酷的事实:年迈的科学家、癌症、手术、遗嘱……在被推上手术台前,随着李立科一声“我死不瞑目啊”的遗恨和呼唤,读者的心怎能不顿时紧缩起来,一股又咸又  相似文献   

4.
四月四日和四月九日人民日报登载的《传“绝招”》、《两粒滚珠》两篇千把字的短稿,引起读者热烈的反响。《传“绝招”》是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史越峨写的。这篇短通讯发表十几天之内,新华社、人民日报连续收到广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十九个省市写来的九十八封读者来信。所有来信都热情地赞扬了老焊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困惑不少记者的一个问题是写不好短通讯。笔者也有数年的记者生涯,至今尚未写出一篇象样的短通讯。编辑和读者喜欢短通讯,不少记者写的却是洋洋数千言的长通讯。发回报社后,审签的部主任和老总们,都望文生畏,头皮发麻,所以,迟迟不能见报。结果,鲜菜拖成了黄菜,黄菜拖成了干菜。最后,虽无人“枪毙”,却自然“死亡”了。最近,再读1990年5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的“金马”征文《夜,静悄悄》(见报稿附后),使我感悟到选择最佳角度和典型材料,是写好短通讯的关键。过去,我们写通讯很少从横断面结构作品,从最感  相似文献   

6.
新闻姓“新”。它为人们提供新情况、新人物、新经验、新问题。它的新,除了事件新、时效快之外,还有角度(立意)新、标题新、写法新等。我采写的《劳模奖章里有她的一半——记全国劳动模范马双田的妻子张春敏》(见《工人日报》1990年1月22日一版头条以下简写《她》)的通讯,虽然已经过去三年,但现在回味起来采写的前前后后,使我对新闻的“新”字有了更深的感  相似文献   

7.
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播发了《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报道。这篇900多字的消息一经发出,就被全国28家省、市报纸采用,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那么,这一新闻是怎样发现的呢? 首先要说到南迦巴瓦峰。1994年我曾采访过当时从南迦巴瓦峰地区探险考察回来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逸畴,并写了通讯:《“神山”探索记》在《人民日报》配照片刊登出来。这便是大峡谷报道的最初积累。  相似文献   

8.
刘昆 《传媒》2022,(15):31-33
<正>1981年11月10日,在新华社建社五十周年纪念会上,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代表党中央发表讲话,其中有如下一段:对新华社的编辑业务工作我也提几点希望,也就是几个字:一、真——真的对立面是假。新闻必须真实。延安时代就反对过“客里空”,这几年又反对“假大空”,假字排在第一,所以首先要反假。二、短——短的对立面是长。新闻、通讯、文章都要短,长了没人看。延安时期,乔木同志就写了《短些,再短些!》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2005年6月2日播发的人物通讯《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一稿,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是一篇生动、传神、感人的人物通讯精品。在同一题材的报道中,它能独领风骚,荣获最高奖一等奖,是作者践行“三贴近”,同采访对象一起爬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艰险后结出的丰硕成果。这篇带着高原风雪、山乡泥土,清香扑鼻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时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主张把通讯写短,并提出人物通讯最好只写其生平的一个最具特色的事例,所举的例证是《史记》中的曹沫传。但有的同志说,《史记》里那样写可以,报纸上那样写不行,只写一个事例太干瘪,撑不起来。我仍然坚持人物通汛“只写一例或数例”的主张,反对写一串或一堆事例,因为不如此人物通讯就短不下来,长风就刹不住。认为写一个事例“太干瘪,撑不起来”的看法,是不能成立的。空言无力,还是举正拿在手边翻阅的《旧唐书》中的《白孝德传》全文为例。白孝德,安西胡人也,骁悍有胆力。乾元中,事李光弼为偏裨。史思明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率铁骑  相似文献   

11.
人物通讯在宣传报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基层通讯员,善于采写人物通讯是一个看家本领。去年以来,我以自己身边的先进典型为素材,先后采写了5篇人物通讯,分别在10多家省、市报刊杂志和广播电台采用。成功的实践,使我从中悟出一些“门道”。 用真实道真情。写人物通讯,不论采用什么手法表现,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必须通过深入采访,去发现先进人物内心世界中闪光的东西,去捕捉充满生活气息的真实细节,用真实道真情,以达到感人的效果。去年6月,我采写的《谱写人生的主旋律——记全国优秀教师赵云峰》通讯,其中第三部分有这样的一段叙述: 只有35岁的他,1990年9月,受尽  相似文献   

12.
文珊琪 《军事记者》2013,(11):41-42
人物简介张显峰,男,200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现任科技日报社新闻中心主任。通讯、系列报道、评论等作品曾4次荣获中国新闻奖。2005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宣部等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入职以来屡次担纲报社重大战役报道,擅长灾难报道和评论。曾先后3次带队赴汶川和玉树地震现场采访,连续多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2005年起主笔个人言论专栏《显峰冷言》。2012年获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是该奖设立以来新闻工龄最短的获奖者。  相似文献   

13.
1993年11月17日,新华社发出我和单培荣合写的通讯《“尼雅废墟”寻访记》,这是新华社报道的本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掘之一。通讯播发后,被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项目部主任迪安博士来信说,这篇报道已促使他将尼雅列为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佛教路线”重点考察遗址。 “尼雅废墟”是考古界一个神秘而又充满诱惑力的话题。 两千多年前,汉朝使臣张骞、班固等出使“西域”,报道了塔克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的新闻业务刊物——《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9年12月1日《,通讯》创刊号出版,这是延安时期出版的第一个新闻业务刊物,它的读者对象是陕甘宁边区的通讯员。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曾在延安创办过一份油印的新闻业务刊物——《通讯》。当时,新华社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一起驻在杨家岭,同属中央党报委员会领导。  相似文献   

15.
听说刘衡的《劳动者素描》人物通讯集即将出版,真为老刘感到高兴!我敬佩老刘的为人和为文。刘衡1957年曾被错划右派,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未承认自己是“右派分子”。后来,有  相似文献   

16.
我们《陕柴报》创刊迄今,曾发表了许多人物通讯。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编釆人员和通讯员把笔触伸向身边的先进人物,把焦点对准时代精神这个闪光点,写出了大量质量较高的人物通讯。我自己就曾在编辑之余,釆写了50多篇人物通讯,人物专访和人物特写。我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一篇人物通讯要抓住读者,从写作上得把握好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几个环节。人物通讯,标题是点睛之笔。我们《陕柴报》发表的人物通讯,标题比较有特色,象《且看‘哥儿们’重抖擞》、《划线行当无名草》、《‘大胡子’轶事》、《劳模行列新面孔》、《放飞小天鹅的  相似文献   

17.
读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读者,当知这篇曾影响几代人的通讯的作者——原中央委员、原新华社社长穆青。1992年,70岁高龄的穆青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听说他马不停蹄地四出奔波采访。致力于自称是“还债”的事业。 去年11月8日至9日,穆老来襄樊采访,我这个读着他的作品成长起来的年轻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去年广东省记节的大会上,宣布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荣誉称号的记中,有《南方周末》的向郢。她写的《任长霞传奇》(刊于2004年6月3日的《南方周末人物》A3版)得到了普遍的赞赏。我读这篇通讯时,禁不住泪水盈眶。我认为此稿得奖,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9.
《赤子报国情未已》是报道留美归国博士后、夏邑县科技副县长刘佑全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2000年6月27日首先在《商丘日报》发表,新华社又在7月1日那天向全国播发,紧接着,《光明日报》、《文摘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报》、《中国化工报》又在重要位置予以刊载。它不但在全国产生了新闻轰动效应,而且又荣获新华社中国第12届时事报道新闻类一等奖(位列第一名)、河南新闻奖特等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这篇通讯能获得这三个有分量的奖项,说明它既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又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同。回想这篇通讯的采写过程,我认为它的成功之处主…  相似文献   

20.
我们历来提倡新闻通讯应具备生动、真切、感人几个要素,尤其是写人物和写事件性的报道,更要让读者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才能取得应有的宣传效果。我认为,三月三十一日新华社播发记者李尚志采写的《“问乡亲们好”》这篇通讯(见附稿),就达到了这个境界。全篇通讯没有空话,没有说教,都是现场情景如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