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阮籍     
阮籍(210-263),字嗣宗,魏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崇尚玄学清谈的作风与独立不羁的人格与嵇康等人合称“竹林七贤”。因看不惯司马氐集团的专制无道,阮籍醉酒佯狂与之对抗;却又不敢与之完全决裂,也曾先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  相似文献   

2.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说:“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官至步兵校尉。”故世人又称其阮步兵。阮籍喜好饮酒,借以避事,为求得自保,闭口缄言。心中郁闷,便驾马车,狂奔至路之尽头,放声大哭,泪尽返还,仿若无事,世人皆称其狂。  相似文献   

3.
竹林七贤,作为曹魏后期正始文学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成就最突出的是人称"阮步兵"的阮籍. 焦作造就了阮籍 阮籍(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尉县)人.他的父亲阮瑀,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阮籍家学渊博,几代人都在朝中为官.他四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相似文献   

4.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说:"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官至步兵校尉。"故世人又称其阮步兵。阮籍喜好饮酒,借以避事,为求得自保,闭口缄言。心中郁闷,便驾马车,狂奔至路之尽头,放声大哭,泪  相似文献   

5.
黄公酒垆     
《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王戎)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嵇康)、阮嗣宗(阮籍)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世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相似文献   

6.
阮籍早期信奉儒家,有济世之志。魏晋时期政治黑暗让他理想碰壁,儒家教义本身劳而少功的特性使其在当时日益没落,难以负荷阮籍的理想。阮籍转而接受老庄思想,却意识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传统儒家礼法行为的悖离,但在生命中追求美好的人与事物,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寄托与满足。他的言行不拘礼教直指“本心”,其理念的内核是以儒家礼法精神为基础,杂糅了春秋以来狂狷者的不顾世俗眼光的观点和道家不以他人毁誉为意的逍遥思想。  相似文献   

7.
刘晨强 《考试周刊》2011,(11):18-18
阮籍(公元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因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在"竹林七贤"中最具诗名。据《晋书》记载,他"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博览群书,尤好老庄;嗜酒能啸,擅长弹琴"。只可惜,这位多才多艺的名士,偏偏生于魏末晋初的乱世。在司马氏的高压政治下,当时不合作的名士很少能保全自己的性命。阮籍对司马氏的拉拢利用虽持敷衍的态度,内心却极度痛苦,终于忧愤而卒。  相似文献   

8.
荡逸绳检、归趣庄老只是阮籍的外在表现。统观阮籍的一生,透过其“迹”而现其“心”,可以看出其内心一贯深厚的儒家情结。本文通过对《咏怀诗》其十五首的分析解读,得出结论:从思想本质上说,阮籍一直是坚持儒家思想的。  相似文献   

9.
正始以后,以阮籍贯为主要代表的儒道思想第一次融合。阮籍具有儒家的人生价值观、道家谦退冲虚的处世态度、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时代风范、超然物外的自由理想人格境界,从而形成了旷达自适、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使文人士大夫的生存智慧达到空前成熟的境界,建构起中国传统士大夫“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的人格文化框架。  相似文献   

10.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咏怀诗“愤怀禅代,凭吊古今”,但却幽隐曲折。李善《文选注》曰:“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遭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而下,难以情测。”笔者拟对阮籍咏怀诗之心态描写略作剖析,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现存《理惑论》是一部为佛教辩护的著作,它为佛教进行辩护的主要思想方法是“格义法”,具体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在崇拜对象方面,把佛解释为中国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和道家的神仙;在思想观念上,用道家、儒家经典解释佛教术语努力调和佛教与儒家、道家的矛盾,缩小它们之间的差距;在行为礼仪方面,求内在精神之“大同”,存外在表现之“小异”。这对于佛教得到当时更多人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12.
阮籍的《咏怀诗》历来被誉为“旷代绝作”,同时也是绝对的难解之作,“百代之下,难以情测”。而飞鸟则是《咏怀诗》中最重要的诗歌意象,它们是阮籍主体人格的诗性外化,各种飞鸟意象体现着阮籍隐晦难测的内心世界。以飞鸟意象为切入点,揭示阮籍儒家济世理想的破灭与道家逍遥追求的虚幻,展示了其内心世界的孤独、失落与痛苦,从而真实地再现阮籍完整的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13.
由湖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无为论》(李生龙著)是一部有特色的著作。其主要特色有: 一、考察全面系统,对“无为”这一范畴的界划明确。一般研究者论“无为”,多局限于道家,而且多局限于先秦汉初。对道家以外,汉以下的“无为”思想较少注意。作者则对先秦至明清与“无为”有关的许多资料都加以了注意。道家以外,对儒家、法家、玄学家、理学家、心学家以及道教等的“无为”思想都有论列。二、分析入微,对“无为”思想的复杂内容作了非常精细的剖判。历史上讲“无为”的人很多,由于各人讲的  相似文献   

14.
徐宗文同志在《略论司马迁思想的基本倾向》(《苏州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二期)的结尾时说:“司马迁思想的基本倾向是属于儒家的,这一问题应成为我们研究司马迁及其伟大著作《史记》的根本出发点。”既然这一问题是“研究司马迁及其伟大著作《史记》的根本出发点”,那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就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经过探讨之后,我认为司马迁思想基本倾向不是儒家,而应是道家。  相似文献   

15.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与艺术创作及批评的重要概念,在被普遍认为是形式自律论音乐美学著作的《声无哀乐论》(下文简称《声论》)与儒家他律论的音乐美学体系中都有诸多关于“和”的论述。尽管嵇康之《声论》看似与儒家音乐思想相对立,但在“和”的观念上又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也恰好体现了嵇康与儒家在美学思想深层次上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6.
历来人们习惯以儒、道两家来评论阮籍思想,并形成了三种主要认识:其一认为阮籍思想属于道家,其二认为阮籍思想归根到底属于儒家,其三则认为阮籍思想是儒、道两家思想交替演进发展的结果.本文通过对阮籍作品的解读,对其人其事的梳理及对魏晋时期政治时局、士人风气及其他旁支因素的分析,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儒、道标准机械地评介阮籍的思想.阮籍思想的矛盾及其痛苦是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面对儒、道两家哲学时难以抉择的两难表现.  相似文献   

17.
黄老学派由道家发展而来,其思想体系到战国末年臻于成熟、完备。由于这个学派尊奉黄帝、本于老子,故称之为“黄老学派”,它的思想就叫“黄老思想”。司马迁在他的《论六家要旨》中仍称之为“道家”(见《史记·太史公自序》),但因为它已不是原始道家,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新道家”。现存黄老学派的著作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四篇——《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吕氏春秋》等。《论六家要旨》中关于“道家”的论述,可以看作是黄老思想的总纲。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中古时期的魏晋之际,陈留尉氏,即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尉氏县有一大奇人他就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之子、与著名文学家嵇康齐名的“竹林七贤”高士阮籍。阮籍,字嗣宗,生于汉安帝永初六年,卒于魏明帝景元四年,一生经历了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的年代和相对隐定的三国鼎立时期的魏文帝、魏明帝朝以及魏晋易代的恐怖黑时期。 恐怖黑暗的危世,造就了一代奇人:奇人在危世中奋力挣扎、周旋。阮籍如同萌芽  相似文献   

19.
历来人们习惯以儒、道两家来评论阮籍思想,并形成了三种主要认识:其一认为阮籍思想属于道家,其二认为阮籍思想归根到底属于儒家,其三则认为阮籍思想是儒、道两家思想交替演进发展的结果。本文通过对阮籍作品的解读,对其人其事的梳理及对魏晋时期政治时局、士人风气及其他旁支因素的分析,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儒、道标准机械地评介阮籍的思想。阮籍思想的矛盾及其痛苦是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面对儒、道两家哲学时难以抉择的两难表现。  相似文献   

20.
《阮籍集校注》为已故陈伯君先生之遗著,中华书局出版。本文认为校注者的手稿尚未写定,体例亦有欠缺(如不用校勘底本),出版时又未认真核对、整理、校对,致使本书失误迭出。主要有:一、陈伯君先生《序》之误。二、陈伯君先生《阮籍年表》之误。三、陈伯君先生校注之失误。四、中华书局编校之误。 本文旨在评议《阮籍集》一书仓促出版造成的失误,并不否定陈先生的贡献,特别是在阮籍散文的注释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