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裔美国文学作品《菊池日记》中的自传事实与传记事实极其丰富,但历史事实却只有一个,即珍珠港事件之后日裔美国人的集中营生活。日记作者查尔斯·菊池对不同的事实采用不同的阐释策略——历史事实的政治策略、传记事实的精神分析策略,以及自传事实的社会策略,使《菊池日记》迥异于其他日裔集中营叙事。集中营生活对日裔美国人而言,无疑是一场飞来横祸,但对菊池父子而言,此次集体创伤却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他们各自的童年创伤,可谓不幸中之万幸。  相似文献   

2.
“生民视角”是华裔美国作家通过界定、书写和明确华裔美国人的身份,以便对抗东方主义主流话语强行赋予华裔美国人的文化形象,来实现“还我美国”的社会政治目标。汤亭亭借助赵健秀所提出的“生民视角”看到的华裔美国人的实际问题,在《孙行者》中为怎样才能实现“还我美国”这一最高目标提供了一个答案。汤亭亭在《孙行者》中对阿新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华裔社区的建构和华裔主体的构想,触及了建构华裔身份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米尔顿·村山是第二代日裔美国作家,其作品《我仅要我的身体》中,主人公圣志·小山在哥哥俊夫和斯鲁基先生的影响下,成功地度过了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获得道德判断上的独立,自我意识也得以觉醒。最终他选择参军为日军所犯暴行赎罪,同时也获得了自由。可以说,小山的觉醒之路也是他的道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我们的读者更好地了解美国社会、美国人,我刊特聘请了 Dr Robert S.Herman作为特约作家,以便读者有直接与美国作家交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张方丽 《文教资料》2010,(32):15-16
《不一不仔》是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主要描述了第二代日裔美国人Ichiro在二战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探寻自己文化身份的过程。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代表着日本文化身份.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Ichiro倾向于选择美国文化身份。因此两者爆发了巨大的冲突。这个过程实际正是对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的映射。在这场自我与他者的斗争中,母亲最后选择了自杀,他者覆灭:Ichiro最终选择了忠实于自己内心情感的美国文化身份,在分裂中找到了自我。  相似文献   

6.
邓洁 《考试周刊》2009,(39):35-36
本文主要介绍了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作品《千万别丢下我》,主要从小说中所描写的社会制度和社会阶层人物的角度分析了小说中的乌托邦元素。  相似文献   

7.
我们家是一个快乐的中产阶级家庭。和许多美国人一样,我们有一套房子和两辆车。家中有两个爱子。我喜欢自己的生活:无论是在家教育孩子,还是在学校教音乐课,我都倾注了满腔热忱。但是我仍然觉得似乎少了什么:我渴望有个女儿。  相似文献   

8.
胆/固/醇/值/高/的/人/易/自/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伊里巴兰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23年对日裔美国人中年男子7309人追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人体血液中的总胆固醇值越高,自杀的可能性就越大。以前,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小组调查50岁以上患忧...  相似文献   

9.
<正>这个寒假,在我曾就读高中的普尔曼小镇,我寄宿过两户同学的家。这两位同学都是我在高中时熟识的好友,都是男生。和两个家庭一起生活过后,我对不同的亚裔美国人家庭的情况,有了一些亲身感受,且让我撷取几分与你分享。第一周我住的是Yilun Du家。他的中文名叫杜逸轮,父母皆是第一代移民,在美国读博  相似文献   

10.
谈小甲 《文教资料》2009,(26):34-36
约翰·冈田的<不一不仔>是描写珍珠港事件对当时日裔美国人造成的灾难影响的作品,文中主人公Ichiro与其母亲之间巨大的隔阂感和疏离感是小说情节中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部分.本文从种族中心主义的观点出发,通过探讨种族中心主义在日、美两国中的变形体--日本的军国主义和美国的种族歧视分别对日本本土人和对美籍日本人的巨大影响,最终发掘主人公母子之间隔阂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正>去年夏天,美国的一位朋友写信给我,向我推荐一个年轻人当实习生。此人名叫Tommy,美国人,在音乐学院就读,暑假来台湾学习中文,也希望顺便了解本地的工作环境。"我什么都愿意做,打扫卫生、清理机器、  相似文献   

12.
《不-不仔》是日裔美国作家约翰.冈田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中主人公的母亲固执尖刻,狂热忠诚,又愚昧脆弱,与家人交流障碍,与她周围的世界疏离隔膜。这样鲜明的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与她早年生活过的日本的文化背景不可分割。追本溯源,正是种族中心主义在日本本土文化中的变体——军国主义塑造了她,也毁灭了她。  相似文献   

13.
王晖 《教书育人》2008,(6):17-17
记得美国作家塞林格在其名著《麦田守望者》中有这样一段意蕴深刻的描述:“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责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  相似文献   

14.
记得美国作家塞林格在其名著《麦田守望者》中有这样一段意蕴深刻的描述:"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责是在那儿守望,要是  相似文献   

15.
张明秋 《广西教育》2012,(20):54+58-54,58
关于美国的教育,各类图书、报刊、网络都有不少介绍。有人说,美国的教育水平很高,中国的教育一塌糊涂;也有人说,美国文化教育的高水平决定了美国在世界科技方面的领先地位。美国人自己则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天赋与能力。我在美国有两年的中小学教学经历,所见所闻,虽难免片面,却也是我对美国基础教育的直观认识。  相似文献   

16.
迪菲 《家长》2009,(Z2)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一天,他去教堂听牧师劝募讲演,最初牧师的精彩讲演让他很感动,他决定捐一笔钱。可一个小时后,牧师的讲演还没有结束,他  相似文献   

17.
王晨曦 《考试周刊》2013,(59):13-13
美国华人的最初自传文学是早期华人移民为生存所讲述的并非完全真实的个人历史,这种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文学创作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华人在美国的艰难处境,另一方面使华人失去了在美国的历史中应有的地位。现代华裔美国作家继承了这种自传文学传统,重新书写中国人在美国的历史,力图塑造一种属于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自我。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作家洛根曾说过,人的一生有两大目标:第一,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第二,享受你得到的东西。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刚步入工作岗位。上大学时,我毅然选择了师范专业,目的就是将来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对于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我,一切都还是新鲜的,所以自己怀着满腔的热血,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几周以后,工作使我感到身心疲惫。对于课上十分"活跃"的孩子,我总是束手无策,向其他教师也请教过:如何管理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使这个遥远的地方充满神奇而名扬天下。2014年8月,我辗转飞往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机场,独自与当地向导一起,历时3个昼夜,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感受到了非洲奇特的异域风情和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20.
雅克·拉康言说主体的建构过程表现了在现代理性的背景下对于内部碎片和主体异化景象的恐惧,而美国作家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则再现了一首关于人主体性的悲歌。本文将福克纳的小说《我弥留之际》放置在拉康的言说主体和异化的理论中进行解读,意从全新的角度探讨《我弥留之际》中的艾迪逃离之因以及现代社会主体的逃亡走向悲剧自我的命运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