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拟通过对劳伦斯的惊世之作《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一书中女主人公康妮所经历的坎坷爱情三步曲的评述,进而论证劳伦斯的性爱观,认为只有肉体与精神的爱的高度和谐统一,才是性爱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英国才子劳伦斯自传体小说《儿子与情人》对主人公保罗扭曲性心理的探索和对由此导致的爱情悲剧的展开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的弊病。从传统意义解析小说情节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理论的相互验证,发现劳伦斯与弗氏共同地强调人,重视人的本性。论文作者用反传统的全新视觉解读主人公三个形态的畸爱令人欣慰之处,看到所处社会时代与弗氏和劳伦斯不谋而合,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马贩子的女儿》是劳伦斯的著名短篇小说,劳伦斯通过对其中的女主人公梅布尔的细致刻画,彰显出自己力图打破父权制男尊女卑的现状的意识。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女主人公梅布尔的形象进行剖析,旨在还原一个坚强独立,内敛自信,有金钱意识,在困境中觉醒,力图反抗,追求平等爱情却最终还是需要等待"王子"救赎的"灰姑娘"式的梅布尔。  相似文献   

4.
《马贩子的女儿》是英国二十世纪杰出小说家戴维德·赫伯特·劳伦斯的著名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劳伦斯式小说”的典范作品之一。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评析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梅宝在与弗格斯的爱情中不断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阐释了劳伦斯小说中重复出现的成长主题,从而达到了对该小说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通过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男主人公保罗的人格分析,说明保罗是受畸形母爱和残缺家庭影响而发生人格分裂,成为理想爱情殉难者与残缺家庭牺牲品。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带来的许多弊病。  相似文献   

6.
《玫瑰园中的影子》是劳伦斯著名短篇之一。本文描述了一对新婚夫妇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失败婚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沟通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D.H劳伦斯在小说中所运用的象征、暗示等手法,以及对男主人公的心理分析,剖析了男主人公对其新婚妻子的感情变化过程。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主人公之间的阶级差别对婚姻失败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相似文献   

7.
结合劳伦斯本人的观点,通过对其小说中两位男主人公伯金和杰拉德之间微妙关系的分析,充分证明了《恋爱中的女人》中男主人公之间并不是同性恋,而是男性间的血谊兄弟关系。不仅在这部作品中,劳伦斯本人及其他作品中的很多男性都渴望和追寻着这种血谊兄弟,并借此表达对男性美的欣赏和赞颂、男性间的崇拜和臣服以及对女人和婚姻的逃避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文学创作是社会思潮在现实中的真实映射,然而,作家的创作灵感,会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而转型。劳伦斯不但把感情细描为一种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经验,而且在他的作品中已把男女感情作为主题进行常态的创作。在20世纪西方文学作品中,大多作者都在作品中勾勒了主人公感情体验的现实旨趣,并以此为契机寻找个性独立的自我认知之旅,对爱情的凝结为家庭的繁琐与欣喜,并借用非现实世界的相遇来弥补现世爱情的缺憾。  相似文献   

9.
从女性神话批评的角度,论述了劳伦斯对两性关系的赤裸描写是基于他对女性神话中创造力的艺术想象.对女神的创造力和生命源泉的艺术想象不仅决定了劳伦斯对其母亲的关系,而且解释了劳伦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关系和性爱场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10.
DH劳伦斯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倡导通过重建男女关系来拯救病态的工业社会.其小说一再浮现他本人关于创造完美爱情的哲学思考.本文试图从人与自然、精神与肉体、互创与永恒三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入手,分析<虹>、<恋爱中的女人>中主要人物的爱情历程,探索劳伦斯完美爱情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康妮是劳伦斯最后一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女主人公,也是其笔下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她在人性、血性和柔情的召唤下执着地追求着真正的爱情和完美的人生.在历经了女王、女奴到女人的蜕变过程后,她终于凤凰涅槃,成为了文学史上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演绎了一个个畸态的爱情悲剧。在这些情爱悲剧中,女主人公为某种欲望所驱使,满怀信心地去寻找自己理想的情侣,可最后都是无果而终。小说中所有人物的行动都可以归结为三个动词:"寻找"、"找到"、"失去"。这三个动词组成一个"寻找—找到—失去"的叙事模式,在这模式中人物的活动得以展开,性格得以呈现,而劳伦斯也借以讲述他的故事,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叙事",并透过这些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问题尤其两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笔下的爱情诞生于现实人性的大地上,成长或毁灭于“意志”的土壤中。对人性的冷静观察和描绘是劳伦斯小说故事展开的重要基础,而人物的意志则是情节的第一推动力,人物之间的冲突实质是意志的冲突,爱情成为人物激情的演练,是生命意志的自由抒写。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我们唱响了一出荡人心魄的爱情悲剧,剧中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他们心中神圣的爱情双双殉情.悲剧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个读者.我上这一课时给学生特意放映了整部戏剧而不只是节选的部分.当学生看到罗密欧为朱丽叶之死而准备自杀殉情.而劳伦斯还在与另一个神父谈论信件的重要性时.都心急如焚地大声喊叫:“快点来,  相似文献   

15.
D.H.劳伦斯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倡导通过重建男女关系来拯救病态的工业社会。其小说一再浮现他本人关于创造完美爱情的哲学思考。本文试图从人与自然、精神与肉体、互创与永恒三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入手,分析《虹》、《恋爱中的女人》中主要人物的爱情历程,探索劳伦斯完整爱情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D·H·劳伦斯在英国文学史中是位有争议的作家,不少女权主义者认为他笔下的女主人是男性意识的产物,本文则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劳伦斯笔下的厄休拉与康妮这两位女主人公,我认为两者是现代新女性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作品《马贩的女儿》主人公梅贝尔和乔伊斯作品《伊芙琳》主人公伊芙琳所面临的人生困境和机遇相同,却有着不同的人生结局。本文从劳伦斯和乔伊斯这两位英国文学巨匠的生活背景、社会背景和他们对人性理解的差异出发分析导致两位女性不同命运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对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男女主人公的四段典型跨性别话语做实例“语篇描写”,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语料(跨性别话语)进行及物性系统分析,能够揭露隐藏在跨性别话语中的男女主人公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同时能为揭示作者劳伦斯的菲勒斯意识和菲勒斯中心主义,即其意识形态和性别观,提供语言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诗歌的生命主题,主要表现为对生命强力的歌颂、对爱情火浪的赞美、对死中再生的向往。其独特的生命潜流与艺术魅力,使得劳伦斯诗歌至今仍然有激励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和赞美生命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通过分析<儿子与情人>中主人公保罗的成长经历,对比劳伦斯本人成长的环境,揭示了劳伦斯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占有欲强烈并争强好胜的女性的反感和男性在男女交往中应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时也揭露了劳伦斯对自己独特的女性观的宣扬:即男尊女卑,男性在男女关系中应处于统治地位的相对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