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就当前语文教学不很注重背诵的现状及因为作了一些分析,并就背诵与语感的关系、背诵应关注的问题作了一些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些教师对背诵不够重视,尤其是不重视背诵的训练。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背诵;中央教科所张田若在“小学阅读课十要”中指出:“要让学生背诵指定的课文”,“背诵要作指导”。而现行教材中指定的背诵量本来就少,如第九至十二册课文共28万多字,要求背诵的只有6千多字。因此,我们没有  相似文献   

3.
张明桃 《教师》2012,(13):41-41
语文课文的背诵,是许多农村高中学生深感困难的问题,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感到较为棘手的问题。例如,高一语文必修三要在半学期内上完,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就有十多篇。尽管运用激励机制,张榜公布背诵的情况,但是,对于学习很困难的学生来说,能背的课文仍寥寥无几,背诵进度大大落后于课文教学的进度。为此,笔者曾多次思考提高学生课文背诵效率的方法,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朗读和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应当要求学生把每篇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对指定背诵的课文能够背诵,做到口诵心惟、心领神会;对有些好文章,能经常温习,读得烂熟,记得牢固。要教育学生尽可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为了加强朗读和背诵的指导,我们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学生们过去不大喜欢朗读和背诵的原因是:现代文太长,读起来吃力;而古文生字多,句子结构复杂,不容易读通读懂。读既然如此,背诵就感觉更有困难了。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现在先谈谈我们教古文时,在让学生把文章读通读懂的基础上,如何就朗读和背诵作具体的指导的。  相似文献   

5.
勤能补拙     
背诵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现在,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背诵一些好文章,功夫下得十分感人。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念了几遍背不出来,就埋怨自己脑子笨,自暴自弃,减小了背诵的劲头,有的甚至干脆不去背诵了。其实,背诵文章是个苦差事,念两三遍是不会就能背诵出来的。相传三国时  相似文献   

6.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的语言,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朗读和背诵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朗读和背诵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朗读和背诵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7.
背诵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背诵作为一种手段在英语学习中起的作用有哪些,有多大,这是每个外语教学工作者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但多年来,人们只是说说而已.持肯定态度的人有时也会因为没有实验成果的支撑而变得信心不足,而那些常说背诵无用的人其实也不时地让其学生背诵点"精品"文章.在此,笔者就背诵在外语学习中所起的作用作一分析,力求在理论上找到一些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8.
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汉语的传统方法,近些年的语文教学,一些人的头脑中有一个错误的公式:背诵=死记硬背,于是背诵也就被冷落了。冷落背诵的结果,使熟读课文的要求落空,使理解课文、培养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些没有价值的材料,我们应当让它遗忘掉,以减轻大脑的负担。但是,对于许多很有价值的记忆材料,我们却一定要记住它。如学化学时对某种元素的原子量、化合价、一些重要的分子式,物理学上一些常用的参数、物体的比重,历史课本里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等等。为了增强记忆,就需要跟遗忘作斗争。分散记忆是跟遗忘作斗争的办法之一。一般说来,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效果,材料越多,平均用的时间或诵读的次数也越多。如果深度大体相同,背诵一首七律要比背诵两首七绝更难些。要背诵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  相似文献   

10.
背诵是一种有效的语言习得策略,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教师往往简单地把背诵作为一项任务和作业布置给学生,没有把背诵放在教学的高度进行科学系统地设计,忽视了对学生背诵兴趣的培养和科学高效的背诵方法的指导,导致背诵在外语学习中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有效地发挥出来。本文试就背诵方法的指导、背诵形式等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浅显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背诵经典和重要的篇章,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多背诵一些典范的文章,能使人直接受到范文的熏陶感染,积累字词句篇的丰富语言材料,逐步领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规律和方法.古代的文人学士,无不在背诵上下番苦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里的"读"指的就是背,是吟,将文章反复吟咏成诵.而这里的吟,不是"读",是"写",是"作".其意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这就说到了"背诵"和"熟读"的好处,也是其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语文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很多,而要求默写的篇目几乎没有,以至在一些教师眼里,背诵跟默写并无差别,以为会背诵就是会默写了。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会背诵并不一定会默写,从背诵到默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笔者在执教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时,曾经做了一项试验:就《劝学》全文在背诵基础上默写,  相似文献   

13.
日前 ,来自台湾台中师范学院的王财贵博士在南京作了一场有关儿童教育的演讲,令在座的众多家长颇受启发。   据王博士介绍,孩子长到三岁,已慢慢学会语言应用,此时就可进行“童蒙养正”的教育。应发挥孩子记忆力好的特长,引导他 (她 )背诵一些有价值的经典著作,使其耳濡目染于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有研究表明,儿童在背诵过程中,精神完全放松、舒展,朗读与潜意识互动,可加强创造力、注意力以及判断力。只会背诵而“不求甚解”不要紧 ,所谓熟能生巧,好文章背诵得多,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自己能力的一部分,正如…  相似文献   

14.
背诵、默写题是中考必考内容,并呈上升趋势。近年,出现的古诗文阅读欣赏题逐步升温,成为了中考语文一道亮丽的风景,并随之成为中考的主流题型之一。本文拟就上述两种题型作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5.
刘赛华 《现代语文》2008,(10):85-85
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学习文言文,背诵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提高背诵文言文的速度和能力,就成了我们每个高中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下面就如何指导高中生背诵文言文的方法作以探究。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都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背诵就被忽视了。一些人的头脑中有一个错误的公式,即“背诵=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有诸多弊病,是人们所不欢迎的,于是,背诵也就被冷落了。冷落背诵的结果,使“熟读课文”的要求落空了。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每个学段应该背诵的诗文数量,每册语文教材中也都安排了一些背诵的课后练习。但究竟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背诵呢?针对在实践中背诵指导“简单化”、“机械化”导致的背诵训练的低效现象。笔者有如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诗文(包括古代诗文和现当代诗文)的背诵离不开3个基本条件,其一是对诗文内容的感悟。对诗文内容感悟得越好,背诵得就越准越快越牢。其二是对生活(包括古代生活)的感悟。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力越强,对生活感悟越到位,背诵就越有风味越有神韵。其三是背诵技巧的掌握。要想学生背诵好诗文,就必须唤起他们对诗文背诵的兴趣。一些学生,语言的天然敏感力和领悟力强一些,往往背诵诗文的兴趣比较浓。就后天的教育而言,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背,优秀学生的范背,均能有效引发学生背诵的兴趣。语文教师对诗文的重要性、规律性、趣味性及美感特征做…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的语文教学,一些人的头脑中有一个错误的公式,背诵=死记硬背,于是背诵也就被冷落了。冷落背诵的结果,使“熟读课文”的要求落空,使理解课文、培养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受到影响。其实,背诵,特别是背诵经典名篇对学习语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初中英语学习中课文背诵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初期,背诵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引导式教学方式。在一定的背诵基础上,学生自然会掌握一定的单词量,这样就可以进入中期的比较性背诵阶段了。到了后期,学生在长期背诵的习惯下就逐渐形成了欣赏性的背诵,也就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