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华 《语文学习》2010,(9):42-42
苏洵的《六国论》里有这样一句话:“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对于这句话里的“向使”二字.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注释里把它翻译成“以前假使”.但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解是欠思考的、不当的。如果作这样的翻译.在语法上首先是说不通的.“假使”难道还有“以前”、“以后”之说吗?  相似文献   

2.
荀子的《劝学》篇,流传极广。在各种选本、教材中,其中对“梧鼠”的注释,基本是相同的。最早注《荀子》的是唐杨倞。他指出“梧鼠当为鼠鼫”,其后各注家均采杨倞之说。而对“鼫鼠”的解说,又均录《说文》的训解。然《说文》只讲:“鼫,五技鼠也。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过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此“鼫鼠”  相似文献   

3.
许慎《说文解字·叙》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段玉裁注曰:“依类象形,谓指事、象形二者也。指事亦所以象形也。文者,错画也。交错其画而物象在是。……形声相益,谓形声、会意二者。有形则必有声,声与形相軵为形声,形与形相軵为会意。……按,析言之,独体曰文,合体曰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  相似文献   

4.
对"觳觫"一词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其本义为抖动和颤抖,并从文献中爬梳出各种同源词,解决了(<孟子>、<木兰诗>等文献中有争议的训诂问题.  相似文献   

5.
《左传.成公二年》“不介马而驰之”的“介”字,或训“甲”,或认为是“(马介)”的古字,或认为是“(马介)”的假借字。文章分析了“介”字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指出“介”与“(马介)”不是同源关系,也不是引申、假借关系。训“甲”是。“介”“(马介)”词义不同,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2008年6月第1版)所选的《渔父》一诗,假托渔父与屈原的问答,表现屈原不肯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一般认为此诗作于屈原临死前.是诗人的绝命词。  相似文献   

7.
《〈呐喊〉自序》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对“曲笔”,课本注为“不拘泥于事  相似文献   

8.
对"微言大义"的理解产生分歧的根本之处在于对"微"的不同理解:一为精微,一为含蓄。通过历史考察,本文认为"微言大义"的"微言"可以作两种结构理解,一为动词性短语,有"隐晦、含蓄地说"之意;一为名词性短语,有"隐晦、含蓄的话语"之意。  相似文献   

9.
再说,即便干脆将“时时”解作“有时候”,也还是不妥。“时时而间进”译成“有时候偶然进谏”显得重复累赘。既然“时时”释为“不时”或“有时候”均有问题,当别求别解。《辞海》和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都认为“时”可通“伺”,是“伺候、等待”之意。《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庄子·人世间》:“(养虎)时  相似文献   

10.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良将,一般注本未释,或训“良”为“善”,解“良将”为“善将”、“好将领”。廉颇是赵国的好将领,固然不错,良与善也同义,然而《史记》中此“良将”则谓“大将”,非指一般“善将”。《尔雅·释诂》,“良,首也。”首有“头领”义。《广雅·释诂》:“良,长也。”长有“大”义。《国语·齐语》:“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年为乡,乡有良人。”韦昭注:“良人,乡大夫也。”乡大夫犹今之乡长、县长,是头人。故良将之“良”训“首”、训“长”,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对《论语》中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存在着严重的误解。皆认为学生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复重教之”。这种解释源于郑玄,被历代注解家所沿袭。笔者认为:首先。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有救无类”的教育思想;其次。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第三,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第四.从文字训诂的角度看。这种解释是增字解经。笔者认为。“复”字的意义是走回头路,即走旧路。这句话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来说的。当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时,教师就不能再走老路了,要改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的,不是当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时就不再教他了。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是一致的了,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论述应当如何采用启发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我们应当恢复“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本来面目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是”在古、今汉语中都是极常见的基本词。虽然常见,但并不简单,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较多,争论也不少,那是因为“是”在三千余年的汉语史中,使用频率高,词义变化大,孽乳义项多,形成了一套复杂的词义系统。考察这一系统的形成过程,可明显地看出它的两条发展线索:一条是从基本义出发,通过引申演化而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用法;另一条线索则是以假借义为起点的。“是”字的判断词用法本属第二条线索中的一环,但由于这一问题较为  相似文献   

13.
近读康振栋、吴欣《也释款蹙》(《中国语文》2008年第2期)一文(以下简称康、吴文)①,获益良多。该文指出前人有关款蹙释义的不当之处,认为:‘轻移莲步’跟‘款蹙湘  相似文献   

14.
"帝主"与"帝王"同义,由"帝王"语素替换而来,是古汉语"君主"语义场中同义成员替换的结果。在古文献中,"帝主"用例较多。但从历代文献的分布情况来看,"帝王"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帝主",义位广狭的不同是语素的重要选择机制:"王"本义为"君主",义位较少;"主"引申义为"君主",义位较广。义位的多少与词义的明确性成反比,促使"王"最终战胜"主"。其次,封建帝王的威严也不允许"帝王"这一名号被随意更改。  相似文献   

15.
清朝末年,有一位农夫叫王武,上山砍伐毛竹,把砍好的毛竹堆成一堆。不料,有一根毛竹溜下来,无意溜中了过路的李华,尖尖的竹尾巴刺中心脏,李华当场身亡。王武进了监牢,县官叫他写悔过书,由于他小时候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陈涉世家>(节选)是初中<语文>传统的教学篇目,文中陈涉说的"苟富贵,无相忘"更是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名句.对此句,初中<语文>(第四册,2001年11月第1版)没作具体解释,与之相配的<教师教学用书>译为"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很清楚,此书认为"富贵"的主语是"有谁";"相"相当于"咱穷哥儿们",从语法角度分析,这种"相"为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相似文献   

17.
韩非子为战国法家之集大成者。非善著书,文质并形,严峻周至,论理透辟,读之则著而不去。然省、倒、舛、换之词间或参伍其间,此所以义理难达者也.今举其要以辨之,弃其蔽以正之,明其义矣。一、省词省词者,谓文中之词省略或词组之省略部分也。非子之文,或并文反义省其词,或熟语省其部分。凡此诸类,以祈简练文字之的.其下举例以见之。1、并文或并文反义省词。如:①《有度》载:“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  相似文献   

18.
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的结尾是“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栩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之至此”,一般均释为“宽容(宽恕)我到这样的地步”,《教参》的译文也如是。这样翻译是很有根据的:“宽”,《辞海》(词语分册)释为“宽大,宽容”,《康熙字典》释为“宥也”,并均引本句为例;“之”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亦属常见。我以为并非确诂。因为这样解释——不符合作品所规定的情境。从文中可知,廉颇是听说了蔺相如的一番话之后才登门谢罪的。那么看一看蔺相如究意说过些什么。蔺相如同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为求得对诗歌的“达诂”对作家、作品、读者,都给予了足够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仍然不得不说:诗无达诂。尽管如此,我们却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中,发展、丰富了诗歌批评理论、批评方法,对诗歌的批评,也就越来越向更高的层次前进。  相似文献   

20.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对于其中“朝菌”的训释,现代注本均大同小异。随便以几个较为通行的本子为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释为“朝生暮死的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释为“朝生暮死的一种菌”,《大学语文》亦释为“朝生暮死的菌”。显然,“朝菌”即“朝生暮死的菌”在现代是很普遍的说法。但是,只要细加推敲,就不难发现这种训释的可疑之处。因此,有必要对“朝菌”的诂训作一番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