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的小说《唐老亚》讲述了美国华裔青少年唐老亚在春节期间对华裔美国人史实的探究和自我文化身份的重构。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运用弗朗茨·法农和斯图亚特·霍尔等人的后殖民理论对《唐老亚》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展现唐老亚从"他者"到"自我"的觉醒和其重构自己文化身份的历程。当代华裔美国人必须颠覆白人霸权话语和强加给华人的刻板形象,并依托文化之间平等的交流与融合来建构和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2.
马克·吐温在《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后简称《再度出洋》)这部小说中,以美国人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华人劳工"艾送喜"的形象。华人形象作为美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成为"他者",成为"非自我"的存在。本文试从失判的"他者"身份和渗透的"他者"身份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来阐释异国形象作为"他者"的文化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3.
内战后的美国社会,黑人们虽然取得了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和解放,但是种族主义仍然盛行,不平等现象随处可见.在这黑白文化的"大杂交"中,由于白人文化的主流地位及其霸权主义倾向,美国黑人及其文化时刻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美国黑人如何界定自己?如何在保存自身文化身份的同时,探求和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是每一个美国黑人无法逃避的现实.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在小说<无形人>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求.  相似文献   

4.
关于奈保尔的文化身份的论述,始终是奈保尔研究的一个热点与焦点.通过创作,奈保尔建构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奈保尔在后殖民文学界因"无根性"(roodess ness)而闻名,然而"无根性"是评论界对其写作边缘性质的概括,具有混合文化身份的他文化之根是在西方.  相似文献   

5.
孔乙己是一个"无名"的知识分子,他坚守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可是他的自我定位与社会给他的角色是有巨大错位的,这样的错位和他用生命来信仰的文化都把他推向不可挽回的绝路。  相似文献   

6.
"文化身份"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要问题,是理解诸如佳娅特丽·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后殖民批评家理论的切入点,也是解读像萨尔曼·拉什迪、V·S·奈保尔等后殖民作家作品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他们的多重文化身份预设了其对"身份"问题的关注.而对于伍尔夫这样的经典现代主义作家而言,"身份"问题同样重要.简单地将伍尔夫的创作归于现代主义高雅文化的代表无法揭示其作品纵深的文化取向.伍尔夫在创作精英文学的同时,创作了大量的通俗文学,她的文学创作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同时表明她"身份"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者”的本质诉求及其基本要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者"并非是一个由外在规范所构成的身份性概念,而是一个有其内在本质诉求的文化性概念。对人之成长的真正关怀的教育性意向以及对于文化在启迪人生成长方面所发挥作用的文化自觉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这构成了教育者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侧重以文化身份形成的三个因素(个体文化身份、民族文化身份和区域身份或群体身份)来论析荣膺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V.S.奈保尔从小就萌生的无根感,以及他成年后因流散生存状态所导致的边缘人、外来者的感觉,认为他所选择的流亡方式和文化身份的分裂,促使他试图在文学世界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上,赛珍珠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中国人并不认同她;她的美国血统决定了她的美国身份,而美国却没完全接纳她。她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拥有单一而又确定的文化身份,因而内心里总有种无“家”可归的焦虑。她终生都在寻觅和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一个中西文化的融合者、沟通者。这正是她从事写作和中西文化交流工作的强大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10.
宋华 《现代语文》2014,(4):139-142
"文化身份"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各种特性、特征的集合。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身份。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时,一方会力图"塑造"另一方的文化,于是译者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和文化身份特征的决定者。从《红楼梦》英译本中,我们发现译者一方面不得不认同异族文化;另一方面,他的民族记忆却时时与其新的文化体验发生冲突,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这正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身份既认同又建构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文化身份包蕴着固有“特征”和理论上“建构”的双重含义。个体取得他所处的族群或社区承认的标志是获取文化身份的“同一性”,即“身份认同”。从身份意识的路径进行解读,《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白嘉轩从一个本色农民过渡到白鹿原民众“精神领袖”的过程,是他从对儒家“仁义”的企慕叹赏到对自己儒家文化身份的寻找、确认与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从历时态的意义上讲,幼儿园教师的文化身份经历了从养护者、启蒙者到专业人的一个身份演变;从共时态的意义上讲,“陌生人”是幼儿园教师当下的文化生存状态,这种陌生化的过程是相对于儿童、制度、教师群体、专家以及教师自己而言的。  相似文献   

13.
文化育人内含着文明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文明化两个维度,且这两个维度已构成当下中国教育所普遍面临的双重诉求。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的外在给与与文明化的内在生成方式,化育人"个体人格"的和谐一致,引导人"类身份"的文化确认,进而培育文明而有教养的人。文化育人在更深层面关系到每一个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身份归属,在更高层面则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乃至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当代中国应大力探索文化育人的基本规律,挖掘并发挥文化育人的最大功效,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碰撞与交融以化解人的文化身份焦虑,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主人公拉尔夫·辛格,加勒比岛国伊莎贝拉印度裔移民的后代,通过回忆描述了他"东施效颦"的一生。拉尔夫·辛格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真正身份,可是却屡遭失败。而主人公的遭遇无不代表了大多数后殖民国家在寻找出路时所遇到的"效颦"困境——不但没有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反而陷进了对宗主国无比依赖的怪圈。本文以后殖民文化身份为切入点,探讨后殖民人民怎样找寻自己的身份认同,以及新近独立后殖民国家怎样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出路,并走上一条适合自己国家长远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5.
在短篇故事《告诉我杀谁》中,奈保尔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前殖民地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这种环境下的身份求证过程。本文运用当代后殖民文化理论,以文化身份的视角,通过分析主人公追寻自我文化身份到迷失自我的过程,探讨了这些前殖民地人面对西方文化的侵略和渗透,在文化归属问题上的困惑和迷失,揭示出放弃本土文化而一味追求西方文化不仅不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新的身份,反而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自我身份的迷失。  相似文献   

16.
李安电影中一大主题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李安在电影中探讨家庭伦理、爱情观念以及人性特征,并呈现自己的文化思考与价值判断。李安的"世界人"身份让他能够通过电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解构、改造东方文化,让传统文化接近西方文明,并最终达到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7.
核心提示"收获的季节到了。"如一个辛勤的农夫,朱建华荷锄而立,守望着一方教育的田园,信心满满。更多意义上,他是一个布道者,文化就是他的教义。他游走于各种先进的文化理念中,拣拾起一粒一粒文化的种子,然后播洒,看着它们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一点一点地抽芽。人们说,他是职教界不可多得的一位专家、学者型校长。他把系统论引入教育,他把企业文化"移植"到学校,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校管理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商洛学院学报》2017,(5):73-76
辜鸿铭是一个"内中外洋"的文化混血儿。在文化危机深重的社会环境下,他采用西方话语承担起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与使命。纵观其一生的思想文化活动,他始终在这样的一条文化道路上进行抗辩:追寻个体身份认同,重塑民族文化自信,探索人类文明走向。尽管他将建立社会文化秩序的期望一厢情愿地寄托到儒家道德文明之上带有乌托邦色彩,但置于整体历史语境下可以从他独特的话语形式中看到其思想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9.
戴思杰的"知青"身份和旅法经历对他的电影作品《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有重要影响。影片对情节的处理带有明显迎合西方的倾向,这是戴思杰身处异质环境决定了的;而天然的血缘关系及其文化诉求,又使他始终追随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实践证明,文化冲击下的戴思杰们正经历着迷惘和困惑。  相似文献   

20.
"奴役"一词在美国非裔小说家伊什梅尔·里德的小说《逃往加拿大》中有多重思想内涵。作者在书中明确提出,"奴役"不仅是一种政治或经济上的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状态和思想心态。在社会主流文化的长期界定和支配下,获得物质自由的黑人群体不能就此迷失本民族文化身份,迫切需要精神文化层面的二度解放。借助小说不同角色之口,里德对精神文化奴役带来的身份困境及可能的文化出路进行了探究。同时,他对历史背景的有意模糊更让小说具备了深刻的现实意义,映射出黑人群体在当代社会中的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