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支架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支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正手击高远球的技术动作的掌握与提高,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羽毛球正手高远球“反序教学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羽毛球正手高远球反序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序教学法与常规教学相比,能有效提高高远球的质量,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及增强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彭飞  虞荣娟 《精武》2012,(29):1-2,4
本文通过对高校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中,采用"闪动法"的对比实验研究,得出结论:"闪动法"教学相对于常规教学法在击高远球教学中,更能有效提高击球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击球动作技术的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4.
"逆向教学法"就是根据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和先后顺序,把整个技术分为前后几个动作,先教后面动作,由后往前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逆向教学法解决常规羽毛球正手击后场高远球的教学难点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21,(4):31-33
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学羽毛球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信息化教学能显著提高中学生课堂专注度和加强学生间互动交流,显著提高学生羽毛球内角位网前球、外角位网前球、正手高远球、反手高远球发球技术,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元哲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6):22-23,32
根据金特尔(Gentile)二维分类法,对羽毛球正手高远球技能操作从环境背景和动作功能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验中,该实验采用自身比较法和组间对比法。教学结果表明:实验组羽毛球正手高远球技术得到明显提高,其技术动作规范程度优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同学羽毛球正手高锭球技术的综合测试,实验前后两组同学的考核结果呈...  相似文献   

7.
运用ME6000肌电仪对沈阳市羽毛球队10名少年男运动员进行羽毛球正反手高远球技术动作肌电测试,对其发力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正手高远球和反手高远球,其三角肌和肱二头肌发力的时间最早,其积分肌电值也最大,说明在打高远球时,三角肌和肱二头肌为主要发力肌肉;(2)从发力时序上看,正手高远球和反手高远球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邹德禹  覃皓 《新体育》2023,(22):73-75
羽毛球的正手击高远球技术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运动员采用正手握拍,利用正拍面将羽毛球击打得又高又远,飞行至最高点后以近90°垂直下落至对方端线附近场域,击打难度较高,正手击高远球有两种技术方式。即原地击后场高远球和跳起击高远球。对于高中生而言,完成正手击高远球技术需要侧身正拍面对球网,转身吊拍、伸拍、挥拍至头顶上方高点击球。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的课余羽毛球运动情况,发现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玩耍自学,动作技术不规范、不标准,对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要基于教材,学生学情等条件下,统筹谋划、整体设计,通过多措并举,加强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教学,促进学生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发球是羽毛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正手发高远球是单打的主要发球手段,也是学习发球技术最基础的练习。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正手发高远球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以右手发球为例将其一一列出,并分析其原因和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和"四个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仲达 《体育教学》2005,(1):24-25
所谓“一个关键”是指羽毛球教学中必须首先要解决一个关键性问题——发力;所谓“四个基础”是指羽毛球技术中的正手握拍、正手发高远球、正手击高远球和网前挑高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通过采用不同时机对羽毛球正手头顶高远球技术进行教学实验,发现从第一次实践课进行正手头顶高远球技术教学班级的成绩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的班级,而且能有效避免难以纠正的错误动作的产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变换比赛教学法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羽毛球课外俱乐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运用变换比赛教学法能明显加快学生学习羽毛球技术的进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促进学生开拓思维,增强学生之间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对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学生也对变换比赛教学法持较高的满意度。建议教师提高自身羽毛球实战能力,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维护学生自信心;丰富课外教学内容、创新课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挖掘方法在进行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时没有针对挖掘节点进行并行化改进,因此支持度阈值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方法。从局部特征、关联规则、孤立点三个分析角度进行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种类判定,得出种类判定表达式;针对3种情况下的挖掘节点进行并行化改进,得出该信息在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种类中所处的真实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挖掘方法在相同的执行时间中支持度阈值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验证了设计方法在羽毛球后场正手高远球速度变化规律挖掘中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4.
少儿羽毛球兴趣初级班最大的特点就是兴趣,而专业传统的初级教学是进行大量、反复无球技术动作练习,枯燥的练习大大削减了少儿学习羽毛球的兴趣,如何既要维持少儿学习羽毛球的热情,又能规范地掌握羽毛球技术,文章从少儿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少儿羽毛球兴趣初级班不同方式的有球练习。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西省21个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学习羽毛球的兴趣度较高,但技能水平相对偏低;教师授课的态度和教授的内容受到学生的好评,促进教学的开展;学习的主要出发点是掌握羽毛球技术、增强体质和对任课教师的敬慕。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合理运用,对促进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和动作技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逆向思维教学法是在遵守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用全新的视角对高校排球教学过程加以探索,希望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引导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推动排球教学向着休闲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羽毛球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是羽毛球技术中的核心,文中对羽毛球技术课程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创新、尝试和改革,将传统的正手和反手击球技术的顺向的教学顺序,改变为反常规的逆向的教学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