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廉洁文化的功能特性表现为导向性、内聚性、激励性、辐射性。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应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教育对象区分层次、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准确把握教育原则,注重制度建设、多管齐下构造教育载体;应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校内宣传舆论工具、社会实践、先进典型、中外廉洁文化遗产在廉洁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正是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向。制度建设是社会公正的保障,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公正秩序的建构、社会公正思想的建构和个体公正思想行为的建构等方面。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深入研究中国现代化发展实际,研究中国社会民主化发展的特征,积极探索促进社会公正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生存、发展、传承的精神根基,是学校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大学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在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育人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外在形式和载体。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充分重视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动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同时,校园文化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在多个层面,校园文化能否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关系到每一个校园人的成长,也关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节日作为一定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体现,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传统文化节日中内含的思政教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深挖节日文化内涵,唱响社会主旋律;探索多样节日载体,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加强社会环境建设,理性对待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传承密切相关,一方面,文化的传承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命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促进文化的传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将文化传承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将文化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经历的始终,能够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载体建设是廉洁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开展以来大学生廉洁教育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廉洁教育载体是多样的,课堂教学是主要的裁体形式。由于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的相通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就成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载体。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角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建设进行探究,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建设和教学方法建设,整合课内资源、利用课外资源、削弱压力性资源、加强支持性资源建设并创新地运用“项链模式”的教学方法,将使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课堂为之一新,大大增强课堂魅力。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奠定基调、开辟方向和提供保障.在和谐校园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导向功能、选择功能、传承功能、保障功能、整合功能和培育功能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功能作为功能群共同推进校园文化的健康、有序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接受动力是由个体所感受到的外界客观存在的、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接受并能推动个体践行各类社会规范的压力。它以社会需要为核心,通过社会推动、社会强制和社会反馈等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外部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接受动力是必要且重要的,社会应该通过制度建设等途径以保障适度的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廉洁教育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耦合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辩证思维方式的需要,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的需要,是营造廉洁和谐的社会环境的需要。二者在文化基础、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的耦合使其具有耦合的可能性;二者通过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推广实践活动范围、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合力等途径使其具有耦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