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奇特的民族     
一早坐上四轮驱动车,我们要去探访一个奇特的泥人部落。走了近三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后,我们在一处荒原惊见一位约莫十七八岁、裸着上体的少女,当她远远地从山丘上走下来,我真的,一时惊为“天人”,这才叫天人,完全来自大自然的完美杰作,未经一点人工修饰,只从红泥塘里打了个滚。她那有点憨痴的脸上写着无忧无虑,赤红色的皮肤里洋溢着青春气息,加上她那坚实的双峰、挺直结实的双腿,以及健康红润的肌肤,呵,真是上帝的杰作!禁不住好奇,我伸手去摸摸她那赤红发亮的皮肤,没想到,  相似文献   

2.
老范走了! 电话里,那温煦的声音,还言犹在耳;对时文的评说,还仿佛娓娓道来;亲手挥毫的山水,还墨迹淋漓--这样一个智慧、柔韧而生机勃勃的生命,总以为会陪伴我们许久,怎么,就忽然天人永隔了?!  相似文献   

3.
2016年可谓“网红元年”,关于“网红”的热点新闻从年头一直红到了年尾.动辄上亿元的估值或收购,“网红”们的吸金能力让人感叹.直播的兴起,也让“网红”风行一时.这一年,都火了哪些“网红”?哪些人会成为“网红”?“网红”经济会是个泡沫吗?(新华社,2016年12月27日) 关于“网红”以及“网红经济”的未来,老早就有人发出疑问:“网红”还能“红”多久?“网红经济”还能走多远?而罗辑思维和著名网红刚酱的“分手”,更是引发人们对“网红经济”是否可行的直接质疑.  相似文献   

4.
寻找春丫     
梁向东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38-I0038
10年的光阴可以让许多人与事随风而逝,也可以让其沉淀在于心而久久难忘。看着1996年春拍的一张小女孩的照片,面对如山花般灿烂的笑脸,“泥人”就一直在想,什么时候再去当年的拍摄地——隆回小沙江虎形山瑶族乡大托村走一趟,找到照片上的小女孩.把照片送给她,送上一声衷心的问候。  相似文献   

5.
天人感应的灾异观与中国古代救灾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代中国常常以天人感应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去认识天人关系,认识灾祥休咎与人事祸福,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天人感应式的灾异观,使救灾措施披着神秘的、天人感应的色彩。 一、 天人感应式的灾异观 天人感应式的灾异观起源很早。我们在《尚书》中已经能看到对这一观念的推论。比如《洪范》篇说,雨晴暖寒风这五种现象如果都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草木就会茂盛,庄透就会丰收。如果一种现象过多或过少,年成就不好。天子的德行对这五种现象有决定性的影响。天子具有肃、义、哲、谋、圣等德行和能力,雨晴暖寒风就不会错过时节;反之,雨晴暖寒…  相似文献   

6.
惠山泥人是无锡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获得当地政府的重点扶持,开展国际传播能提升惠山泥人的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为其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并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针对国际消费市场对传统手工艺品消费呈现出的时尚化、情感化与生活化等特性,惠山泥人可采取整合传播、跨界营销传播及生活化传播等策略与方法,与当代国际受众的需求对接,与新的生活方式、精神文化观念和传播方式相结合,成功实现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7.
从甘肃省民勤县东北的西渠镇往北走十几公里,在长着稀疏的红柳林的半沙漠化土地里有一片旺盛的庄稼地,跟前就是魏光财居住的东容村六社。[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儒学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天人感应论备受争议,至今仍受到许多人的批判。本文从汉代的社会现实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作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出版参考》2005,(8):50
从中年回到十多岁的童年是一场跋涉,路上得经历很多记忆缺失的断层,旅途艰难.但我们要告诉自己,学会坚持,且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任何一种心灵的过往我们都无法规避,在愉快而平静的路上,就让大家一起,去找寻那失落已久的天真.  相似文献   

10.
为深人扎实开展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2011年11~12月,农村大众报开辟了“走黄河,看三农”专栏,派出记者沿黄河山东段进行零距离贴近式采访. 几十天的采访活动里,我们从黄河人鲁第一村东明县焦园乡辛庄村,沿黄河一路走到了人海口前的最后一村——垦利县黄河口镇利林村.  相似文献   

11.
读懂红军长征史,走好新的长征路 洪奕宜 80年前,中央红军从赣南、闽西出发,走上漫漫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80年后,我们重走长征路,开启了一次红色之旅. 从7月中旬开始,由南方日报牵头发起、长征沿线11家省级党报组成的联盟采访团,正式启动了这次重走长征路活动.我是活动的主要执行统筹人之一,从6月份便开始筹备组织这次大型的主题采访报道活动,事务极为繁琐.但事务再多,我还是努力争取了到长征路上走一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毕磊 《传媒》2006,(3):55-5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文化"走出去"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历史又一次给我们中华文化"走出去"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我们的传媒业要充分认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3.
阿波  竹影 《新闻天地》2008,(4):41-42
央视+海岩=?这个算式的答案是什么?是收视奇迹?还是走红明星?这个问号曾经创造了无数个传奇,不久前在央视播出的《五星大饭店》再次让海岩走进我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4.
浦江问碑     
沈坚 《档案与史学》2014,(11):60-61
去年春夏之交,细雨霏霏.表弟戴飚和我从上海专程走了趟浙江的浦江县,为的是寻觅那期待已久的历史遗迹——外公戴戟题刻、遗落一方的抗战纪念碑,而前些时候我们对此甚至还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5.
孙铭 《声屏世界》2022,(3):62-64
当下网红现象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如果能及时从顶流变现为长流,在正确引导后成为正面效应,在流量时代及时成功变现,像丁真一样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就能给社会带来一股正能量.文章以"丁真"现象为例,介绍其人其事,对其现象背后进行深度思考,从政府、网民以及丁真本人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对网络时代网络红人的得与失以及流量变现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7年2月初,一款“皮皮虾,我们走”的表情包蹿红网络,之后又衍生出“海参,我们走”“大闸蟹,我们走”等其他水生生物网络表情包,引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表情包的每一次走红,都离不开网民对此的创造性生产与传播,揭示了网民对网络表情包的“接受”,符合接受美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现今,网红电商发展正盛,营造出一种个性化的场景生态.本文拟从场景传播的视角出发,主要从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场景转化、"网红"介入电商环节,重塑交易场景、粉丝深度参与助推"场景"扩大化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深层次挖掘网红电商的运作规律.同时,针对网红电商市场同质化、泡沫化现象,为网红电商提供个性化传播和服务以黏制受众,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今年,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成功地将“我的快乐启蒙有声书”12册及其配套点读笔输出到德国Chefeu Vertriebs出版社,这是我们向欧美地区输出图书的一次成功尝试,标志着我们在“走出去”道路上迈开了新的步伐.虽然这次的图书只是一个个案,但是我们能从中总结一些经验,帮助我们今后更好地有的放矢做好版权输出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省第二次开展优秀档案网站评比,2003年评过一次,那一次我们从无到有,是网站建设的起步阶段,经过2年来的发展建设,我们在网站建设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变化,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全国档案网站的发展建设来看,我们省在档案网站的建设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相似文献   

20.
张新 《出版参考》2017,(12):36-37
近年来,我国出版工作“走出去”发展迅速,走出去的模式也不断创新多元.援南苏丹教育技术合作项目为走出去提供了另外一种合作模式,这是我国首个文化援外项目,创新了对外汉语推广的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