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上对"在含Mg2+、Al3+的溶液中加Na OH溶液,沉淀量与加碱量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得出镁、铝离子是分步沉淀的,并认为中学教学中应该杜绝出现此类试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手持技术pH传感器,研究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MgCl2溶液、CuSO4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Mg2+、Cu2+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离子分步沉淀的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3.
例1.5.lgMg、Al 合金溶解在500mL 2mol/L 的盐酸中,再加入4mol.L~(-1)的 NaOH 溶液时,恰好沉淀完全,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A.560mL B.500mL C.425mL D.250mL分析:此题中恰好沉淀完全,就对此时该溶液中溶质进行分析,和盐酸反应后的 Mg~( 2)、Al~(3 )全部以Mg(OH)_2和 Al(OH)_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来源] 在学习Al的知识时,有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能与Al作用放出H2,则该溶液中可能含下列离子组合的是() A.H+、Cl-、Mg2+、Ba2+ B.OH-、Ba2+、Cl-、NO3- C.H+、Mg2+、Al3+、NO3- D.OH-、Mg2+、CO32-、NO3- 答案选AB,原因是因溶液中有H+或OH-.  相似文献   

5.
氯化铵溶液能溶解Mg(OH)2,实为沉淀溶解平衡、氨水的电解质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平衡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本质为离子反应,是NH4+还是H3O+首先作用于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对此学术界无统一的观点。复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几乎为0,但各种离子的扩散速率不尽相同,多种离子参加反应时,到底哪种离子首先碰撞先发生反应,实难判断,事实上也不重要,但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实验得出铵盐溶解Mg(OH)2的"功劳"主要是NH4+,而不是H3O+,同时指出低浓度的铵盐难以溶解氢氧化镁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一道有关氢氧化铝的习题的深度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道关于Mg2+和Al3+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流行习题进行了科学性剖析和真实性分析,指出了这类习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类特殊化合物的水解反应,现归纳如下:1.NaH+H2O=NaOH+H2↑2.Mg3N2+6H2O=3Mg(OH)2+2NH3↑3.CaC2+2H2O=Ca(OH)2+C2H2↑4.Al4C3+12H2O=4Al(OH)3+3CH4↑5.Mg2C3+4H2O=2Mg(OH)2+C3H4↑这类化合物水解的特点是阳离子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物,阴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成气体.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高考中对这类化合物水解反应的考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把零碎的知识组合在一起,形成知识块,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下面,笔者通过解析几例高考试题,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例如: ①2Na+2H2O=2NaOH+H2↑ ②Mg+2H2O=Mg(OH)2↓+ H2↑因Mg(OH)2极难溶,阻止了反应进行,故反应微弱.但可用镁粉除去酒精中残留的少量水,制取100%的乙醇(绝对酒精).反应如下: Mg+2C2H5OH→(C2H5O)2Mg+H2↑ (C2H5O)2Mg+2H2O→ 2C2H5OH+Mg(OH)2↓ ③2Al+6H2O=加热2Al(OH)3↓+3H2↑比镁反应更弱,肉眼不能观察到现象,但却是Al溶于NaOH溶液的反应基础.氢氧化铝具有两性,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上述反应向正向移动.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9.
运用pH传感器,测定NaOH溶液分别滴定FeCl3溶液、Al2(SO4)3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溶液的pH曲线。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图像分析Fe3+、Al3+开始沉淀的pH及沉淀完全的pH,通过"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四重表征分析pH曲线变化,探讨Fe3+、Al3+分步沉淀的可行性及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10.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取决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当然还跟反应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判断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金属原子还原性:K>Ca>Na>Mg>Al>Zn>Fe>Sn>Pb> (H) >Cu> Hg>Ag>Pt>Au. 对应阳离子氧化性:K+<Ca2+<Na+ <Mg2+<Al3+ <Zn2+ <Fe2+ <Sn2+ <Pb2+<(H+) <Cu2+<Fe3+ <Hg2+<Ag+.  相似文献   

11.
从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情况、混合离子沉淀顺序、影响分步沉淀的因素以及分步沉淀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各部分内容的实际应用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吴朝辉 《化学教学》2016,(12):90-92
对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异常现象解释作了某些补充和更正.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发现:因受Al3+和Cu(OH)2反应以及Cu2+被Al置换反应的共同影响,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过程中不会出现蓝色沉淀.因为生成的Cu与Al会在体系中形成原电池,使Al能持续反应,所以固体表面会不断产生气泡.由于Al和CuCl2反应生成CuCl的趋势更大,反应更易发生,所以CuCl主要来自Al和CuCl2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目前已确定了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分步推行"3+X"考试.在"3+X"改革方案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新的高考制度下关于"综合科目"这一新概念.所谓"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它不是几门科目按一定比例的"拼盘",而是有机结合中学各学科教材的知识内容,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这是"3+X"方案最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天蓝绣球红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蓝绣球花序为实验材料,从光、热、PH值、还原介质、氧化介质、蔗糖、防腐剂、金属离子等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蓝绣球红色素的耐光、耐热、耐还原性、耐氧化性都较差.蔗糖、苯甲酸钠对色素稳定性有影响.金属离子Na+、Al3+、Zn2+对色度只有微弱影响,K+、Mg2+、Ca2+、Cu2+对溶液颜色的稳定性基本上无影响.而Fe3+的加入改变了色素溶液的颜色,对色度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红色素适用在低糖、酸性浓缩食品中使用,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天然保健色素.  相似文献   

15.
1问题提出在某教辅读物[1]上有如下的叙述:若向含有Mg2 、Al3 混合溶液中滴和入NaOH溶液,则沉淀量与n(NaOH)的关系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在周期表中除了同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外 ,还有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呈现出“对角线”相似性 ,即在周期表中某一元素与它左上方或右下方另一元素的性质相似 ,称为对角线规则 .这种相似性比较明显地表现在Li和Mg、Be和Al、B和Si 3对元素之间 .1 Li与Mg的相似性Li与Na虽属同一主族 ,但与Na的性质相差较远 ,而它的化学性质更类似于Mg .如①Li和Mg在氧气中燃烧 ,并不生成过氧化物 ,都生成氧化物 ;②Li和Mg都能直接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物Li3N和Mg3N2 ;③Li和Mg的氢氧化物在加热时 ,可分解为Li2 O、MgO及H2 O ;④Li和Mg的碳酸盐均不…  相似文献   

17.
高三上学期的一次习题课中,我准备讲解"求函数y=(x2+7)/(x2+4)的最小值"这道题,并"颇费心机"地进行了一番设计.  相似文献   

18.
浅谈课本例习题的"组合"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本例、习题一般是用来巩固相应章、节的内容 ,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在相应章、节后供配套练习用 ,讲评之后鲜有问津。其实 ,一些例、习题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若能在复习时有意将它们进行组合、拓展 ,既有效地巩固了基础知识 ,又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还可以收到“以不变应万变” ,以少胜多 ,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现附例说明。1 “组合”题规律的揭示例 1  (初中数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上 )题 1 求证  6+7>2 2 +5 。 (第 1 6页 ,练习 1 )题 2 求证  13 +2 <5 -2。PTHK〗(第 1 7页 ,习题 6 3 ,4( 2 ) )题 3 已知a≥ 3 ,求…  相似文献   

19.
用金属硝酸盐、稀土氧化物和乙酸锰为原料,用燃烧法合成了Ce3+、Tb3+、Mn2+共激活的铝酸盐绿色荧光粉,在Ce3+和Tb3+共激活的铝酸盐体系中掺入Mn2+后,发射峰中出现锰的特征峰.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对Mn2+发光和最佳掺杂量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了不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代替Mg2+时,对Mn2+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使用灰化法将油条灰化成粉末状,然后使用盐酸将其溶解,通过反应方程式Al3++3NH3·H2O襒Al(OH)3↓+3NH4+可知,溶液中生成Al(OH)3红色絮状沉淀,证明油条中的确含有铝的存在,再进行定量滴定分析,取出1.000g油条灰溶解于酸中,经过滴定法使Al3+发生螯合反应,直到溶液变色时为滴定终点,测出其中铝的含量,经过数据处理后再与国家要求的食品中的铝的含量进行比较,实验结果为104mg/kg超过了国家标准的100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