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一”那天,我带女儿去公园玩,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个大型爬杆滑梯旁,男孩的家长都在悠闲地乘凉、喝饮料、交谈,而在滑梯下站着的都是女孩的家长,尤其是女孩的妈妈,她们焦急地在指导女儿如何爬梯。这时有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走过来,要求爬上去,她妈妈说:“女孩子玩这么危险的游戏没有一点女孩儿样,我们玩别的游戏,好吗?”小女孩就和妈妈走开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类似的情形。由此可见,我们的家长时时刻刻都在将自己对性别模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法测试对实验组留守儿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进行实验前、后的指标的测定,通过将近四个月的锻炼,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指标都有明显的上升.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体质指标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同步提升.留守儿童的心境状态也趋于成熟,能对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很好控制.进一步证明了体育锻炼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起到了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锦州市中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的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来更好地了解锦州市中学生的对业余体育锻炼的兴趣及爱好,找出对中学生业余体育锻炼中所造成的障碍和影响的因素及不足,并且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贯彻国家提出的终身体育思想,为提高锦州市中学生业余体育运动的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曹英 《唐山学院学报》2012,(1):20-21,37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在了解唐山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唐山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推动唐山地区高校体育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地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中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锻炼参与程度的现状的关系,采用随机采样方法选取100名初中学生,从学生背景、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影响学生锻炼的因素以及对学生人格影响等4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参加体育锻炼程度越高,人格越趋于外向和低神经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一些儿童往往由于不能满足家长、学校的要求而形成自卑心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帮助儿童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将会影响儿童的个性成长,最终导致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8.
在各种教育内容和形式中,体育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格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塑造完美人格 具有健康人格倾向的青少年学生必然热爱生活,并对社会生活有着浓厚的参与兴趣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庞辉 《文教资料》2014,(6):118-119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是一个人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儿童不同的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10.
语言焦虑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对外语学习会造成一定的负影响。儿童在学习外语方面固然有其优于成年人的地方,但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还没有发展成熟,缺少自律,容易产生学习焦虑。根据krashen,Horwitz等关于焦虑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及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等理论依据,本文从家长。教师、学生本身三个方面探讨了业余英语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中儿童的学习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儿童的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其沛 《中国德育》2006,1(1):9-13,62
人格是人的规定性,社会性是人的基本规定性。人从儿童期开始,就具有社会性,就具有人格。儿童的人格,处于全部人格发展的基础地位。它具有基础性、可塑性、动力性和稚弱性等特点。肯定儿童的人格及其特点,才能实施“人格化”教育,才能使儿童的“人格权”得到真正维护。  相似文献   

12.
在游泳迅猛发展的时代,能否在儿童时期根据儿童特点进行科学训练是我们基层游泳教练员首要和根本的任务。在这里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与训练中体会最深的几点,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13.
儿童的人格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因为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的场所,所以对儿童的人格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研究重点分析了父母教育观念、家庭经济地位、父母共同养育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四方面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留守儿童正处于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爱护,而在得不到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时,就会阻碍身心健康成长。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因家庭不平衡等因素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体育锻炼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培养留守儿童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逐步将这些精神和品质逐步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真正走出自己心中的围城。  相似文献   

16.
佤族儿童人格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试,对佤族9至15岁儿童进行人格研究。结果表明:9—15岁佤族男女儿童具有内向倾向和情绪不稳定倾向;精神质倾向不一致;在回答问题时存在掩饰性。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体育运动偏好的大学生其人格特征差异不显著,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呈正相关。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把握体育学科规律,以如何成功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体育课程的教学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儿童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因素以及生活环境,都会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家庭影响因素是影响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观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共同养育、教养方式等方面。探讨和分析儿童人格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对家长和保教机构帮助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正>一、树木人格画:发现成长轨迹的伤痕每年的新生入学后,笔者所在学校的美术老师都会带着学生画一次树木人格画,并从中筛选出在心理方面需要提供帮助的对象,这一举措体现出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爱,通过描绘一棵自己喜爱的树,给孩子提供一种正能量。此外,这种简单的绘画方式可以降低孩子的戒备心理,获得较为纯粹的测量资料。以乐乐的故事为例。乐乐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刚进入一年级时,上课经常在课桌下面爬来爬去,严重扰乱同学听课和老师讲课,下课时用冲撞、敲打等  相似文献   

20.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能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同样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与促进作用,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又会使锻炼者更加自觉地投入到运动之中,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直接的心理健康的效益。本文通过阐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旨在引导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更要注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以提高个体身体素质和心理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